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活雷锋”张汉生:雷锋精神影响了我一生(2图)

发布时间:2013-12-16 17:04 | 来源:安阳新闻网 2013-3-5 8:25:52 | 查看:1722次

  13年来,张汉生老人每年都坚持从自己的离休金中拿出一部分,捐助贫困儿童,直到他们考上大学。13年来,在老人无私的帮助下,如今已捐助了15个失学儿童。

张汉生翻看捐助学生的来信

 

张汉生讲述13年来捐助贫困学生的点点滴滴

  “我苦点儿没什么,只要他们好好学习,将来能回报社会,我也就心满意足了。”张汉生老人淡淡地说。

  张汉生老人今年已经84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清晰。在70多平米的陈旧房子中,没有高档家电,也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旧式高脚柜上摆放着老人一家的全家福,还有儿女们从小到大的留影。就是这样一位再普通不过的老人,多年来用自己的离休金帮15个失学儿童圆了上学梦。

  2001年的一天,张汉生在报纸上看到安阳市要实施“春蕾计划”的报道。“有些孩子连一年二百多块钱的学杂费都交不起。”张汉生说,他不想让这些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辍学,便决定从自己的离休金中拿出一部分,“就想让他们能好好念书,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一捐,便是13年。

  帮学习更要帮生活

  张汉生老人的生活并不宽裕,他患有脑萎缩、冠心病等多种老年病,86岁的老伴儿也是常年有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孩子们轮流照顾。五个子女中三个下岗,小儿子已经50多岁,至今没有自己的住房。“刚开始资助别人,孩子们都有点不理解,认为家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只有我一个人有固定工资,还要资助别人,着实想不通。”

  “这些孩子是人民的希望,国家的希望,我觉得我们老同志干了一辈子革命,不就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嘛!国家养了我,我总该做点什么。”张汉生说,他帮助这些孩子,就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和其他孩子一样不断吸允知识的营养,将来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其实早在2008年,国家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时,安阳市妇联的负责人就告诉张汉生以后不用再捐款了。但是老人不同意,“国家虽然免除了这些孩子的学杂费,但是他们的家庭仍然很困难,我要继续帮助他们,争取让他们摆脱生活上的困难。”拗不过老人的执着,又或许是被老人的真诚所打动,就这样,张汉生老人十三年如一日,一直资助着这些失学儿童,从未间断。3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一沓厚厚的捐款收据里,凝聚了老人对孩子们浓浓的爱。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老人捐出的钱也一年比一年多。“平时也不干啥,就多帮帮这些孩子吧。”今年2月份,张汉生又为这些失学儿童捐出3000元。从2001年开始到2013年,张汉生先后拿出5万余元,帮15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儿童重新点燃了希望。

  爱心不需要被记起

  “这些都是孩子们给我写的信。”老人拿来一个红色的提兜,里面厚厚的一摞全是从各个学校寄来的信,工工整整地叠放在一起。每次读着孩子们给自己写的来信时,老人脸上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是让他感到最欣慰的事。

  “亲爱的张爷爷,谢谢你不但在经济上资助我,还在精神上鼓励我,让我重新返回校园。在我最失望无助的时候,是您帮助了我,让我觉得没有被社会遗忘,重新树立了生活的勇气……”这是张汉生所资助的学生张怡明给老人写的来信,字里行间全是对老人的感激之情。张怡明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受到了张汉生的资助,虽然他现在已经大学毕业,但张怡明仍时常给张汉生老人打电话或写信,因为他不会忘记,正是在老人的无偿关爱下,才有了自己的今天。“他们不用来谢我,回报社会就行了。”张汉生一脸幸福地说。

  王鹏燕是老人2005年起开始资助的一个学生。2010年,考上大学的王鹏燕专程找到张汉生家里表示感谢。“我当时很高兴,但更多的是希望她以后能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回报社会。”提起王鹏燕,老人嘴角依然挂着笑容。

  除了王鹏燕,张汉生没见过他资助的其他学生。“我也不需要见他们,也不需要让他们记着我,只要他们好好学习就行了,以后能为国家做些贡献。”老人说,孩子们经常会给他来信,汇报自己的学习和思想情况。张汉生都会一一给他们回信,鼓励他们。他的儿女们也在这一封封来信中,慢慢地理解了老人。

  路遇学生倾囊相助

  提起老人乐于助人的精神,还要追溯到其年轻的时候。据张汉生老人回忆,抗美援朝结束后,他被安排到重庆某部队。1964年前后,全国刚刚掀起“学雷锋”热潮。一天,在从铜梁县到璧山县检查工作的路上,一位学生拦住了其所在的车队,希望能搭顺风车回家。

  学生上车后,张汉生仔细询问了他的情况。“这孩子身上没有钱,一块多钱的车费也掏不起,走路回家要一天多。”在得知这个学生到璧山下车后还要走很长一段路后,老人把身上仅有的五六块钱全部给了他。“孩子也不容易,我让他下车后再坐汽车回家。”

  在那个年代,五六块钱可能是一家人一个月的口粮。

  从那个年代,雷锋精神便深深地刻在了张汉生的脑中,更是影响了他一生。

  “雷锋精神是相互的”

  张汉生因为资助失学儿童、为灾区捐款这些事迹获得了不少荣誉。对于这些荣誉,老人更看重的是甘于奉献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在我人生的晚年,能为几名失学儿童做点事,我感到了人生极大的快乐和满足。我没有其他的方式来报答党和人民的培养、教育之情,就算是一名老兵在人生的晚年用自己的余晖点缀那朝阳的风采吧。”

  平时,很多亲友都称赞他是“活雷锋”,可老人总谦虚地笑道,“我跟雷锋比可差多了!”

  张汉生的老家在河北唐山,1976年唐山地震带走了家中七位亲人,这对本就卧病在床的他无疑是雪上加霜。当得知全国开始了对唐山灾区的救助后,老人一直心存感激,“当时所在部队还救济了我100元呢!”对于一些往事,老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这些都是相互的,唐山地震的时候国家不也帮了我和我的家人嘛!”从那时起,老人就一直惦记着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用老人自己的话说,“只要我还没躺下,就会一直向贫困家庭儿童捐款,资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将来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见习记者王康/文记者张涵/图)

(责任编辑:杨晓均)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