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托举信仰的力量——访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

发布时间:2018-04-07 19:20 | 来源:解放日 2016年05月07日 07版 | 查看:1651次

日前,在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等举办的“悦读青春”上海青少年深阅读活动启动仪式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读书会上,曾创作过《解放战争》《长征》《抗日战争》等作品的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走进上海大学,为青年学子讲述长征精神,以及历史对于当下的关照。
  主持人(上海SMG主持人夏磊):您的作品大多和战争有关,为什么一直把笔墨集中于对战争的描绘?
  王树增:我之所以专注于战争题材的作品,是起源于我的忧患。我以前也创作了相当多的小说,自认为还写得不错。但是在某一个时刻,大约是在20多年前,我突然失去了虚构的兴趣。那时候我在广州军区工作,我住的宿舍窗户外面是广州市最繁华的街道,窗帘是一天24小时必须拉着的,外面霓虹闪烁,非常热闹。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全民似乎形成了一种共识,谁挣到钱就是好汉。
  我也想多挣点钱使我家人生活得好一点,但站在霓虹灯的窗帘后面,我有了一种忧患。因为,对一个人来讲,或者对一个民族来讲,兜里有两个钱了,并不证明你有多么的高尚,你有多么的强大。我们不能过穷日子,我们的经济要发达起来,但我们永远要记住,人类文明是两个车轮同时转动的。
  从那时候起,我就想写一种能够用我的文字来和我的读者交流的东西,于是选定了非虚构类写作,分两个系列进行,一个是中国近代史系列,一个是中国战争史系列。
  主持人:现在有不少人在受到打击之后,就说我得去走走长征路,想从这段路上汲取精神力量。
  王树增:历史是可以关照今天的。其实我写《长征》,也是希望今天的人们通过观察历史事件,来审视今天的生活。我觉得,我们读历史也是观察今天,观察自己的人生,观察自己的心灵。
  主持人:您有一个观点,长征不仅是中国的精神财富,它属于世界。这个结论仅属于中国还是有更大的历史认可?
  王树增:有更大的历史认可。当代中国人远远低估了长征的价值。长征已经成为了世界精神财富的一部分,因为,长征在精神层面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进程,长征所折射出来的精神内涵至今还影响着人类文明向前推进。
  主持人:长征的路上发生了许多展现人类非凡精神的事件,比如飞夺泸定桥。
  王树增:这个铁索桥绝对是不可思议,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精神的标志。
  长征为什么能成为人类文明集体性的财产?我觉得,人类文明当中有一个主流,那就是永远托举信仰的力量。现在信仰这个词不太值钱了,但是我还要强调,人还是需要信仰的,有信仰你的日子才过得有意思。今天在座的书友读书都很多,我想你们读书最终的目的就是想找到一个支撑内心的支柱,支撑自己的人生。如果没有一个精神支柱,没有高举信仰的旗帜,长征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我曾经为写书走过一遍长征,走到四渡赤水的附近,我碰见了4个挪威青年,他们20岁出头,脚穿草鞋,坐在路边就和乞丐差不多。我通过翻译说,走这个路不要穿草鞋,草鞋走不了二里地就破了。这四个孩子说NO,他们一步没有落,已经走了两年,每天晚上不管多累都要发一条微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重走长征路?他们是在这条路上行走的过程中进行精神朝圣,找到自己的精神力量,使自己更坚强一些,更乐观一些,更宽容一些,成功的几率更大一点。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对“英雄”二字进行了铺天盖地的讨论,其中有些人很调侃,我也发了很多的火。我说你什么都可以调侃,但不可以拿自己的先辈调侃,没有一个有出息的民族会拿自己的先辈调侃。
  我不反对娱乐,但祖宗是不能说着玩的。我去过的国家不多,但看到不少国家的大地上都高高耸立着纪念碑,说我们民族中有英雄。而我们国家高楼大厦太多,纪念碑太少。
  听众:您创作了很多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您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或者您曾经有没有想过放弃创作?
  王树增:我的非虚构类写作遇到的困难,是大家想象不到的。比如《抗日战争》180多万字,在浩瀚的180万字中,如果出现一个人名,这个人名必须有案可查,必须勘察现场,必须有第一手的积累。写作的过程非常漫长而辛苦。每一部书写到结尾的时候,我都倒下去过。写《解放战争》时我是彻底倒下去了,我醒来时是在120急救车上,老伴还在哭。
  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有人问我你写《长征》,能不能用最简单的词来描述写它的原因?我的回答就是,永不言败。今天的年轻人,你们的选择很多,你们喜欢什么就干什么,但是永远记住干什么都不能半途而废,半途而废这辈子就毁了。认准一条路不到南墙不回头,笑也属于你,胜利也属于你。

(编者注:原标题为:《永远托举信仰的力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