武汉“地图外两厘米”走向“世界光谷”(2图)

发布时间:2021-04-09 11:00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4月09日 05 版 | 查看:748次

制图:李晗

  光谷地标建筑之一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又被称作“马蹄莲”大楼的仿生建筑)。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中国光谷,正走向世界舞台。

  上世纪70年代,这里尚是一片荒野之地,因距主城区较远,一度被称作武汉建成区“地图外两厘米”。1976年,青年教师赵梓森在这里拉出中国第一根具有实用价值的光纤。

  数十年间,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第一个光通信国际标准、第一款商用存储芯片、第一个400G硅光模块、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个超高通量“火眼”实验室相继诞生于此。

  眼下,这里拥有13家工研院、68家孵化器、108家众创空间;在企博士超过1万人、硕士6万余人、本科学历近30万人,海外留学归国者破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比64.5%,在全国10家重点建设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中位列第一。

——————————

  一根光纤牵起追光路

  在武汉市南望山脚下的武汉邮科院家属区,绿树红花掩映着一幢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两层小楼,年近鲐背之年的“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就住在这里。

  光纤通信,曾被《科学美国人》杂志评价为“二战以来最有意义的四大发明之一”,如果没有光纤通信,就不会有今天的互联网和通信网络。

  1970年,美国花费3000万美元制造出了3条30米长的光纤样品,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制造出对光纤通信有实用价值的光纤。

  1973年,赵梓森在武汉邮科院提出发展光纤通信。时值“文化大革命”,中国与世界隔绝,光纤在当时很多专家看来是“天方夜谭”。

  一无资金,二无资料和设备,三无实验室,赵梓森多方游说,把单位办公楼一楼清洗间改造成一间实验室,找来年轻同事帮忙,自制设备“土法上马”,一年多里重复数千次试验,造出一台光纤拉丝机。

  1976年3月,赵梓森团队拉出一根7米长的玻璃细丝,这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根实用光纤,大大缩短了我国在光通信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1982年,赵梓森在武汉实现了中国的首次光纤通话。中国信息产业革命的大幕,由此揭开。

  接下来的30多年里,在这片土地上,以余少华、庄丹为代表的中国第二代“追光者”,把赵梓森拉出的这根光纤,做成了湖北最具竞争力的通信光纤产业。烽火科技、长飞光纤,成为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湖北光纤产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2018年,武汉邮科院研发的光纤,一根可实现67.5亿对人同时通话。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光通信技术强国。我国的光纤通信用品产量和市场占有率已是世界第一。

  因光而兴,于1988年经由武汉市政府批准挂牌成立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摘取“光谷”之名,是在10多年后。

  2000年5月,赵梓森等26位院士和专家,在《关于加快技术创新,发展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建议》上签名,吁请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武汉建设国家级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光谷”。次年2月28日,科技部批准了这一建议。

  “武汉·中国光谷”由此而来。

  光谷在“光”更在“谷”

  如果说赵梓森团队拉出的中国第一根具有实用价值的光纤,照亮了光谷的萌发之路,那么,铆定高新技术项目,自主创新、干事创业的精神气质,从一开始便融入进了光谷的成长基因之中。

  在上世纪80年代的武汉,虽然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但“新技术难走出实验室”“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一度制约城市发展。

  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挂牌成立之前,1984年,武汉市批准成立“东湖技术密集经济小区规划办公室”,尝试走“项目起步”的新路。这也正是“光谷”的前身。

  东湖小区办第一批选出的高新技术项目有两个:武汉邮科院的光纤、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的激光。随后,靠着以政府名义担保向银行贷款、争取外汇等方式,这两个项目被扶持起来。

  1987年6月,东湖小区办又首吃螃蟹,创立了中国首家高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武汉市一批科技人员带着技术辞职“下海”;为期3天的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器研讨会在这里召开。后来弥漫全国的孵化器热潮,即从这里涌动而出。

  初期在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孵化的企业,一共5家。“骑着自行车来,开着轿车离开”,凡谷电子、楚天激光、武汉三特索道等企业从这里起步,后来逐渐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或上市公司。

  1994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条例》出台,鼓励国内外企业、教学科研单位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高新区投资或兴办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从事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咨询等活动。这一条例,在当时全国高新区中是第一个。

  东湖高新区原有的行政区块面积有限,如何突破?

  武汉市为此专门出台了“托管”方案,将与之相邻的江夏区、洪山区一些村镇,分批次移交高新区管理。这在当时也属全国首创。

  从1999年到2010年,历经6次托管,东湖高新区面积达到518平方公里。

  “光谷在‘光’更在‘谷’”。一代代光谷人坚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形成一批开创性、引领性、制度性成果:出台“黄金十条”,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四级跳”模式,实施“阳光新政”“三办改革”,实行“大部制”和全员聘用制,探索适合创新发展的高效行政管理体制……在这里,机制体制创新政策如源头活水,涵养光谷一路茁壮成长。

  在许多“老武汉人”的记忆中,新中国成立以来,钢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武汉最大的支柱产业。时至2017年,光谷光电子产业规模已达4420亿元,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一束光”照亮一座城。

  30多年里,几代科技创业者薪火接力,将“光之谷”建造成“天下谷”的科技新城。如今,光谷拥有全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四大产业,入列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与上海并列第一。

  光谷磁力

  1990年出生的郭子逸是武汉人,2015年从华中科大能源学院硕士毕业后,原本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2017年,他回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联合几名师兄设立创投基金,专注手游、动漫等文化产业投资,“看准光谷,这里各项政策扶持力度大,人才聚集,项目优质。”几年下来,郭子逸团队发展至65人,平均年龄27岁。

  2020年6月,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硕士毕业的武汉人郭坚,辞去在美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算法工程师的工作,入职位于光谷的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希望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专利审查员,推动更多原始创新、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发生在光谷、武汉。”郭坚说。

  据“才聚光谷”国际云选会平台统计,2020年,像郭坚这样的留学生或有海外教育工作背景的大学生入职光谷的,有400余名。

  东湖高新区招才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0年,光谷新增留汉大学生9.52万人。

  而在约10年前,武汉这座拥有百万在校大学生的城市,还经历着“留人之痛”:大学生毕业后,往往首选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就业。如今,伴随光谷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光谷干事创业。

  吸引青年人才,离不开不断攀升的经济实力:2019年,东湖高新区经济总量在武汉市各行政区(功能区)排名第一;2020年,面对封控时间长、重启时间晚、疫情影响大等困难,光谷疫后迅速复苏,出台系列扶持企业优惠政策,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深V反转”,全年GDP逆势增长5.1%,率先迈上2000亿元台阶,继续领跑全市,成为省市疫后重振的一面旗帜。

  “创新是东湖高新区的基因密码,是东湖高新区30多年建设发展的制胜法宝。”来自2021年东湖高新区党工委扩大会上的消息,今年,光谷力争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0%,发明专利总数突破2.1万件。

  在光谷人的规划蓝图中,到2035年,进入全球高科技园区前列;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光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