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间公益组织人才流失严重 经费缺乏系主因(6图)

发布时间:2015-12-21 10:25 | 来源:南海网 2014-09-23 09:25:35 | 查看:1369次

深读海南  

点击南海网“深读海南”栏目 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核心提示

  9月20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海滩清洁日。随着三亚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下称“蓝丝带协会”)“海滩清洁”倡议在新媒体快速传播,三亚湾、崖州湾、海棠湾、大东海等地,都能看到穿着海洋环保T恤衫的各界人士俯拾海滩垃圾的身影。

  呵护蔚蓝,我省环保公益组织在发力,与之相伴的,还有部分社会科研机构和“候鸟”专家团等民间自发形成的环保力量。他们与政府一起构筑了我省海洋生态保护事业的强大力量。

  省委书记罗保铭今年9月10日在会见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一行时指出,我省一些民间力量和社会机构,在南海珊瑚礁保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海南将发挥利用好这些社会力量,总结借鉴其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保护好南海美丽的珊瑚礁,努力实现人海和谐。

陈宏潜入海底种植珊瑚。 (陈宏供图)

陈宏潜入海底种植珊瑚。 (陈宏供图)

陈宏潜入海底种植珊瑚。 (陈宏供图)

  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

  向社会宣传环保理念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海洋环保不易,科研路上陈宏“孤独战斗”,但并不寂寞。

  海洋保护事业,不仅需要陈宏这样的专业力量,也需要更多民间公益团体参与其中,发挥作用。随着环保项目的分工日渐精细,蓝丝带、911国际海龟救助组织等我省公益组织,更多承担了培养公众海洋环保意识、向政府机构提供环保决策参考等职责。

  有望升格为国家级公益组织

  “你好,我是边玉琴。”当记者接过这位蓝丝带协会办公室主任的名片时,心却不自觉地咯噔一下,这个另类的名片,是用废纸打印制成的,单薄。

  “这是我们一贯的理念,回收利用保护环境,而且也能为协会省些钱。”从2007年蓝丝带协会成立后,彼时还是公务员的边玉琴,毅然开始为这个“大家”白手起家忙活起来。

  从2008年3月的“蓝丝带海南行”,到当年5月北京奥运火炬内地首站传递,再到2009年12月至次年3月开展的“三亚海岸线徒步环保调查活动”,“2010长江校友·蓝丝带海洋环保中国行”……

  随着一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蓝丝带协会从一个寂寂无闻的公益组织,一跃成长为具有5万名志愿者、全国18个志愿服务社,向超过千万次以上公众传递环保理念、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海洋环保公益组织;蓝丝带协会发起人之一孙冬、边玉琴也先后荣获“2008感动海洋全国十佳环保人物”、“2009年度全国海洋志愿者优秀代表”奖。今年,协会还有望升格为国家级的海洋保护公益组织。

  与其他复明、助学等公益组织不同,海洋保护难以短期内看到具体成绩,可是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人就放弃离开。“最令人伤心的是,在很多人眼里,蓝丝带就是捡垃圾的误解。”蓝丝带活动部负责人蒲冰梅很无奈。

  “我们的5万名志愿者,80%以上是高校志愿者,注册志愿者却不足5000人,流失严重。最近我们正探索‘志愿者+个人会员’的模式,让海洋保护更加可持续性。”边玉琴说。

  与企业博弈中秉持环保至上

  “我们希望蓝丝带成为海洋保护的代名词。”边玉琴说。

  愿景虽好,但缺人、缺钱,是困扰着蓝丝带发展的瓶颈。通过社会捐赠、会员会费、项目经费等,蓝丝带协会2013年的收入仅有107余万元,却开展了163次海洋环保活动,勉强有所盈余。

  民间组织的活动开展需要资金维持,往往离不开企业和政府的支持。蓝丝带协会也不例外。

  三亚湾一企业曾给蓝丝带协会有过捐赠记录,欲与其开展一场海洋科普的讲座,蓝丝带随即积极组织20余名志愿者参与,并邀请琼州学院一名教授前往演讲。“到了活动现场发现,根本就是楼盘推介活动,我们的志愿者被当成免费劳动力使唤。”蓝丝带秘书长郑旭透露,虽经过交涉,企业表示歉意,但仍给协会带来不良影响。

  “平衡协会中立性和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门学问。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在面对一些会员单位可能出现的失范行为时,沟通方式更为多元灵活,但环保至上的原则不能妥协。”边玉琴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在维护公共利益上,民间组织也能影响政府决策,比如《三亚海岸线徒步环保调查报告》的处理,至今仍让其津津乐道。

  2009年蓝丝带协会组织志愿者开展调查撰写的《三亚海岸线徒步环保调查报告》犀利指出,三亚海岸线每公里的垃圾重量是全球平均值的3倍,每公里海岸线的垃圾件数是全球平均值的17倍!令协会振奋的是,三亚市政府闻过则喜,将这份报告醒目地放在政府网站上,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目前,三亚已开展了雨污分流工程、三亚湾补沙等,呵护海域环境。

  9月4日,三沙海事局工作人员与游客一起在清理三沙市全富岛上的垃圾。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美丽洁净的海洋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呵护。 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

  “候鸟”智力库:

  人老心不老把海洋环保当乐趣

  海洋保护,蓝丝带协会这样志愿者规模庞大、组织有序的公益团体必不可缺,但陈宏这些技术专家的力量更为关键。然而,由于经费缺乏等原因,制约着民间专业力量的扩大。

  一群长期活跃在我省的“候鸟”专家群体参与进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的困境。如何进一步利用好这些“候鸟”智力库,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索的问题。

  岳书奎:自费徒步寻访红树林

  今年冬天,因老伴身体原因,80岁高龄的“候鸟”老人岳书奎也许不能来三亚过冬,暂时中断他与蓝丝带协会配合7年的红树林保护事业。

  但他也没闲着。

  “随着大家对南海生态越来越重视,最近我正忙着协助中科院挑选一些适合南海岛礁沙地绿化的植物,现在已经选出80种。”岳书奎,这位国际林业联合会副主席、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东北林业大学退休教授,最大的心愿,是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看到郁郁葱葱的南海诸岛。

  聊完西沙植物,岳书奎又叨起海南的红树林保护。

  历史上,三亚的红树林面积达到5-6万亩,目前仅有10926.5亩,红树林自然资源遭受到不同程度破坏,有些物种已灭绝消失。

  “看着大片死亡的红树林,心里很难受,晚年能为生态保护做多少是多少。”岳书奎开始联合蓝丝带协会,对三亚的红树林资源进行徒步走访调查。

  凭借着一双脚和不放弃的精神,岳书奎自费徒步完成了三亚河、临春河、榆林河、青梅港和铁炉港的红树林寻访调查,形成《关于保护与恢复三亚市红树林的报告》,并递交三亚市市人大、市委市政府。该市领导迅速做出批示,在三亚河红树林保护区,快速建立起了长期观测保护机制。

  罗九如:期待召回消失的海鸥

  与其他“候鸟”老人不同,首批获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国家海洋局退休研究员罗九如更愿意被称为是“家雀”。

  “2002年来到三亚,走到这里,喜欢这里,不走了。”与其他“候鸟”老人每年居住半年就离开不同,罗九如干脆在三亚扎根,这也为她积极为海洋保护奔走打下基础。

  拯救珊瑚、拯救红树林、堵住排污口,把消失的海鸥召回来,成为罗九如的当务之急。蓝丝带协会负责人登门拜访,邀请其出山发挥余热,两人一拍即合。

  一诺胜千金。罗九如不仅利用自己的人脉,一下子把包括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原司长李景光、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中心总工程师朱光文等,都发展成为蓝丝带协会顾问;还积极协助陈宏、蓝丝带申请成功两个联合国的小额贷款项目。

  如何帮“候鸟”发挥更多余热?

  “人老了,心不该老,能做些工作就是乐趣。”岳书奎在调研之余,还常常参与蓝丝带的活动,带领学生们开展野外讲座,配合志愿者在三亚河红树林保护区内对河道垃圾,进行清理并义务种植红树林。

  “最近积极性挺受挫的。”岳书奎一声叹息。因为科研申报项目有年龄限制,“候鸟”教授们的高龄成为他们奉献余热不得不面临的一道坎。虽无奈,但岳书奎很快想到了变通之法——培养年轻助手,他们协助年轻人来完成一些关于海洋保护的项目申请。但由于我省关于人才扶持相关政策的有待完善,寻找、留住年轻有为的科研人才又成为一道坎。

  同时,岳书奎表示,三亚老教授协会副教授以上的人士有700多人,大家在各自的领域都有所钻研。期待政府能定期召开相关座谈会,听听老专家们的环保建议,大家各有分工,有选择性地支持一些环保项目的实施。

  “珊瑚爸爸”陈宏:

  11年呵护“海洋绿洲”欲为南海种10万株珊瑚

  从2003年开始成立三亚市珊瑚礁修复重点研究室和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并义务开通渔业110“新村服务站”,为渔民提供病害检测、水质分析、饵料检测等免费技术服务,陈宏就此与珊瑚结下了不解之缘。

  和时间赛跑,挽救“海洋绿洲”

  再次见到陈宏,他又黑了。

  9月刚从西沙永乐群岛进行珊瑚及珊瑚礁物种的繁殖与移植放流工作回来,经过一个月南海海风的洗礼,让陈宏黑得更出众了。

  这是陈宏今年来第三次到西沙进行珊瑚及伴生物种移植,科研课题要求两年达到移植6000株珊瑚的目标即可,陈宏却不满足,“我准备种10万株珊瑚,守护南海海洋生态。”

  仅今年的3次西沙之行,陈宏就首次发现一个珊瑚新物种和两类珊瑚疾病,首次在硬珊瑚体内发现珊瑚卵子,并研制珊瑚礁激光测量仪、珊瑚移植机等新产品3项,在全富岛北边的小海沟海域繁殖栽培了6000多株的珊瑚、砗磲、海棉、大型海藻、软珊瑚等海洋生物。

  珊瑚礁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方,几乎所有海洋生物的门类都有代表生活在珊瑚礁区域。然而,受台风、海岸工程和人类活动影响,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披露,海南东海岸和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呈亚健康状态,珊瑚礁生态系统造礁珊瑚盖度总体有所下降,部分监测区域发现珊瑚礁白化。

  “我得和时间赛跑,让被称为‘海洋绿洲’的南海珊瑚资源尽快复色。”陈宏的这一坚持,在磕磕碰碰中,11年过去了。

  承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会“三亚珊瑚移植与监测计划”项目和“海草养殖”计划,参与国家海洋局“全国珊瑚礁与海草的生态调查”、“三亚珊瑚礁保护区的游泳生物、浮游生物调查”,主持海南省重点建设预备项目“珊瑚繁殖与生态修复”、三亚市重点科技项目“三亚珊瑚成片白化的调查研究”等科研课题……

  在一系列科研项目的支撑下,针对原生地珊瑚大面积白化死亡的现状,陈宏执着地研究珊瑚的人工繁育与移植技术,抢救、修复珊瑚。

  科研路上“孤独战斗”

  陈宏不足20平米的实验室里,摆满了试管、量杯、分子仪等实验器材,却难觅人影。作为只靠科研项目支撑的民间科研机构负责人,由于无提供较高的待遇,陈宏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科研人员。正如上岛时的孑然一身,闯海27年后,陈宏依旧是孤独地“战斗”。

  “我现在只想要一个管家和助手,但想要找到理论和实践能力并举的人才,太难了。”除此以外,困扰陈宏这类科研人才的,往往还有科研课题的申请。

  翻看陈宏所承担的课题,大多是一些课题的子课题,纵使具备科研实力,由于缺乏科研经费,也很难申请大型课题。

  “我现在手上的一个课题,三家单位一起做,我们的工作量最大,最后分成时勉强才拿到本该有的1/3的科研经费。”陈宏透露,科研经费紧缺,民间科研机构申请课题难,分成少;想买一些设备、仪器,建一个现代化的珊瑚育苗车间,没有抵押物,也无法银行贷款;陵水黎安港的珊瑚繁育基地合同都签了,最后还是被毁约,实验基地难寻。一系列因素,往往使得民间科研机构的发展举步维艰。

  圆桌讨论

  海洋保护如何兼顾渔民生计?

  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负责人陈宏:珊瑚及其伴生物种砗磲等的保护,需要在科技创新、有效管理、科普教育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随着我国珊瑚繁殖技术的突破,珊瑚纯粹地从大自然捕捞改为资源增殖为主、适度利用为辅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可以鼓励渔民在三沙海域养殖珊瑚、砗磲,这不仅能提高渔民的财富,也能保护生态环境。

  蓝丝带协会“海归”精英王梦:只提保护不关注渔民生计,海洋保护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我们开展了联合国小额贷款项目——梅联村社区渔业共管模式示范项目,通过与梅联村村委会建立渔业共管社区,有望开设“家庭旅馆”和“渔家乐”,让当地渔民把自家闲置的房间租给游客,并带游客上船到西鼓岛上参与海钓等活动,蓝丝带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帮渔民招揽客源,共同将梅联村旅游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来到这个海边渔村感受海边休闲生活。

  “候鸟”专家岳书奎:海南的生态环境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9.2%,应当发展生态旅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生态旅游活动,回归自然,欣赏自然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建设红树林博物园,提供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引导渔民发展休闲渔业与旅游业,进行产业转移,有序稳步开发红树林生态旅游,让渔民能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受益。

  (本报三亚9月22日电)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