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飞虎山 ——大合唱《飞虎山》背后的故事(图)

发布时间:2021-11-05 17:42 |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05日 16版 | 查看:23655次

连环画《飞虎山上五昼夜》 卢汶/绘

  随着电影《长津湖》热映,志愿军战士的英雄事迹再度深深感动了无数观众。笔者也由此挖掘出一部尘封已久的表现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故事大合唱《飞虎山》。

  这部作品创作于1951年,由作家管桦作词、张文纲作曲。张文纲历任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中央歌舞团和中央乐团创作组组长,《儿童音乐》杂志主编。他创作的儿童音乐可谓家喻户晓,《我们的田野》就出自其笔下,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榜,迄今传唱不衰。

  新中国建立后,张文纲接到的首个创作任务就是奔赴朝鲜战场,用音乐讲述志愿军的英雄事迹。在紧张激烈的斗争生活中,他深切感受到音乐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发挥出的独特战斗作用,并对抗美援朝歌曲创作中存在的与现实脱节、公式化、概念化、西洋化等不良倾向予以批评。

  “当我到了朝鲜之后,才很意外地发现我们的志愿军,现在绝大部分还是唱着那些抗美援朝运动以前在国内流行的歌曲”。究其原因,虽然战争环境造成了新创歌曲难以传唱的客观条件,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主观上“对新的战争情况不够理解、不够体会”,由此造成歌曲创作上存在诸多缺陷,“不能为志愿军的战士们所喜爱”。对此,张文纲明确表态,“我们不能老让群众觉得我们的歌都‘老一套’,不能让在进行着惊天动地事业的志愿军觉得我们的歌比起他们吃的炒面还要干燥”。他呼吁音乐工作者应该到前线去,深入战士,深入生活,“体验群众感情,深思熟虑地去观察与理解我们伟大时代的各方面,并精炼地把人民所需要的表现出来”(张文纲:《从写志愿军的歌曲中看到的创作问题》)。

  在张文纲看来,“一首好的歌曲,首先要求在内容上能够真实地完整地表现出所要歌唱的客观事物……志愿军是为了保家卫国、援助朝鲜、保卫和平;是和朝鲜人民合力打击共同的敌人;战争是艰苦的、长期的;志愿军不仅英勇,而且是机智的;忽视了任何一方面都会有缺点”(《从写志愿军的歌曲中看到的创作问题》)。他还引用了一首志愿军战士编的歌谣,“中国沙拉米,来到朝鲜地,言语虽不通,亲密如兄弟,并肩去杀敌,力量大无比”,大合唱《飞虎山》正是这一创作思想的产物。

  飞虎山阻击战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的转捩点。飞虎山位于清川江畔,俯瞰价川、军隅里,扼守公路,地势险要,志愿军第38军112师奉命攻占飞虎山,以此迟滞“联合国军”的攻势,为西线6个军的部署赢得战机。11月5日,在攻占飞虎山阵地后,志愿军奉命“就地防御”。11月5日至9日,敌军在火炮和飞机的支援下发起反扑。志愿军坚守阵地五昼夜,以伤亡700余人的代价,击退敌人57次进攻,歼敌1800余人,为志愿军抢得诱敌深入、集结大军的先机。9日夜,志愿军奉命主动撤离,继续诱敌深入。随后,“联合国军”的大部队落入我军精心织就的包围网,扭转朝鲜战局的第二次战役(包括长津湖之战)由此打响。

  在飞虎山阻击战中,一位名叫朴孝男的朝鲜妇女顶着装米饭的木盆为志愿军送饭。这只木盆如今珍藏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与正面描写激烈的战斗场景不同,《飞虎山》着力表现的是中朝人民用鲜血浇灌出的友谊之花:朝鲜母亲为给志愿军送饭,将襁褓中的孩子独自放在山洞,志愿军通讯员发现孩子后,将其抱上山来精心照料。当母亲再次见到她的宝宝时,孩子已在志愿军温暖的怀抱中安然熟睡,“飞虎山成了一座英雄的山,一座中朝人民团结友爱的不朽的纪念碑,标志着保卫世界和平的无敌的力量,使正义的战争得到一次比一次更辉煌的胜利”(《飞虎山·演出说明》)。作品共七曲,采用说唱音乐与四部合唱相结合的形式,戏剧效果明显,实际上是一部清唱剧。

  第一曲具有叙事性,以四部合唱的形式,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志愿军已在飞虎山奋战五昼夜,三天没有吃干粮,山下村庄的朝鲜母亲、姊妹、老人“抢着送饭走上飞虎山”。

  第二曲先以四部合唱的形式讲述朝鲜群众送粮上山的艰辛,随后以代表母亲的女高音独唱,代表群众的女中音齐唱和男高音独唱、男低音齐唱的轮唱形式,控诉敌人在朝鲜的种种暴行,最后通过四部合唱,抒发“不管你山高路滑,跌断了骨头也要往上爬;不管你大风大雪,枪弹炮弹,咬紧牙关,火网也要往上钻”的壮志豪情。

  第三曲先以齐唱、女声二部合唱的形式,描述大家劝带孩子的母亲躲入山洞。随后是一段女高音独唱,采用朝鲜音乐中的平调式,通过速度的变化和力度的对比,刻画出母亲对敌人的无限愤恨、对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对爱子难以割舍的复杂情感,“好宝宝,为了志愿军叔叔不挨饿,你要在洞里等着我”,具有极强的情境感。

  第四曲先以男声合唱的形式唱出志愿军战士对朝鲜群众的感激之情,随后以代表母亲的女高音和代表志愿军战士的男高音对唱,衬以男声二部合唱,着力展现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友谊。最后以四部合唱的形式表达中朝军民同仇敌忾、保卫和平、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决心和意志。

  第五曲具有咏叙调性质,通过男高音齐唱和独唱,讲述志愿军战士发现山洞中无人看管的孩子,将其抱上山来抚养。

  第六曲先是一段女高音咏叹调,抒发母亲顺利完成送粮任务的欣喜,接着以宣叙调表现母亲找不见孩子的惊惶,不同声部(母亲与群众共5个声部)的模仿与对比描绘出大家找孩子的焦急与忙乱,男高音齐唱告诉母亲孩子已被志愿军通讯员抱上了山。最后是四部合唱,讲述母亲在山上找到了熟睡在志愿军怀中的宝宝。

  第七曲是辉煌壮丽的终曲,四部合唱与卡农相互交织,朝鲜母亲和志愿军战士挺立在飞虎山,使其成了一座友爱的山、胜利的山、保卫和平的山。最后大家以极强的力度,同声高歌“飞虎山,英雄的山!”。

  大合唱《飞虎山》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据文工团女战士胡德勤回忆,她曾担任女声独唱,扮演朝鲜母亲,“这部接近于清唱剧的合唱受到战士们的热烈欢迎,技巧简洁,故事却有感染力,讲英勇精神,又讲深厚情谊”。

  1951年9月,《飞虎山》以“人民是伟大的、不可战胜的”主题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办的国际群众歌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成为新中国首获国际奖项的大型音乐作品。管桦和张文纲认为“这光荣应该属于亲爱的志愿军”,遂将全部奖金捐献给志愿军作为文化建设经费。在致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的信中,他们这样写道:

  在那些日子里,我们曾受到志愿军许多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的鼓舞和教育。回国以后,我们写了个故事合唱“飞虎山”……我们决心长期地到生活斗争中去锻炼自己,改造自己。我们有信心写出好作品来。

  2019年12月,为纪念作曲家张文纲百年诞辰,天津滨海新区教师合唱团将大合唱《飞虎山》重新搬上舞台。2021年9月18日,《飞虎山》在“凤凰涅槃”合唱经典作品音乐会上再度唱响(领唱:王丽、周想想、韦平伟),以纪念这部作品面世70周年。正如一位朝鲜老人诗中所写:

  飞虎山上万虎飞,成仁取义英名垂。血洒朝鲜金碧土,中朝友谊共日辉。

  (作者:黄敏学,系绍兴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