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电子眼”为城市疏堵 广东AI交通记他一大功(组图)

发布时间:2018-12-11 19:59 |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8-11-30 AA08版 | 查看:2025次

智能交通专家李大成:

↑ 李大成见证了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的崛起,也渴望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 李大成在武汉大学数学研究院留影。

2003年李大成(左二)首次到深圳,跟同学在科技园合影。

在长江边上长大的李大成,至今仍怀念儿时的慢生活。


关注南都人物 看改革同龄人

  寻找改革开放同龄人

  第16期

  改革同龄人

  李大成

  1978年生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学位。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长期在公共安全和智能交通领域从事技术研究与创新、产品研发工作。现任高新兴科技集团智慧城市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主持开发的多项软件产品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

  6月,北京,车水马龙。“在距离地球1400光年的天鹅座,如果那颗最像地球的行星开普勒- 452b上面有智慧生命,他们也许正用一台超级望远镜对准地球,看着来自地球14 0 0年前发出的光。”高楼林立的北京城,霓虹一片,川流不息。李大成发了一条朋友圈:“正如我现在一样,站在地球上,观看历史长河缓缓流淌。”

  生于19 7 8年,4 0岁的李大成的确见证了中国智能交通的演变。从19 9 8年智能交通系统(IT S )的概念引入中国,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已取得了巨大成就,自主研发逐渐取代国外专利,由“交通大国”逐渐向“交通强国”转变。

  时至今日,这个新兴行业扬帆起航,而李大成恰是立在潮头的那一个。

  “是赶上了好时候。”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他,褪不去那个时代特有的气质,讲起话来沉稳而羞涩。却又不同于父辈,这个改革开放的同龄人,接下了上一代的接力棒,他有着把中国智能交通推向世界的雄心。

  李大成随身总带一个搪瓷缸。同事眼中的他有些文艺范儿,他热衷摇滚乐,组过乐队,还当过主唱和吉他手。回忆曾经的创业艰辛,他总是云淡风轻:“日新月异是属于未来的。”

  上世纪80年代

  最远的世界是黄鹤楼

  1978年,李大成在湖北荆州市沙市区出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古时的江陵城,就是如今李大成的家乡湖北荆州。像中国的三四线城市一样,沙市是个典型的轻工业城市,棉花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当地的老牌纺织工厂养活了一大批产业工人,而李大成的父亲也是其中一个。

  父亲1949年出生,属于新中国同龄人,在沙市棉纺织厂里做工,母亲则在当地一家热水瓶厂工作。李大成出生那年,计划生育政策被载入宪法,他成了家里的独生子女。“那个时候大家的生活节奏都很慢,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在李大成的印象里,小时候的家乡生活安逸而闲适,家家的物质条件都差不多,而城里的一方工厂则成了他儿时的整个世界。“我印象特别深刻,小时候我最远只去过黄鹤楼,离荆州200公里的武汉。可以说是从来没出过湖北省。”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沙市人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骑车经过城里唯一的主干道,是一条双四车道。自行车成群结队,而跑在马路上的小汽车则是“凤毛麟角”。“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能买得起轿车的也不多。马路上的机动车本来就少,更别说有几台私家车了。”

  李大成是长江边上长大的孩子。他记得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去武汉,往往是“不走陆路走水路”。“记得父母跟我说,如果坐车从沙市去武汉,至少也得10个小时。”比起漫长的公路交通,李大成更喜欢坐着船去武汉,一走就是两天一夜,什么都得备齐再上船。“虽然时间长,但赤壁什么的都能看到,一路把名胜古迹看个遍。”在去一趟武汉就是“出远门”的年代里,李大成第一次知道了家乡外面的样子。

  1998年

  互联网上发现了“新大陆”

  “后来交通条件好一点了,身边的亲戚朋友开始有人往外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初,荆州通了高速公路,开车到武汉只需3个小时,而200多公里外的武汉汉正街百货批发市场却早已名扬南北。

  而外面世界的躁动仿佛与李大成无关。1995年炎夏,李大成正在沙市的中学教室里为高考做着最后冲刺。“我有些偏科。理科强过文科,父亲数学好,我跟着自然也不差。”自中学时候开始,李大成的数理化成绩在班上就名列前茅,还拿过市里数学竞赛一等奖。

  “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1995年,李大成凭借优异的理科成绩考入了武汉大学数学系。“我记得刚入学时,师兄师姐就告诉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这是一门特别有用的专业。”大学四年,李大成扎扎实实地把自己投进了数学天地,李大成也因此养成了严谨而富有逻辑的思考方式。

  1998年,李大成读大三了。那年2月,张朝阳正式成立了搜狐,随后是新浪和腾讯,而彼时的网易也已成立,中国四大门户网站已现雏形。“因为当时正在读大学,我算是比较早接触到互联网的一群人。”武汉大学的图书馆里安装了几台能上网的计算机,李大成由此成了常客。

  初探互联网的李大成,已明显感觉到生活圈子的变化。“我也可以和老外交流了!”他学会给外国人发邮件,了解很多国外新闻。计算机和互联网改变了这个小镇青年的生活。1999年,本科毕业的李大成转入了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攻读硕士。

  “不是不再继续钻研数学了,只是我想把数学用到更有用的地方去。”3年的计算机研究,让李大成对软件开发和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02年

  硕士毕业与朋友北上创业

  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草根创业成为浪潮,个体户随之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不少人决心扔掉“铁饭碗”,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2000年新世纪之初,无数互联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科技改变生活”成为了无数年轻人的奋斗理想。

  李大成也想要做点什么。2002年硕士毕业,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把目光投向了创业路。“其实当时班里创业的人并不多,大多还是去了一些知名的企业上班。可我总觉得自己还年轻,没必要这么早就进大企业做一颗螺丝钉,就想试一试。”于是他和几个兄弟干脆北上北京创业。

  创业之初并不容易。初入社会的李大成发觉,几个年轻人想要在短时间有所成就并非易事。一年过去了,也并没有做出什么重大的研发成果,这让李大成有些着急。“当时我有一个清华物理系的哥们郝景山决定先去深圳闯一闯。没过多久,他就来问我想不想来深圳?”

  这一问,让李大成动了心。2002年,《关于引进国内人才来深工作的若干规定》正式出台,一年后李大成收拾行囊,离开北京南下深圳创业。“刚来深圳时,对这里的创业氛围印象深刻。”2003年初到深圳,李大成明显感觉这座城市的节奏很快,科技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创业公司,而他们无一例外都显示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在深圳会合之后,朋友告诉李大成,自己正在做一个智能交通领域的研发,希望李大成能参与进来。“什么是智能交通?我当时真的是一头雾水。”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私人汽车。到2003年,全社会保有量达到1219万辆,私人汽车突破千万辆用了近20年,而突破2000万辆仅仅用了3年时间。李大成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湖北家乡,马路上的小轿车,用一只手就数得过来。他看了一眼窗外,马路上的翻天覆地,只不过短短20年。

  也许智能交通真的是未来发展的新风向?李大成开始认真思考这个从未触及的领域。

  然而此时的中国,智能交通还算不上一个行业。“2003年,你去跟别人说从事智能交通行业,别人都不知道你在做什么。”李大成记得,当时的书店都找不到相关书籍,为了买一本智能交通的专业书,自己必须跑一趟出版社。

  “数据太少了。”做大不行就先做小,李大成和公司十几个人决定投身“智能交通”的大范畴,但先瞄准其中的小模块做起。“就是从这个时候,我们开始研发‘电子眼’的。”路面上的汽车越多,发生交通违章的可能性就越大,“电子眼”就是这种利用自动化检测和测量技术捕获交通违章的设备,俗称“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

  “虽然现在普遍,但2003年的时候,‘电子眼’市场还很小。”摆在面前的这个新事物,让李大成和朋友们决心牢牢抓住。

  遇到问题,逐一突破,逐一解决。李大成白天带着团队跑施工现场,跟着其他单位一点一点地学;晚上就组织研发团队加班,一晚一晚地做技术突破。“其实所有的问题到最后都会解决。重要的是,我们要用足够短的时间。”

  作为李大成创业初期的朋友郝景山,也是生于1978年,清华物理系的硕士。他回忆道,刚开始就觉得大成做什么都慢半拍,说话也慢,做事也慢,是一个慢热的人。可能我的朋友里没有慢人。

  “后来,我们用一个多月做了一个产品,最后卖了出去。这是我们一起做的特别牛的事情。我开始觉得,‘慢’是他的做事风格。就是因为慢,他做起事来特别认真、投入。”郝景山说。

  2005年

  创造性设计出“电子眼”

  早期的“电子眼”采用的是“胶片式”技术。使用光学相机和胶片进行违章抓拍,胶片隔一段时间拍满,就需要人工更换,工作效率普遍较低。为了解决设备短板,李大成和团队尝试采用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存储空间和使用效率,瞬间打开了市场。

  “准确地说,应该是赶上了好时候。”2003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颁布,“闯红灯”从“违章”改成“违法”。一字之差,却足以显示国内第一部交通安全法的分量。“电子眼”市场随之规范化。

  政策成了李大成和团队创业初期的红利。2004年,他和团队一举拿下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电子眼”项目,为珠海提供200多套“电子眼”设备,正是这个项目让这个年轻的团队在智能交通领域站稳了脚跟。“时机很重要。如果早一两年,就算这个产品做出来了,交通管理机构担心的执法争议也无法消除。但法律法规国家标准配套出来之后,我们赶上了这个时间点,一下子就有了市场。”

  有市场就有了生命力。“电子眼”需求旺盛,也带动了配套层面的相关技术研发,视频就是其中一个。2005年,李大成和团队创造性地设计出“数码相机+摄像机”的“电子眼”,既能抓取违法车牌,又能捕捉违法过程。“就是这一次的突破,一举奠定了我们在智能交通市场的领先地位。”2005年末,李大成和团队设计的“电子眼”占领了广东70%的地市。

  “没有谁会一直勇立潮头。”创业之初的警醒一直埋在李大成的心里,做产品重在质量把关,而企业的生命始终是创新。即便几次技术突破让团队尝到了甜头,但智能交通的未来在哪,他心里还没有底。

  2008年奥运会前夕,北京制定了一项重大的交通改善计划,这让远在改革开放窗口的李大成嗅到一丝发展气息。“北京的交通越来越堵,这是公认的事实。在现有的路网下,当车流超饱和,再怎么发展公共交通,都很难改善拥堵状况。”同年5月14日,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正式成立。

  有组织机构,也有市场需求,李大成迫切渴望摸准“智能交通”这个新兴行业的脉搏。

  “就是这个时候,我遇到了引路人,智能交通行业的第一代专家王翔鹰。”王翔鹰是中国第一代智能交通行业的建设者,而他的导师杨佩坤教授,在改革开放之初推动了中国交通工程学科的诞生。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智能交通行业雏形显现,而此后的十年都是早期建设阶段。这个时期,交通信号控制、道路卡口、视频监控,类似单个业务系统分散而隔离地发展。

  有无可能将分散的单元合并成一个系统?“针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这才是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王翔鹰告诉李大成,中国的智能交通发展,从最开始完全依赖国外,到今天依靠自主研发,用了两代人的时间。

  “他们这一代,加上我们这一代。两代人的努力下,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的目标正在慢慢实现。”李大成感慨不已。

  2016年

  充满期待在广州扎下根

  2007年,中国智能交通市场被彻底打开。据统计,2007年之后,中国智能交通行业的市场以每年30 %-50%的幅度加速发展,而市场规模也从几十个亿跃升至数百亿甚至千亿元。李大成团队所从事的项目研发,其建设金额从最早的几百万元上升至几千万元,上亿级项目也频频出现。“这个行业和城市建设一起加速。此后的十几年里,我觉得它的发展一直很快。”

  也正是这十几年,李大成离开家乡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从初出茅庐的创业青年,做到智能交通领域的专家,他见证了中国智能行业的崛起,也渴望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2016年,我决定去广州,正式入职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董事长刘双广先生以技术立身、对人才的尊重深深打动了我。高新兴是一家在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等领域有着非常雄厚实力的上市公司,特别是近年来在大交通方向上积极布局,车联网作为公司重点聚焦的领域,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我本人也希望在这一领域做出新的贡献。”初到广州的李大成,带起一支100多人的队伍,平常一起做研发,遇到难以攻克的项目就群策群力去解决。

  他感受到了一股新鲜而强烈的创造活力。“广州对于人才真的很有吸引力,政策支持力度大,本地高校毕业生的可塑性也很强。整个团队的活力一下就激发出来了。”李大成带着对智能交通的期待,在广州扎下了根。

  2018年,他作为高新兴科技集团智慧城市公司副总经理,带领团队一举斩获了中国智能交通业界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

  与李大成共事多年的蒋剑称:“我和李总从2010年就是同事了,从深圳到广州,断断续续合作多年,现在又一起在‘高新兴’工作。他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务实、值得信任。很兼顾同事的感受,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安排得很妥当,我们都信任他。”

  “虽然我和他都是理科生,但他有点文艺范儿。他很喜欢乐队、乐器,自己也组乐队,当过主唱和吉他手。要不是公司有一次搞活动,我还真不知道他会这些。”蒋剑说。

  而在“高新兴”一线员工张晓眼中,李大成“人气很足的”。“那天看到纪录片《风味人间》,我觉得李总其实可以算得上是‘风味人生’了。为什么呢?他是个理科生,但又喜欢古玩,又热爱茶道,竟然还热衷摇滚乐。有次他和我聊起来现在很‘潮’的一个乐队,我顿时觉得他心态好年轻。”

  李大成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奖杯,上面写着“业绩十佳单位”。回忆曾经的创业艰辛,他总是云淡风轻,寥寥几句带过。谈起今天的成绩,他更是露出一丝腼腆,“只是赶上了好时候”。

  让李大成热切期待着的,永远都不是今天,而是未来。“我敢肯定,只需20年的时间,中国自动驾驶一定会实现,汽车租赁会解放所有的停车场,交通拥堵的历史也可能将不复存在。”他拿起了自己标志性的搪瓷缸,“日新月异是属于未来的。正像我们,站在今天,再回过头看看这改革开放的40年”。

  改革创想录

  希望出行更智慧、生活更美好

  南都:四十不惑,回望人生前40年,你觉得自己最幸运的是什么?

  李大成:首先,能够生在这个时代,然后非常幸运地选择了这样一个行业———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师同事。在这个领域能做出一定的成绩,然后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创造一些价值,是非常幸运的一点。

  南都:用一句话概括你对改革开放40年的感悟?

  李大成:改革开放40年,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大力支持科学技术发展。身处大时代中,我们每一个人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才能做出一番事业。

  南都:置身于新的历史时期,你对未来有什么期待?

  李大成:更安全、更智慧、更美好。希望将来的交通更安全,出行更加智慧,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美好。虽然未来非常美好,但实现过程是需要不断努力、推动,扎扎实实走下去。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些梦想,接下来还要实现更多的梦想。

  编者按

  四十年前,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在中国开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如春风化雨,滋长出无限可能。四十年来,国家变得富强,人心变得充盈,价值变得多元。风云激荡,大浪淘沙。生于1 9 7 8年的一代,与改革开放同生共长。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南方都市报联合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隆重推出“生于1978———寻找改革开放同龄人”大型报道。我们将寻访重大历史节点的见证人、与时代共同成长的追梦者;以人的尺度,丈量历史,总结得失。

  如果你是改革开放同龄人,欢迎联系我们,拨打0 2 0 -8 7 3 8 8 8 8 8,或发邮件至n d sy19 7 8 @16 3 .c o m,说出你与时代共同成长的故事。

  指导单位:

  广东省委宣传部

  联合出品:

  广东省社科联

  南方都市报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主持:胡群芳 采写:见习记者董晓妍 记者尹来

  摄影:南都记者谭庆驹(受访者供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