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的“国旗红”与“火焰蓝” (报告文学)(图)

发布时间:2022-01-21 10:18 |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1日 14版 | 查看:7339次



插图:郭红松

  【中国故事】 

八闽第一旗

  坐在竹排上,将手伸进清碧的闽江,雪浪花顿时撩乱了两岸青山。穿过一片片浓绿,雄丽而又古老的福州渐渐展开,像历史的画卷挂在时光两侧。

  一个辉映红日的起点,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一部史诗的封面——1991年1月1日,伴随着《国旗法》正式施行,福州市开启了每天升降国旗的庄严仪式。那一刻蓝天高远,海风劲吹,市中心五一广场上,三名身姿挺拔的旗手从福建省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手中接过国旗,然后伴着《义勇军进行曲》,踏着铿锵正步走向红毯铺就的旗台。守护一旁的国旗护卫队是市公安消防一支声名赫赫的英雄战队——如今叫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在全场群众深情的仰望中,旗手以极具节奏感的有力动作,将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升起。从此,福州成为全国省会中首个每天由仪仗队升降国旗的城市,福州人民骄傲地把这面旗称为“八闽第一旗”。

  历经30个春秋,国旗护卫队仍是那支消防救援队,永远年轻,代代赓续。2018年,国家决定成立应急管理部,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的着装由“橄榄绿”变成“火焰蓝”。每天迎着喷薄而出的火红朝阳,三坊七巷救援站的指战员们以32步正步、每步步幅75厘米的坚定步伐,向使命出发,请人民检阅,准确完成2分7秒的升旗仪式。即使遭遇狂风暴雨,他们的步伐依然整齐划一、如雷经地,铸成福州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国旗护卫队现有指战员40余人,队员们骄傲地告诉我,他们的每个动作每个细节,都是在经年累月的“魔鬼训练”中打造出来的。因福州多雨,国旗每15天换一次,用过的国旗都被认真收藏起来,凡有老队员离队,队部便把保存下来的国旗赠送给立功受奖者和表现最优秀的同志,激励他们不忘初心使命,在新的岗位上再立新功。告别之际,老队员怀抱着亲爱的国旗,“退伍不褪色,忠诚为人民”的誓言吼得比打雷还响。

  生命的光荣,在于投身伟大的事业。一代代新队员争着抢着要进国旗护卫队。为了训练出高标准的礼仪兵,队员们“冬不穿棉、夏不穿单”,苦练站功、走功、眼功、持枪功和展旗收旗功。上岗时眼睛要瞪大,透出凛凛杀气,气质要帅,帅倒一条街。脖颈不正,两边衣领插上大头针;脊背不挺,绑上硬木T字架;两腿不直,就在大腿内侧绑两条木板,晚上睡觉再用绳子捆紧,一觉到天亮,“罗圈腿都能正过来”。为增进体力,小腿绑上沙袋天天坚持5公里负重跑;为锻炼臂力,枪托下吊4块砖头,两小时刀尖不许抖,最后手指头都僵硬了,要一个个掰开来。还有更狠的项目:两脚搭在花坛上,两小时内做1000个俯卧撑,老班长苏高雄黑着脸吼:“我观察的唯一指标就是看地面,你的汗水是不是滴落成一个完整的人形!”至于翻高墙爬绳梯,手持水枪跑过独木桥,手举挂梯跃身飞上四五层楼等等,“那都是必备武功,不行就淘汰。”指导员林海涛说。新队员训练三个月,天天眼泪、鼻涕、汗水一起流,“好似在地狱里走了一遭”。晚上进食堂吃饭,手抖得像打摆子,筷子勺子拿不住,噼里啪啦往桌上掉。回宿舍脱下马靴往下一倒,汗水哗哗流,袜子拧成碎片,两脚血肉模糊,数月后磨成厚厚老茧、铁板一块。福州多台风暴雨,狂烈的雨点子能把脸打肿。一次突刮大风,广场上的风筝飞旋过来,细细的尼龙绳把旗手武文文的脸生生割开一个口子,鲜血直流,但他仍然以最标准的动作,把国旗高高扬向天空。一次40多度的大热天,军刀手刘兴宇臂挂四块砖头操练立定姿态,一只蜻蜓落在刀尖上,他长达15分钟纹丝不动,浑身汗流如注,直到队友们的掌声把蜻蜓惊飞。2015年,为迎接全国青运会开幕式,护卫队在一个月的强训中磨破27双训练鞋,踢碎34双马靴。开幕式那天刮大风,他们单手高擎5米×3.3米的巨型国旗,在劲风中屹立1小时,巨大的旗帜像大海风帆一样鼓动不息,队员们却钢浇铁铸纹丝不动,退场时全场掌声经久不息。2020年夏天的一个傍晚,降旗时忽下暴雨,鸽蛋大的冰雹砸在队员头上身上,地面瞬间一片雪白,但他们还是一丝不苟,以标准、优美的动作收起国旗,有群众拍下这一幕配上国歌发到抖音上,国旗护卫队一夜之间成为“网红”,获得十数万点赞。

  “守护国旗,重于生命”,这就是他们的信念!

三坊七巷的“守夜人”

  走进这支国旗护卫队,我才知道他们还有另一个名称:“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

  在这里,踏着青石板走进一条条静幽小巷,我仿佛看到宋代大诗人柳永一袭长衫,手摇纸扇,飘然而过;忽又见大唐才女江采萍和闺密彩裙飘飘,喧笑着在里坊小院里荡秋千……蓦然间,我看到巷子那头,英眉朗目的青年林则徐从对面走来。林则徐,那是多么光芒四射的“南天一柱”啊!少年时因家贫而感叹“家少楼台无地起,案余灯火有天知。”金榜题名后吟出“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阔诗句,虎门销烟时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铮铮誓言名满天下。他一生历官14省,统兵40万,位至一品大臣,始终坚守着以民为本、救危济困的家国情怀,赴新疆后还为当地各族群众发明了利于提水灌溉的“坎儿井”,史称“林公井”。我慕名来到鼓楼区的三坊七巷古厝(宅)区,人称“半部中国近代史”珍存于这里,小巷两边皆为马鞍墙、燕尾檐的古建筑。明清以来,这里出名人之多,难以尽数,林则徐母亲的祖宅及今人所建的林则徐展览馆便坐落在这里。此外还有翻译了《天演论》的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晚清时率台湾军民驱逐倭寇并创建了近代中国海军的沈葆桢;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林旭;13岁在科举考场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便扬长而去,后来捐躯黄花岗的72烈士之一林觉民,以及郁达夫、谢冰心、林徽因、郭化若等等,都曾在三坊七巷居住留连。这里的每块青砖都是文物,每条巷子都是“史记”,每个院落都承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悲欢离合。

  人们还记得,20世纪90年代初,这片地方要搞房地产开发,部分老屋已被拆毁,习近平赴任福州市委书记后,果断停止了拆迁工程,使三坊七巷一大批历史文物古迹得以保存下来。在《福州古厝》一书的序文中,习近平深情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这片古厝区从拆到修,一字之差,生机重现,自此唐宋气象、明清风情焕然流丽于新时代,三坊七巷作为珍贵的中国古建筑“博物馆”,得以永久留存在福州大地上。

  一个懂得珍视自己历史的民族,一定是大有前途的民族。

  从1991年元旦授旗开始,三坊七巷消防救援队每日承担着升降国旗、守护古厝、应急救援等多项重大使命,枕戈待旦,疾驰来去,队员们自称“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三坊七巷占地约1平方公里,栉比相连的古建筑皆为木结构或砖木混合结构,巷道狭窄,最窄的仅1.5米宽,消防车进不来,一颗火星落地都可能引起火烧连营。为了防火,古人常在院子里放两个装满水的大瓦缸,以备不虞。可在人口密集、商铺众多、电路如网的今天,两个水缸管什么用?这让我想起明清时期录有数千种古籍的《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都因皇宫失火和遭逢战乱而损毁大半,总计两万多册的《永乐大典》于今只剩800余册散落世界各地,后人再无缘一睹国宝之全貌。毫无疑问,守护堪称民族瑰宝的三坊七巷是须臾不可懈怠的重任,稍有不慎,一把火就没了!

  英雄来自坚持,成功在于细节,三坊七巷的“火焰蓝”们用热血忠诚书写着每一天。全区域实施网格化管理,各交通要道建立微型消防站,每天走街串巷巡查两次,每隔一段时间组织义务消防员举行救灾演习。“联防微信群”不时发出防火知识和信息,家家安装了烟雾报警器,根据区域特点,“小快灵”的机动喷枪摩托队应运而生,厉行“一二三快速反应机制”,即一分钟接警出动,二分钟到场处置,三分钟打早灭小。“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是对队员意志和心理的极大考验,救援站根据需要,请来心理咨询机构为年轻队员进行心理疏导。

  抢险救援被称为“刀尖上的冲刺”。“身在救援队,你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老班长尉建隆说。他肤色黝黑,身材壮实,1990年生于山东日照一个农民家庭,独生子,母亲长期患病卧床,父亲外出打工摔断腿留下残疾。少年时他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每天清晨4点多去承包地干活,等第一班公交车鸣笛路过,再跑回家吃了早饭去上学。从小学到中专,所有亲人和同学都知道他唯一的志愿是当兵,但父母舍不得他也离不开他。2008年,18岁的建隆正在黄岛实习,有同学来电话说,武警来招兵了,今天是最后一天。建隆疯了一样跑到火车站,下了车,却见父亲等在那里,默默领他去了武装部。那些天有媒体报道,某地化工厂发生爆炸,牺牲了多位消防兵。很多亲友劝建隆别去了,母亲说:“如果全国这么多消防兵都不干了,谁去灭火?”尉建隆成了国旗护卫队的新兵并屡立战功。城中某木屋区发生严重火灾,建隆抱着水枪冲上二楼房顶以阻挡火势蔓延,突然间房倒屋塌,他一头栽了下来,左小腿疼痛难忍,但他硬撑着继续战斗,过后仍然天天参加社区巡逻、出警救援和升降旗仪式,正步照例踢得虎虎生风。半个月后,晨练跑步时他膝盖突然一软跪倒在操场上,抬到医院拍片一查,竟是“小腿多次骨折”,医生惊呼:“我的天,你是怎么挺过来的呀!”还有一次,他从火场中救出多名受困群众,当把最后一位老人背出时,身后数米高的马鞍墙轰然倒塌,巷道全被掩埋。“只差一步,我就进烈士名单了。”尉建隆笑着说。我问,这些事你跟妻子说吗?“不说,打死也不能说。”

  副站长张天水,大学毕业,身体略显瘦弱,被战友戏称为“爱哭的虎将”。每每从事故现场抬出遇难者的尸体,瞧着家属扑上去号哭动天,他就忍不住泪流。为此,训练时他特别拼命,“多几分力气和本事,现场就可能少一些生死离别。”入队10年来,张天水练出一身飞檐走壁的本事,多次出生入死,抢救群众上百名。在一次全国性消防队员技能比赛中,他身穿战服,手举20多斤重的挂钩梯,用时16.24秒攀上四层楼,荣获第一。

  站长助理彭文明,出生在江苏盐城农家。1999年,17岁的他进入三坊七巷国旗护卫队,穿上礼兵服那天,他和战友们合唱了一曲《唱支山歌给党听》,唱完蹲在地上抱头痛哭。入队20多年来,他近千次参加抢险救援。有一次火灾现场的墙倒了,他被压在底下,呼吸器掉了,对讲机碎了,战友们用手把他扒出来,好几人的手指都见了血。因喉咙被有毒气体严重灼伤,两个月后他才能讲话。一次,某装修城半夜失火,油漆桶一个接一个爆炸,彭文明第一个破门而入,爆炸的气浪把他顶出十多米。几位队友要冲进去,他一跃而起大吼一声:“你们还年轻,退下去,我来!”特大台风“龙王”席卷福州,为抢救受困老人,彭文明冲进深及胸口的洪流,不想一下被吸进马葫芦,幸亏身边战友手疾眼快抓住了他……

  无数次的增援行动,无数次的生死瞬间,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涌现出许多身经百战的英雄。而在他们的辖区,却创造了30年无重大火情、8年“零火灾”的光荣记录。站长陈辉华说:“不起火就是最好的赴汤蹈火,平安无事就是最大的战功。”

“靠人民最近的一支队伍”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负重前行。千钧一发,是“火焰蓝”挺身而出,让时光定格,让丰碑矗立。

  2020年5月,江西鄱阳湖一带发生严重洪灾,三坊七巷指战员奉命前往增援。炽热高温,一瓶瓶水送到乡亲手里;风急雨骤,一件件战服披到孩子身上。受灾群众不知道救援队的体制,都亲切地叫他们“解放军”……

  每每目睹灾区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指战员们更加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三坊七巷。记不清多少次,升旗归队后,警铃响起,他们立即换上战斗服奔赴救援第一线;多少次通宵战斗后,他们迅速赶回站里,换好礼兵服,迎着朝阳将国旗高高升起。他们更记不清,作为闻名全市的“国旗卫士雷锋服务队”,30年来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走进队部办公室,玻璃柜里摆放着一沓发黄的小册子,有的已经卷边,有的封面已经破损,是用透明胶布黏合起来的,里面登记着三坊七巷居民的家庭情况,记录着一代代指战员的倾情奉献:急症送医,孕妇临产,老人跌伤,孩子走失,甚至家里换个灯泡,一个电话队员就到。疫情期间,他们更像钉子一样钉在岗位上,严守严防,消毒环境,给独居老人送米送菜送口罩。让附近居民特别暖心的是,救援站每天清晨4点半出操训练,口令声压到最低;每逢深夜出警,警车和消防车只亮警灯不拉警笛,以免惊扰百姓;30多年,指战员们潮水般来去,把三坊七巷的孩子熬成了大小伙,把新媳妇熬成了婆,但他们始终是围着群众转的贴心人。文儒坊19号住着林则徐母亲的一位后裔,70多岁的老人照料着90多岁的老母,生活不便。一位吴奶奶和老伴年近八旬,住在吱嘎作响的小楼上。这些都列在救援站的帮扶工作簿上。30年的光荣历史,铸就一个雷打不动的传统:老队员离队前,都要求最后再升一次国旗,然后领着新队员去百姓家“认亲”告别,说明李家是什么情况,张家有什么困难,说到动情处,老乡哭得稀里哗啦。初心使命就这样在依依惜别、谆谆嘱托中传承下来,温润着三坊七巷的鱼水深情。他们被赞扬是“靠人民最近的一支队伍”。

  百姓成了亲人,家里的亲人却在思念中默默等待。尉建隆入队8年,婚期拖了3年,父母和未婚妻一再催他离队回家,他回答:“等单位不要我了,我再回去!”班长武文文的妻子回甘肃老家生下儿子,孩子牙牙学语时,妈妈常用手机让他和爸爸视频通话,孩子乐得舞动着小手哇哇叫。后来武文文回家探亲,逗儿子,问爸爸在哪里?孩子呢喃着小嘴冲着手机一个劲儿叫“爸爸”。武文文抱起儿子,泪下如雨……

  队部坐落在文儒坊。年年月月,路过的群众常在门口默默放些水果、饮料,一幅很大的刺绣《红旗与战士》就是队员从门口抱回来的,现如今挂在会议室里。护卫队里个个都是高大威武的帅小伙,一身亮丽的“火焰蓝”十分招眼。很多指战员收到过情书,因写信的姑娘不知小伙子姓名,只好偷拍张照片或在集体照上画个圈,装进信封放在队部门口。但按上级规定,此类信件一律不能回。唉,年复一年,这些和平年代“最可爱的人”让多少姑娘害了相思病。相貌堂堂的尉建隆入伍不久,发现一位秀美的姑娘天天到五一广场上看升降旗,坚持了两三年。后来他去士官学校学习一年,回来后仍能看到姑娘时常还来。第五年,姑娘径直来到队部门口,点名找尉建隆,把一袋水果送给他,说,她是从电视节目《时代先锋》上知道他名字的,过两天她要离开福州去外地结婚了,临走前想来看看他……

  人生的道路风雨兼程,神圣的责任永志不忘。30年来,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获得难以计数的荣誉:集体一等功一次,集体二等功一次,集体三等功三次,“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八闽楷模”等等,建党百年之际,又获党中央授予的“优秀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此来采访,住在福州支队训练基地20多天,每天黎明时分,“火焰蓝”出操的口令和嘹亮歌声便把我惊醒。一位老队员告诉我,以前唱的是《我是一个兵》,队伍改制后,现在天天唱的是《学习雷锋好榜样》《团结就是力量》。同样的使命担当,同样的激情高昂,走上操场,指战员们龙腾虎跃的身影,仿佛与远处的巍巍青山融为一体,共同铸成新征程上呼啸猛进的英雄群像。

  (作者:蒋巍,就职于中国作家协会,作品先后获第二、三、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等,出版各类文学作品30余部。2019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