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看东方”(2图)

发布时间:2021-04-15 12:2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04月15日 05 版 | 查看:601次

制图:程璨

  2017年9月28日,北京展览馆,“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据了解,该展览通过“践行新发展理念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10个主题内容展区和1个特色体验展区,宣传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赵迪/摄

  2012年11月8日,2700多位中外记者把镜头聚焦北京人民大会堂。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报道大会的记者人数超过代表的人数,这在党代会历史上是第一次。

  全世界都在注视着这个历史时刻。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是这样解读的:“世界正越来越多地被中国改变。如果说,在过去两个世纪,世界看西方;那么将来会呈现的是,世界看东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都走到了一个重要关头,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文明背景下的人们都在思考,世界究竟应向何处去。

  此时世界最大执政党召开大会,事关一个大国未来的走向,不仅是中国的“大事”,也是世界的“大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向世界作出的一个庄严的政治宣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说一千道一万,我们所干的所有事业,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了全面阐释。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四位一体”的,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都是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张健认为,党的十八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出发,首次明确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项基本要求,即: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八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是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和最新理论认识,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一系列的基本遵循。

  新时代有了“超级速度”

  我国超算领域最年轻的领军人物孟祥飞,感受到了新时代的“超级速度”。

  党的十八大召开那年,孟祥飞刚满33岁,已经成为国家超算天津中心应用研发部部长。他供职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超算中心里,运行着全世界最快的大脑——“天河一号”。2010年,“天河一号”首次摘下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第一名。如今新一代“天河三号”超级计算机原型机的计算速度已经数百倍于它的前辈。

  “如果说2010年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取得世界第一还是我们少有的几个创新突破的话,今天我国各大领域创新已是‘千树万树梨花开’了。”孟祥飞从过去十几年科技领域的变化感知到,中国科技创新“惯性发展”局面已经形成。

  他认为这种“惯性状态”的形成来自过去几十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创新驱动已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成为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强劲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张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强国梦。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并在艰辛探索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性飞跃。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迎来了一个强起来的伟大时代。张健说,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入了一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从1954年新中国领导人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到1964年年底至1965年年初召开的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四个现代化正式确定为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从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申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再到今天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这个强国梦是几代人的夙愿,并为之进行了接力探索和不懈奋斗。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关乎全国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对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高度凝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向全世界宣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神圣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10年后的党的十八大号召“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让中国人盼望了千百年的梦想,成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

  十八大代表、时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目标基础上与时俱进提出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度增长,经济总量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各个领域都在书写令世人惊叹的中国速度和中国故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小康”的期待不再仅停留在经济范畴。为了实现人民对于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的美好期盼,党的十八大报告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尤为让人感到振奋的,是“两个翻一番”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前者是经济总量指标,后者是人民生活指标,在张健看来,“两个翻一番”的背后,充分体现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的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公众,循着发展新思路,大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转方式、优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上,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

  “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把人民对幸福的期盼变为美好的现实。”张健说,每一历史发展阶段都有着特定的目标和任务,而历史发展的进程又总是在持续量变中实现着质的飞跃,这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的第21天,习近平总书记率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张健说,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紧依靠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