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6 22:29 | 来源:光明日报 2016年11月14日 10版 | 查看:927次
作者:赵树梅 徐传辉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党员干部的德行要求越来越高。去年,福州3名官员因“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被撤职。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道德建设需要模范引领。图为志愿者正在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但人们习得道德理念的方式,不同于学习其他知识,它需要“见诸行动”的道德示范,需要先进道德群体的典范支撑。仅仅进行伦理教育或传授道德知识,很难让人将道德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前沿关注】
当今中国社会,哪些群体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先进道德群体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一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体,二是知识分子群体,三是群众推选出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群体。在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些群体的积极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官德正,则民风淳
——党员干部理应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示范者
在安徽桐城,一条彰显官德的“六尺巷”仍在影响着当地民风。
“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还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清朝大学士张英面对家人请求出面干涉邻里纠纷时,不仅没有仗势压人,反而劝说家人礼让,让人深受感动。最后双方各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条“六尺巷”也成为了一段传世佳话。
我国历来重视官员德行的修炼,倡导“仁政”“德治”,以官德引导民德。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今,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党员干部的德行要求也越来越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已经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
官德引领民德,党风政风决定社风民风。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古往今来,为官者‘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
为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群体的道德示范作用,一方面我们要继续严惩党员干部中的贪污丧德行为,对情节严重的“害群之马”予以清除;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道德建设体制机制,把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放在全社会道德建设的核心位置来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怀爱民之心,争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同时,要建立将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与服务群众相结合的平台载体,以清廉务实的实际行动树立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新时期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锤炼党员党性、提升党和政府形象的需要,也是引领社会风尚、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确立了党员应当遵循的道德“高线”和不能触碰的纪律“底线”,把党员领导干部修身齐家摆在重要的位置,德法相依,使修身教育和制度约束相互结合,并使其相互促进,必将形成风清气正、纪律严明的党风政风,从而带动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
2.在朝美政,在野美俗
——知识分子应自觉守护社会良知
知识分子是时代和社会的脊梁,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和维护者。自古以来,尤其在历史变革和社会转型期,广大知识分子都能殚精竭虑为家国命运奔走呼吁,他们是先进思想的风向标,发挥着道德示范和思想引领的作用。古代读书人的抱负就是要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分忧,为民请愿,在“修齐治平”理念主导的人才选拔体系影响下,非常注重自身德的修养和美德的弘扬。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虽然不同于古代的“士”,但同样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社风民俗的引导者。现代知识分子主要是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脑力劳动者,他们分布在科学研究、教育、工程技术、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他们接受过现代知识和文明教育,具有自由独立的人格和家国情怀,应当坚持做正义与良知的代言人。
国学大师钱穆在其《晚学盲言》一书中提出,中国传统政治对读书为官的要求,即“在朝美政”“在野美俗”。这句话原本出自《荀子·儒效》,意即读书人在朝做官时就该兢兢业业为老百姓服务;而退休乡里或者赋闲在家时,则应该不断修身养性,多做善事,引领社会风俗。这句话用到现代知识分子身上可以理解为,如果从政,就要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如果没有从政,那就在自己所在的领域崇德扬善、坚持正义,守护社会良知。
3.点赞模范,见贤思齐
——让道德模范的人性光辉更深入人心
其实一说到先进道德群体,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道德模范群体。通过层层推选、学习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感人至深的美德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他们是时代的道德标杆,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忠实践行者。他们来自群众身边,可亲、可敬、可学,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道德正能量一直存在,给予我们向上向善的信仰与力量。
无论是顶风冒雪的环卫工人、蹚水过河的电力工人,还是坚守山区的最美教师,他们的敬业与奉献确实让人感动。感动之余,我们也希望这一切都能成为每个人的职业习惯。如果人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尽职尽责、助人为乐,积小善、聚大德,那我们的社会就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德洪流。
一个模范带动和引领一片群众。我们除了要持续挖掘群众身边的道德典型,还要进一步做好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典型宣传,让道德模范的人性光辉更加深入人心。
笔者认为,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时要把握好“三个尺度”:一是尊重人性。道德模范也是人,也许不完美,但不影响其善行义举,尊重人性就是接地气;二是尊重个性。张三不同于李四,道德英雄因个性而鲜活,因鲜活而生动,因生动而有感染力和号召力;三是着力宣传可供学习的共性。优秀人物的性格和善行义举可以千差万别,但他们的言行背后无不闪现着为他人、为社会排忧解难、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朽光芒。
一滴露珠也能折射太阳的光辉,充分挖掘道德模范光辉人格中的共性,仁义为友、道德为师,人人都来仰视、效仿,人人日行一善,从善如流,何愁民风不正、社风不朗?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