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抗美援朝老兵的“红色遗愿”:替我再交最后一笔党费(2图)

发布时间:2022-12-18 18:07 | 来源:安徽文明网 2022-02-28 10:36 | 查看:1179次

“感谢中国共产党!感谢革命前辈!”

  “没有革命英烈,我们就没有今天的幸福!”

  “替我向党组织,再交上最后一笔党费!”

  这是一位有着66年党龄的抗美援朝老兵房兆国,在离开人世前,给家人留下的最后嘱托。

  日前,房老的家人替他交上了这最后一笔特殊的党费,并遵照他生前的要求,向他所在的工作单位——宣城市人民医院,捐赠了1万元人民币,用于卫生事业发展。

房兆国生前佩戴奖章留影。

  病危前嘱咐交上最后一笔党费

  “我父亲去年年底突发疾病,在ICU住了十几天,一直处于半昏迷状态。可就在病危前,他还用尽力气握紧我的双手,嘱咐我一定要替他交上最后一笔党费。”回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时刻,房兆国的大女儿房洁忍不住哽咽。

  “父亲为人低调、一生节俭,哪怕生病了,也嘱咐我们不要给组织添麻烦。”小儿子房浩始终以父亲为榜样,父亲是他一生最崇敬的人。

  2月4日,88岁的房兆国离开了人世。按照老人的心愿,他的葬礼不设灵堂、不通知亲友,一切从简。

  1951年,出生于阜阳的房兆国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第二师的一名卫生员。那一年他刚刚17岁,正值青春年华,便满腔热血投身到抗美援朝战争中。在部队里,房兆国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1956年光荣入党。1966年,房兆国又随军远赴越南,参加援越抗美战争。上个世纪70年代,他响应部队号召转业来到宣城,参与筹建芜湖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现宣城市人民医院),直到1996年退休。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2月17日,房洁找到了市人民医院党支部,替父亲交纳了一年的党费。

  这240元党费,虽然不多,却情怀无限。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以交纳特殊党费的举动表达着对党的忠诚和热爱,这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令人敬仰,值得年轻党员学习。”提起房老的行为,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张传勇满是敬佩。他告诉记者,房老退休以后,从未给党组织增添任何麻烦,不作任何要求,并且一直关心卫生事业和医院发展。

  向医疗事业捐赠1万元

  “作为一名战士、一名党员,我要尽我所能奉献我的力量。”这是房兆国多年来一直坚守的原则。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房兆国多次冒着枪林弹雨,趁着夜色越过鸭绿江大桥,用血肉之躯护住转移的重伤战友。转业退伍后,他一心扑在地方医院建设中,废寝忘食,舍小家顾大家。

  “我父亲是一个低调了一辈子的人,在生活上一粒米、一根菜,他都不舍得丢掉。”房洁说,父亲一直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鞋子磨破了脱皮了、背心穿得变形破洞,都舍不得扔;秋裤裤脚穿烂了,拆缝了一截接着穿;家庭账本及时记下日常每一笔收支项目,好对比哪里销售的物品更便宜。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已经深深融入房兆国的心中,一辈子都不曾改变。

  作为一名有着坚定信仰的共产党员,房兆国不仅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更用长久的笃行与坚守,把对党的感恩之情化在了实际行动中。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房兆国第一时间向医院捐款1000元,用于抗击疫情。

  发病前,房兆国就多次和爱人李素莲商量,离世后要向医院捐赠1万元善款,用于支持“第二家乡”卫生事业发展。

  2月22日上午,房洁来到了市人民医院,郑重地代替父亲,向他所热爱的卫生事业捐赠了1万元。

房兆国年轻时在部队的留影,至今仍挂在家中的墙壁上。

  保险柜里存放着一生的骄傲

  在房老的家中,墙上挂着不少老照片。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房兆国在部队时的留影。“我父亲特别自豪自己是一名老战士、老党员。”房浩向记者展示了父亲珍藏多年的“宝贝”。

  在房老的卧室里,靠左侧的墙角安装了一个保险柜。保险柜里装的并不是值钱的物品,而是房老自入伍、入党以来,所获得的种种荣誉,里面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等。

  “他怕自己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把这些奖章弄丢了,就特意买了一个保险柜保存着。”房浩告诉记者,家里还有一个黑色的小皮包,父亲身体硬朗时,去哪里都要背着它。包里装着的也不是贵重的钱财,而是房老的退伍军人证、党费证等。

  “父亲一生忠心爱国、爱党,只讲奉献,不图回报。他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积极乐观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房浩说,他们会将父亲的这种信念作为良好家风,传承下去,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