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对话公益媒体主编:为何公益传播如此小众?(4图)

发布时间:2015-12-01 22:35 | 来源:善达网 2015年11月27日 | 查看:1566次

干货∣对话公益媒体主编:为何公益传播如此小众?

  提要:信息时代,媒体聚焦政治、经济、娱乐;自媒体传播生活方式、心灵鸡汤、美图、趣味……公益与热点话题总是不大沾边儿,就算偶尔广泛传播的公益话题也几乎都是负面新闻和悲情故事,公益传播的发展轨迹为何无法逃脱小众?

  11月26日下午,中国公益组织服务联盟(益联盟)、善达网主办的《对话主编》系列沙龙——“公益传播的爱与恨”在三一基金会的青年空间中展开,中国青年报公益版主编王亦君、凰网公益频道主编孙雪梅、善达网主编马广志作为对话嘉宾与来自20多家公益组织、企业CSR部门的小伙伴分享公益媒体主编眼中的公益传播。

  这次活动是《对话主编》系列沙龙的第一期,目的是让公益组织了解媒体需求,掌握传播技巧,让“善”传播的更远。活动结束后,小编问王亦君老师如何评价这场沙龙,她说:“还是有不少干货的”。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这次沙龙嘉宾分享环节中的干货精华。

  杜娟:“如果没有《慈善法(草案)》,本月舆情整理将会很痛苦!网络捐赠是网络销售额的个位数!” 

  2014年的网络捐款数据是4.36亿,而就在几天前,天猫双11一天的销售额是900多亿,一年的捐款也就是购物消费额度的个位数,对此,本次沙龙的主持人,善达网CEO杜娟说,“连5亿都达不到,心里其实挺难过的。”

  她说,“这其实跟我们的公益传播有关系,因为我们没有把更好的公益理念、公益信息传播出去,让公众更多的了解。”

  “最近我们在做舆情监测,无论在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公益传播在内容的数量上和传播的影响面的非常小,我们每周监测到的公益信息不超过3000篇,其中主流媒体关注达到100篇的也就那么三五条,并且主要是新闻通稿、明星名人相关的公益事件,我们特别难过,每周监测信息几万条,有效信息才不到3000条。”

  “最近一个月因为《慈善法(草案)》的热议,主流媒体也关注到了,也发布了很多篇相关文章,如果不是这样,我们这个月的公益信息舆情监测会非常痛苦,因为除了这个热点其实没什么可看的。”

  “今天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探讨如何做好有效的公益传播,还有一个是让公益组织和公益媒体主编直接对话,增进了解、互通需求。”

  三位公益媒体主编均出身纸媒,严禁、洞见是他们的共同点,而他们对于“公益传播的爱与痛”又有怎样不同的看法呢?

  王亦君:“公益属小众传播,主流媒体特别少传播公益,大众热议公益的新闻都是负面的!” 

  公益属于小众,通常关起门来在自己的圈子里传播,主流媒体特别少传播公益。王亦君说,“公益界如果有一条新闻被大众热议的时候,那一定是一条负面新闻,比如从前几年一直影响到现在的‘郭美美事件’、比如某大型基金会小数点点错的问题、比如李亚鹏的嫣然天使基金,报道之后大众会认为‘你们公益人就是这样报道公益的’,大众关注到的公益就变成‘做公益就是发财了’、‘做公益就会挪用善款’,大众为什么这么看公益?”

  《慈善法》进入立法程序就是要建立公益界的游戏规则,公益界就要遵守规则。但是我们看到媒体怎样报道《慈善法》?“《慈善法》禁止个人网上募捐”,这样的一条不利消息在各大媒体广泛传播。

  “我不知道你们觉得这种判断对不对,我认为慈善法不是这个意思,至少不完全是这个意思,它是允许个人与具有公募资质的组织合作募款的,这是给了很大空间的。”

  王亦君表示,通过这个事件说明,很多媒体不太懂得怎么引导公众。“我们今年改版之后创立了现在我所在的《公益中国》版,有两个方针,第一,普及基本的公益常识;第二,启蒙大众的公益思想,让大家知道怎么做公益。”

  王亦君举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前段时间公益界热议的‘公益零成本’其实是个伪命题,作为公益媒体就要让大众明白,公益为什么不能零成本?10%的管理费用在哪?”她说,“专业领域的报道可能艰涩难懂,但还是要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去讲明白。”

  在王亦君看来,除了公益媒体没能起到引导大众的作用,公益活动自身的传播也不够专业,“无非就是给媒体通稿,捐了多少钱、做了多少事,却没有提炼出活动本身的亮点。”

  在前几天的一个活动上,不少媒体人收到了一份详细介绍活动流程的新闻通告,而在现场分发的资料中却“暗藏”了很有分量的新闻点,王主编自然要告诉活动方媒体看重的点在哪里,但对方最终还是把那篇流水式的新闻稿发到媒体人的邮箱里。

  孙雪梅:“‘一荣’并不见得‘俱荣’,一损俱损!不写出好稿,想传播出去很难!”

  “公益传播的第一个特点,确实是负面和丑闻传播的更快、更广。”孙雪梅说。

  百色助学网王杰性侵女童事件,让很多人质疑做公益的动机。网友编造其女友“救小孩被狗咬”事件让大众不敢再捐款。孙雪梅说,“公益圈就这个毛病:‘一荣’并不见得就‘俱荣’,一损俱损!某一个机构一出问题了,所有的不信任就都来了。”

  即便如此,孙主编还是告诉大家,“超级正能量的新闻还是易于传播的。”凤凰网有一个栏目叫《暖新闻》,每天更新一条温暖故事,比如有一个故事讲山里的一位老师,在多年间坚持每天背一个孩子上学,很多这样的故事,不仅浏览量很高,还带来了不少合作。

  她说,“公益传播虽然是最小众化、圈子化,暖新闻的例子正好说明了公益是最需要我们去传播的。”

  另外,孙雪梅还指出,公益组织的活动虽然很多,能把新闻通稿写好的却寥寥无几。有的稿子标题空泛,比如“大爱无疆爱心无价”这样的标题就让人看不出主题,有些稿子开篇就列举众多领导,但事情的重点没有交代。

  “还有的稿子通篇写活动流程,就是刚才王亦君举得那个例子,报告做的真的非常好,但是我看完通稿就跟他们急了,我说你们直接把重要的点拎出来发多好啊,铺天盖地的传播就全部来了,通篇流程谁会发啊?”

  她说,“你自己都不打磨好传播样品的话,想传播出去是很难的!”

  那么,在孙雪梅看来,媒体喜欢什么样的稿子呢?热点话题、节日活动策划、有深度的研究报告、名人明星参与的公益活动等等都是媒体关注的关键词。

  另外,她还告诉公益组织,“除了向媒体单位投稿外,自媒体时代还要充分利用自媒体平台传播,尝试形式多样化。”

  马广志:当前公益传播的困境是“纠结”;公益组织为什么不整合力量做传播?

  马广志这样描述当前公益传播的困境——纠结。“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他说,“做公益传播要花钱,但是公益组织的钱是很紧张的;不做又没有效果,没法交代,所以说很纠结。”

  马广志总结了公益传播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首尾相顾”,一是“文不达意”。“我们参加过很多公益活动,一个开头一个结尾——启动仪式和总结报告,中间缺少持续性的故事和深度挖掘的报道。”

  “文不达意是指这些活动的新闻稿没有提炼出亮点。其实稿子写好了是很易于传播的。前几天我参加了随手记和邓飞合作项目的一个活动,他们的新闻稿就非常棒,拿过来就能直接用,财经类、公益类、时政类等,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媒体,标题也不一样,记者拿过来就能发,也很高兴。后来我还专门问了他们传播总监,说传播效果非常非常好。”

  现在很多公益组织都有自己的传播官,可能一个只有一名传播官,其中大多数在传播方面并不专业,马广志说,“如果是专业的,也不会出现现在的问题。怎么办?几家公益组织可以联合起来,找一个传播公司来做宣传。”

  他介绍说,“现在国外的很多组织正在这么做,省去很多管理成本,还能做到有效传播。所有传播最后的落脚点就是‘有效’两个字,没有效果就等于白做。我们每周都要参加好多公益活动,大多数活动的传播结果都是无效的。”

  马主编还切中主题,分享了他对于公益传播的爱与恨。

  从中国改革报到华夏时报,再到今天的善达网,报道的方向基本没离开过公益。五年多的从业时间,如果说用“爱”这个词,我感觉可能有点过(任何一件工作都是“为稻梁谋”,养家糊口而已),要说感情,还是有的。毕竟,五年多的光阴,朝夕相伴。更重要的是,这几年中,每天听到的、看到的都是正能量的人和事,能够让我在这个诚信缺失、世态炎凉甚至冷漠的社会感受些许的温暖和关怀,给我信心让我相信人的善良、生活的美好!

  资中筠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记忆颇深,她说:“公益对渐进改良有积极作用。大家知道,我们近百年历史,都是在打打杀杀中走过来了,有多少生命如草如蚁,记得有时看书,读到共军打死国军多少人,多少人被消灭,我都不忍,他们都是有父母、有妻儿的人啊。希望的是希望社会改良,哪怕慢一些,也不要血流成河的革命。从这个角度说,这也是我认为做公益是一件值得的事儿,值得付出。

  马广志表示,对于公益报道,他不敢言“恨”,只能说是“纠结”。“大家都明白,公益很小众,公益报道也很小众,这从多家公益周刊关门、版面缩减可见一斑。让我来说的话,用‘’偏安一隅‘’来表示公益的处境都有点高抬了。”

  他感慨道,在这个如此小众的圈子里做报道,很难写出亮点来。“公益报道很难引起社会的关注,除非是悲情的、催泪的,或者是负面的。文章引不起关注,或者转载者少,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记者最大的痛吧。”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