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热肠”六旬老人——陈安国(图)

发布时间:2022-11-13 19:23 | 来源:浙江文明网 2017年01月17日 17:01:58 | 查看:290次

陈安国,男,1954年1月出生,鄞州区横溪镇金溪村人。从2012年起,陈安国就致力于义务维护亭溪岭、松石岭等健身古道,不论酷暑寒冬,他都会背着一个小土箕上山,默默地修补着道路上的坑洞。5年来,他在附近几条古道上走了上千趟,填补了上万个坑洞。在为古道“美容”的同时,他自己也成为了古道上最美丽的风景线。2015年,新蓝网“最美浙江人”栏目报道了他的事迹。

一、“路见不平”我来补

陈安国以前是鄞州建筑公司一名普通的脚手架工人,退休后回到老家,住在了亭溪岭山脚下。亭溪岭是一条用鹅卵石和小石块铺就的古道,也是宁波最为“繁忙”的健身古道之一。“听说阿拉横溪古道很出名,尤其是亭溪岭,我也是来凑热闹的。”2012年的一天,陈安国到亭溪岭登山。一趟走下来,他有三个体会,亭溪岭上的风景很美,游客很多,但古道地面破损也很严重。好些地方的鹅卵石已经剥落,泥土被铲起,留下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坑洞,有些地方石块虽没有剥落,但已经松动,下坡时不小心踩到很是危险。

曾是建筑工人的陈安国决心为身边的古道做点事情,当天下午,陈安国回家收拾几件简单的工具便上山来修路,仔细一数,全长1.6公里的山路上有大小坑洞200多个。于是一天接着一天,只要天不下雨,陈安国几乎每天都要上山两趟,第一趟是登山健身,第二趟则是专程来修路的。他随身背了一个小土箕,里头有小锄头、榔头和一副粗布手套,一直忙碌在亭溪岭上。

二、我会一直修下去

亭溪岭上的坑洞渐渐少了后,陈安国又听说松石岭也跟亭溪岭一样热闹,每周便抽一天转战那里。两年多来,陈安国平均每周上山3到5天,有时候上午来一趟,遇到大的坑洞下午还得来“加班”。陈安国修路的工具很简单:一个小榔头、一把小锄头,还有一个用油壶剪成的畚箕。哪里缺了石块,他就去路边的竹林里挑石头:“得选一面平整的,平整的一面朝上,才不会硌到脚。”修路也是个技术活。陈安国非常细心,“用泥土抹平时,不能留一丝缝隙。不然这石头就像松了的牙齿容易掉下来一般,很快又会出现坑洞。”长年的修路让他的手指粗糙得像树根,布满了老茧。

修路时间长了,古道上来来往往的人都认识了陈安国。经常有人驻足,熟练地跟他打着招呼:“陈师傅,又来了啊!”离开时,又飘下了一句话:“真是个好人啊!”也有人心疼他:“都60多岁的人了,可别累坏了身子骨。”陈安国笑着说:“不累,不累。”

截止目前,陈安国已上山免费修路近千次,修过的大小坑洞不计其数。旧的坑洞补好了,新的又会冒出来。这修古道的活儿似乎没有尽头。陈安国倒也不急,“我会一直修到我修不动的那一天。大伙走平稳了,我也安心。就算是为社会做点小贡献。”

如今,故事还在继续……老人说,他会一直修下去,直到有一天,他再也修不动了。一条悠悠古道,一位六旬老人,一段默默的时光,就这么演绎着一个“古道热肠”的动人故事。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