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无怨无悔30年 859个孩子的“阿爹”邓卫星(4图)

发布时间:2010-12-30 00:07 | 来源:羊城晚报 2010年12月29日 第A06版 | 查看:2060次

目前,邓卫星家还住着几十个学生,家里有专门为他们准备的课桌

晚上,熊廷贺给孩子们“分配”饭菜

邓卫星的“学生之家”里,连楼梯间都摆放着床位

谈起由于家贫而辍学,邓卫星湿了眼眶

  他,一个小镇里的“猪肉佬”

  近30年间

  照顾、资助八百多个山里孩子生活、学习

  镇里的人说:他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文/羊城晚报记者 黄丽娜  

  图/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猪肉佬”的29年

  下石太镇,是广东省英德市最小的一个镇。一条笔直的大街,横穿全镇,站在镇头一眼就可以望到镇尾。在临街、靠近镇尾处,有一栋不起眼的两层小楼。29年里,下石太镇下辖的108条自然村中,有859名孩子曾经在这栋小楼里生活过。因为有这栋小楼,因为有这栋小楼的主人“猪肉佬”邓卫星夫妇的看顾,859名山区的孩子,读完了小学、中学。

  “学生之家”

  从1981年到现在的29年里,前后共有859个像邓秋桃这样的孩子住进“学生之家”。他们中,60%来自困难家庭,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不了解下石太镇的人,很难明白邓卫星一家对于山区孩子们的意义。

  作为英德最贫困、最偏远的镇之一,下石太镇辖内有178平方公里的土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势,让108条自然村散落在起伏的山地中。上年度,下石太镇人均收入只有4395元。和很多贫困地区一样,贫困家庭多、留守儿童多。

  邓秋桃,就是这样一个山里的贫困孩子。父亲体弱多病,已经缴不起她的学费。2003年,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她所在的下石太镇新联坡洋坑村小学被撤并了,需要到离家20多公里外的镇中心小学上学。“那时我上小学4年级。家里没钱让我住校或是在镇上租房子住,只能走路去上学,但是去学校要走三四个小时……我想我可能不能读书了。”

  就在这时,经常在附近村里收猪的“猪肉佬”邓卫星,走进了邓秋桃家。

  “这孩子聪明,成绩好,不能不读书。让她来我家住吧,和其他孩子一起,起居我们照看。让她从家里带点米来就行。”简单的几句话,邓秋桃住进了邓卫星位于镇上的“学生之家”,一直到中学毕业。

  “刚去的时候很小,什么都不懂,都是卫星伯教我。晚上头疼发烧,也是他连夜背我去医院。每年期终考那段时间都很辛苦,卫星伯每天都给我们做好吃的,加菜加汤。”中学毕业,邓秋桃考上了全市重点高中英德中学,“录取通知书来的时候,卫星伯比我爸妈还高兴。走了那么远的山路到我家给我祝贺,给我发奖金。”

  从上高中开始,邓秋桃住进了英德中学的宿舍,离开了邓卫星的“学生之家”。但她很怀念那段时光:“卫星伯家也很穷,但是那里像一个家,我们是他的亲生子女。伯母的脾气很好、很善良,小孩子顶撞她,她都不生气,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

  从1981年到现在的29年里,前后共有859个像邓秋桃这样的孩子住进“学生之家”。他们中,60%来自困难家庭,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阿爹阿姆”

  这样的日程,周而复始,邓卫星和熊廷贺整整过了29年;送走的孩子中,有些已经为人父母,又把自己的孩子送回来……

  凌晨3点,山里的天黑得透透的,邓卫星已经起床开始忙活了去镇上菜市场自己的肉档打理生意。上午八九点钟,结束了一天最重要的营生后,邓卫星会拎上五六斤新鲜猪肉回家,那是家里今年寄宿的35个孩子一天的主菜。

  白天,除了料理自家产米、产菜的那20多亩田地,邓卫星最繁重的任务就是上山砍柴。给孩子们洗澡、做饭都要烧水,全部用电负担不起。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每天砍100斤干柴背回家,仍是邓卫星必做的“功课”。

  妻子熊廷贺的担子也不轻。早上4时半起床后,就要开始收拾家里的卫生、喂鸡喂鸭,然后给30多个孩子做早饭:大一点的要吃面,小一点的要喝粥。看着孩子们起床、洗漱、吃早饭,组织孩子们准点去上学。歇不了几个小时,又要准备30多个孩子的中饭。然后又是新一轮的收拾、整理、准备晚饭。

  下午三四点钟,镇上的小学、中学陆续放学,孩子们也陆续回到家。随着一波高似一波的喧闹声,邓卫星家开始了一天里最忙乱也最热闹的时光。

  孩子们爱叫邓卫星夫妇“阿爹”、“阿姆”。“阿姆”一边在热气炙人的厨房炒菜,一边挨个喊着孩子们洗澡,还要随时抽出手来帮年纪小的孩子搓几下衣服。大厅里,孩子们打闹着,下棋、聊天,等着6点钟准时上桌的晚饭。两三个菜一个汤,有菜有肉,米饭管饱,这是邓卫星家的标准伙食。孩子们吃什么,夫妻俩就吃什么,而且总是等着孩子们先吃完。

  晚上7时40分,“房顶都能吵翻”的邓卫星家,逐渐安静下来。每天的集中晚自习开始了。2个小时里,30多个孩子在邓卫星的监督下,各自在大厅的“学习区”坐好。写作业、温习,互相辅导。“阿爹”就搬个板凳坐在旁边,随时听候“阿爹,这个要怎么做?这个要怎么读?”的求教。

  晚上10时,35个孩子准时钻进邓卫星家楼上楼下5个大房间。在上下床间打闹一阵,说笑一阵,邓家的两层小楼慢慢归于寂静。一天结束了。

  这样的日程,周而复始,邓卫星和熊廷贺整整过了29年;送走的孩子中,有些已经为人父母,又把自己的孩子送回来……

  “毕生遗憾”

  “我很爱学习,很想读书,但就是因为穷,再也没能读成。”提起辍学的遗憾,50多岁的邓卫星竟然哭出了声……

  给山里的孩子一个家,圆他们一个读书梦,是邓卫星自觉自愿的行动;这源于他一个简单的想法,也隐藏着他人生最大的痛楚。

  1959年出生的邓卫星,自小很会读书,1977年初中毕业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英德中学。“全市只招40个学生,我考上了,是我们村几十年来唯一一个。”但就在那一年,邓卫星的父亲去世了,家里一下没有了经济来源,只在英德中学读了一个星期的邓卫星,被迫退学了。“我很爱学习,很想读书,但就是因为穷,再也没能读成。”提起辍学的遗憾,50多岁的邓卫星竟然哭出了声,“如果能读完高中,现在肯定不是这个样子。”

  邓卫星的“猪肉佬”营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山下乡收猪,这让他看到很多和他一样因为穷困上不了学的山里孩子。

  1981年,在山里一户人家,邓卫星碰到了一个爱读书却因为路远而失学的女孩陆秋贤。“怎么不去学校读书?”“我们这里这么山,学校又那么远,怎么去?”陆秋贤的话,让邓卫星思虑了几天。想到自己家离镇上的中学近,想到可以让妻子给孩子做饭照看起居,邓卫星给了陆秋贤一个提议:到我家来“寄宿”。

  让邓卫星没想到的是,这一来就来了包括陆秋贤在内的6个女娃子;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每年一开学,越来越多的家长找到自己,把越来越多的孩子送来;而他的“学生之家”,就此坚持了29年。

  镇里的学校一度搬迁,邓卫星也跟着搬迁。1992年,邓卫星卖掉了两块珍藏的黄蜡石,倾其积蓄在现在的地方盖起了两层楼8房2厅,除了自己一家四口住的3间房,剩下全拿来做了孩子们的宿舍。最多的一年,这里住过近50个孩子。

  前几年,妻子熊廷贺上山砍柴时出了意外,卧床大半年;自己的两个儿子正准备读大学,要缴一大笔学费;他觉得“学生之家”坚持不下去了。但看着开学时送上门的20几个孩子,邓卫星又心软了。咬咬牙,就这样坚持着。

  “功德无量”

  29年间,再苦再难,邓卫星从没主动向别人伸过一次手,镇政府负责人用四个字评价邓卫星的这29年:功德无量。

  在下石太镇,邓卫星一个月三四千元的收入算“高工资”了,但走进他家,仍会惊讶于这里的简陋。除了房子还算周正,满屋找不出一件像样的家具。客厅里的折叠圆桌,四条腿上布满了锈,需要垫一只拖鞋才能站稳。孩子们用的课桌、长条椅,都是学校淘汰的。但是,为了让孩子们夏天睡个好觉,邓卫星却省出钱来,在每个房间装了电扇。

  最初,在邓卫星家寄宿是全免费的,只需要自己带些米。但随着孩子越来越多,为了维持“学生之家”,邓卫星开始收取很少的住宿费。从一年175元,到现在的每年325元。325元,平均一天只要两元多,即便如此,真能交足的孩子也还不到三分之一。今年寄宿在这里的35个孩子,14个来自贫困家庭,21个是留守儿童。“只有10个孩子能交上钱,剩下的就交个百来块,背些米来顶”。

  打开邓卫星记得密密麻麻的账本,欠账都是有记录的,清一笔划一笔,但这么多年,没划掉的还是大多数。“有些孩子毕业了,但也还是没钱。去他家里要吧,真的是穷,不仅没法开口要,还要安慰他,让他‘以后发达了再慢慢还’。”

  为了把“学生之家”办下去,邓卫星的日子只能精打细算:猪肉、鸡鸭、米饭……都是自家“出产”,柴是上山砍的、水是从山上引来的……即使如此,每年邓卫星都还要填进去一两万元。“最贵是电。还有就是孩子病了去医院打针、开药,每年都差不多要垫出两三千块。”

  这些是有数可查的,还有一些根本算不清。

  邓卫星喜欢读书好的孩子,每学期考第一的,邓卫星都会封个50元或100元的“红包”作为奖励;孩子毕业了考上重点学校了,他还要亲自上门送个大红包。邓卫星看不得孩子受苦。在他家住了快一年的邓小花,父亲患癌症多年,家里还有3个姊妹,家境贫寒。为了让她读书,邓卫星不仅不收一分钱,还自己出钱给她买学习用品;每个星期还额外给她10元钱,让她攒起来买衣服、买吃的。“不能让她的生活和别的孩子差太远”。

  去年,一位清远的药厂老板听说了邓卫星的事,捐了3万元钱。这是29年来,邓卫星收到的唯一一笔捐助。为了不让人说自己从“学生之家”捞好处,邓卫星把这笔钱全花在了看得见的地方:买了一台电视、一台冰箱,在楼顶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滤水器,装了防盗窗。剩下的一点,给孩子们加了菜。除了防盗窗,每一件买来的东西上,邓卫星都细心地贴上红字,写着“×××捐赠”。“钱都是给孩子们的,我不会沾他们一分钱”。

  29年间,再苦再难,邓卫星从没主动向当地政府、向旁人。也没向从他这里走出去的孩子们伸过一次手,哪怕他们当中有人已经成了大老板。

  镇政府负责人用四个字评价邓卫星的这29年“功德无量”。

  悟语  有心助人  何求回报

  羊城晚报:您这里很多都是刚上小学的孩子,会不会不习惯这种生活?

  邓卫星:我这里和学校寄宿不同。在这里有我们会照看他们。有些太小不能自理的,都是我们帮他们洗衣服,手把手教他们各种生活技能。

  羊城晚报:有没有特别调皮,您管不住的孩子?

  邓卫星:每年住在这里最调皮的那个孩子,我会让他当班长。让他管理别的孩子。比如有人生病要及时向我报告,组织大家上晚自习,监督他们下了课不要乱跑,晚上看着他们写作业、看书。一个星期我会奖励班长1元钱,学期结束会再奖励20元钱。如果有人犯错,班长那1元钱就没了。

  羊城晚报:会不会对犯了错的孩子进行处罚?比如罚他们做家务?

  邓卫星:我这里的孩子,只管洗自己的衣服、刷自己的饭盒,别的活不用他们做,只要读好自己的书。不过也有处罚。比如规定晚上7点40分上自习。按时回来的给他留着饭;没准时回来、不准时上课的,要罚站。最怕就是他们饮食和安全出问题。不过这么多年,没一个孩子出过事,没一个孩子被退学,也没一个孩子因为调皮被我送走。很多家长都觉得我这里比学校还好。

  羊城晚报:这里走出去很多孩子,有的还成了大老板,没跟他们说说难处吗?没想他们帮一帮,有些回报?

  邓卫星:做这些从来没想过要人回报什么。他们倒是经常来家里坐。不过我不敢和他们讲自己的困难,不好意思。毕竟我两个儿子都工作了,我自己也挣钱。每次他们问起,我都只说身体挺好,都挺好,没困难。有难处就跟自己儿子讲讲。既然有心帮人家读书,那就有多大力出多大力,不能让人以为是为了别人的钱才做这个事。

  羊城晚报:自己的孩子支持您这样做吗?

  邓卫星:两个儿子也是从小和这些孩子生活在一起,一起读书,现在都从大学毕业了,也都找到了好的工作。大儿子经常说:“爸爸你每年亏多少钱,我拿多少补给你。”小儿子今年刚工作,过年回来时,留下两个月共6000多元的工资。大儿媳也是大学毕业,去年底在这里住过很长一段时间,她也很喜欢这些孩子,每天晚上还给他们上课,辅导他们学习。

  羊城晚报:您坚持了这么多年,也上了年纪,有没有想过不做了?

  邓卫星:我会一直办下去,不会不做。等我老到做不动了,我媳妇会回来帮我把它办下去。现在就希望有人能支持我一下,我想把后院那片地方整一整,添置一些运动器械,乒乓球台什么的,可以让孩子们有个地方活动,免得下了课出去乱跑。另外就是想建个沼气池。上岁数了,快砍不动柴了。有个沼气池,煮饭、烧水就不用砍柴生火了,能省大事。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859个孩子叫他“阿爹”》)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