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北方高炉之王”随叫随到 ——记全国劳动模范李玉民

发布时间:2021-05-24 17:14 | 来源:中工网 2021-05-24 09:06:15 | 查看:1151次

走进全国劳模李玉民的家,4幅加长版的合影挂满沙发对面的墙面,从黑色到彩色,照片定格了李玉民4次进京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的重要时刻,也记录下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从被外国技术“卡脖子”到国有化的历史进程。如今,已88岁高龄的李玉民说起当年事,依然激动不已。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石油化工行业一直面临着被外国技术“卡脖子”的窘境。中华大地上的乙烯裂解炉有“万国牌”,唯独没有“中国牌”。乙烯裂解国产化成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并确立了以龙头装置为先导提升乙烯设备国产化水平的思路。为此,国内成立了一南一北两个攻关组。由于对国产化技术信心不足,专家们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也没有石化企业愿意接盘,最终辽阳石化公司勇担重任。对于别人不看好的2万吨乙烯裂解炉项目,时任辽阳石化公司原化工一厂(今烯烃厂)总工程师的李玉民却信心满满。因为为了这一天,他已经默默准备了许多年。

  1989年,经过数月奋战,他直接参与指挥的自行施工、自行设计、年产2万吨的“北方炉-1型”提前建成,填补了我国乙烯国产化的空白,也提振了国人对石化行业国产化的信心。他也因此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石化系统同行们誉为“建炉专家”“北方高炉之王”。李玉民说:“突破外国人的技术封锁,打赢技术战、经济战,这就是科技人员的战场。这些年国家发展这么快,企业发展得这么好,只有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才能够实现。”他把党的信任化作无穷的力量,把对党的无限感激之情全部倾注在工作上。

  1993年末,李玉民到了退休年龄。他向领导表态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企业需要,我随叫随到!”简简单单一句话,赤诚奉献一片心。从此,他成为“编外总工”,一干就是10年,先后主持了4万吨、6万吨乙烯裂解炉的设计、施工。

  2002年12月,他指挥乙烯精馏塔施工安装,每天都能看到他在80米高塔爬上爬下的身影,有时一天要爬3个来回。待精馏塔顺利建成交工,李玉民才真的退休回家了。临走,他还是那句话:“我随叫随到!”

  如今,以李玉民设计为蓝本的“北方炉”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他主持设计施工的4万吨、6万吨乙烯裂解炉依然在辽化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李玉民依然在为辽化发展建言献策。(据《辽宁职工报》报道 辽宁职工报记者武萌)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