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碑”“臭碑”见百姓口碑

发布时间:2019-04-19 14:46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年4月18日 第1版 | 查看:840次

作者:杨艳

古时,官员在任期间,如果清廉为民、造福一方,往往深受百姓拥护爱戴,或者为其立碑缅怀颂扬。但如果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则会被人唾弃,立下遗臭万年之碑。碑之好坏,全凭官员任时表现。

在云南昆明石林县城(旧时为路南县),有一块名为“路南县贪官许良安遗臭碑”的石碑,当地人称之为“臭碑”,至今已保存七十多年,该碑文记录了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路南县县长的许良安贪赃枉法、巧取豪夺、鱼肉乡里、镇压路南中学师生抗日爱国民主运动等劣迹。而就在这块“臭碑”的右侧凉亭,还立有一块纪念清朝光绪年间路南州知州陈先溶勤政爱民、廉洁自守的“去思碑”,又称“香碑”。两块石碑一左一右,一“臭”一“香”,发人深省。

选择什么样的从政之道,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和口碑。自古当官发财两条道,从政者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为官,政德政声就不会被百姓遗忘,不会随时光湮灭。相反,如果从政者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最终难逃身败名裂的下场。

“宁做清官甘苦一生,不当贪官遗臭万年”,这句话道出了古往今来清官廉吏的共同心声。明朝永乐年间开封知府鱼侃,因为两袖清风、刚正不阿的品质深受百姓爱戴,在他离世后两百多年,还有人特地在墓前为他修立一块“第一清官”的石碑。明朝嘉靖年间官员海瑞廉洁奉公,不畏权贵,甘守清贫,致力于穷困百姓的利益,打击土豪权贵,深得百姓爱戴。他死后,每逢祭日,当地百姓都要到墓前去祭奠他。清朝康熙年间,浙江钱塘举人孙士寅出任云南平彝(现富源县)县令,任职期间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夜以继日防洪抢险,四处巡访体察民情,时常用自己的俸禄接济贫苦百姓,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任满返乡时,他一贫如洗,连路费都无法筹齐,百姓纷纷捐助路费。但孙士寅对百姓捐助分文不取,而是卖掉了陪伴自己多年的古琴作盘缠。他走后,百姓自发捐钱修立一块“鬻琴碑”,以铭记这位清廉贤能的好县令。

在当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的优秀党员干部不乏其人。有60年如一日、廉洁奉公的杨善洲,有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焦裕禄,也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艰苦奋斗的雷锋、张思德等,他们的事迹被百姓传唱,他们的言行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的标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老百姓心中自有一面明镜,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历历映在其中,自当时刻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戒惧警醒,始终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日前,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党政领导干部提出必须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要求。只有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克己奉公、清廉为官,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由衷点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