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爱点燃生命 在平凡中铸就幸福

发布时间:2016-05-13 18:57 | 来源: 贵州文明网 2014-04-03 | 查看:941次

  刘坤芬,是大山里农民的女儿,1986年从贵州农学院毕业后又回到家乡,在余庆县中等职业学校任教至今。

  除了教师这一职业身份,她还有另外4个身份,那就是女儿、儿媳、妻子和母亲,而且要在一个“3+4大家庭”中随时进行身份转换,因为从1997年起,她的父母、爱人的父母,还有她、丈夫和儿子,一共7口人就共同生活在一个家里了。

  事情要从1996年说起。刘坤芬唯一的弟弟在一次意外中去世后,按照中国传统,作为长女,毅然肩负起照顾父母的担子。有一天,她接到电话称母亲病重,便连忙找了一辆车,冒着大雨赶往几十公里外的父母家,接母亲到医院住院治疗。后来,觉得这样来回跑很不方便,又担心父母突然生病来不及赶回去,就干脆把父母接来一起住。1997年大年二十九,又接到婆婆生病的电话,她找车冒着大雪把婆婆接到县城住院,为了方便照顾老人,随后将公公接来住到一起。为了住着方便,她把90平米的房子改装为4间,一大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相互照顾。4位老人均来自农村,有着共同语言和饮食习惯,有着山里人的质朴,彼此能够相互谦让,也能体谅儿女的辛苦。因此,这个大家庭组建伊始,彼此的关系就很融洽。每天,两位父亲看电视、聊天,安享闲暇时光;两位母亲一同出去买菜,母亲负责砍价,婆婆负责拎菜。两位母亲有时还会同时生病,她就和医院商量把二位老人安排在同一个病房,以方便陪床看护。

  2009年,公公因病去逝。2013年,母亲又病危卧床40多天。她日夜守护着,为她清洗衣物、擦洗身子、喂水喂药,直至她离我们而去……这么多年来,婆婆与母亲相处得非常好,犹如亲姐妹。事后,一向刚强的婆婆对她说,她从来没有流过眼泪,但为我母亲的去世而流泪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是人们所说的孝女,但是,我的心在告知自己:尽孝,要趁早。

  刘坤芬家是一个典型的“3+4大家庭”,因此丈夫在家也承担了很多的责任。丈夫有3个姐姐、3个弟弟,按照中国传统,属于家中长子,自然肩负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在生活中,夫妻携手并肩,使这个大家庭长期保持了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氛围。

  古书上常说:忠孝不能两全。但刘坤芬和爱人牺牲了自己的时间、付出更多后却做到了。她爱人从贵州农学院毕业后,一直在余庆县植保植检站从事植物保护和鼠害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实施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成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等。为此,刘坤芬很自豪。她说:“因为爱人的“军功章”也有我的一份,他写的论文和专著,我不仅是第一位读者、评论者和参与修改者,也是扫图、调图和排版者。”同时,她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会尽量花更多时间照料家里老人和处理好各种事情,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扑在工作上。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是人们所说的贤妻,但是,我的心在告知自己:两个人协力,才能撑起一个家。‘军功章’的另外一份,是属于我们儿子的。”刘坤芬说。儿子从小就很懂事,在大家庭形成之初,他才7岁,就开始学着照顾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于这个世界,我可能有很多不懂得的道理,但我一直坚信一条,那就是:言传身教。孝为德之本,这是为了儿孙们的未来,也是为了我们的未来。

  当然,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儿子青春期时与父亲曾一度关系紧张,为此,每当我的爱人因工作需要英文翻译时,她就转手给儿子予以协助,渐渐地,她主动促成爱人去与儿子沟通相关细节。就这样,儿子因深入了解了父亲的工作与成绩而自豪感,两人的关系也融洽起来。如今,她们的儿子已经是南京大学在读研究生,为父亲提供的辅助作用也更大了。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是人们所说的慈母,但是,我的心在告知自己:有爱,才有家,有家,才会更幸福”刘坤芬这样说的,也这样做到了。(陈应娥 王莉玲)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