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还是“以育人为本” ——澄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基础

发布时间:2019-11-02 17:34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年09月26日 10:49 | 查看:809次

  作者简介:钱广荣,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内容提要:不少年来,“以学生为本”事实上充当着主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学理基础,引发一些需要加以纠正的认知误区和价值观错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应以“以育人为本”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基本理念和学理基础。因此,有必要置疑“以学生为本”的主要不当之处,澄明和恪守“以育人为本”的学理基础。

  关 键 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以学生为本 以育人为本 学理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9)02-0122-005

  不少年来,“以学生为本”事实上充当着主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由此在学理基础上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些似是而非的认知误区和价值观错位,生发诸多不正常的现象和消极影响,干扰着高校落实新时代党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也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和学科的正常建设和健康发展。

  学理这一概念,学界一般是在科学原理和科学法则的意义上使用的。它是任何一门科学和学科生存现状和发展前途与命运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科学研究和实践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故而又称学理基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一门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中的一门二级学科,自然也应作如是观。因此,有必要置疑“以学生为本”的主要失当之处,澄明和恪守“以育人为本”的学理基础。

  一、“以学生为本”是对“以人为本”的误用

  在基本学理上,主张“以学生为本”的基本依据是“以人为本”。这种主张,最早是高端人士在解读科学发展观时提出来的,继而是连篇累牍的文论跟进。有的文章直截了当地宣称:“‘以学生为本’是当前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价值取向、目标选择和实现路径。”[1]此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便很快形成一种基本舆情,或隐或显地在人们的意识中充当着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成为一些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理基础。

  实际上,由“以人为本”推导出“以学生为本”是一种根本性的学理误用,它将一般的哲学命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学理基础相提并论,将“以人为本”用于指导治国理政的方法论原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育人为本”的根本任务混为一谈,以至取而代之。

  哲学史上,“以人为本”是就人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哲学本体论及由此演绎的主体论命题。这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2](P27)强调人在万象世界中是本体的存在,居于主体地位。在中国,可以回溯到先秦政治哲学家管仲之于齐桓公的治国谏言:“齐国百姓,公之本也”,[3](P125)“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3](P127)“以人为本”在西方后来发展为人本主义哲学流派,作为用于指导治国理政的方法论原则主张人是目的,强调用人性反对神(物)性、用人权反对神权(“物权”),与资本主义民主宪政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在中国,“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一开始便与“以民为本”相通,强调“民”为“载舟(政权)”之“水”(“本”),即所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主张“为政以德”,由此而形成源远流长的“以德治国”和德法(刑)并举、德主刑辅的中国传统。

  概言之,“以人为本”作为哲学命题的实质内涵是强调人在世界中的主体地位,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理念主张以人(民)为依靠和服务的对象。从“以人为本”直接推导出“以学生为本”的学理错误在于:主张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受教育者为依靠和服务的对象,这显然是极其错误的。

  基于语言学来分析,“以学生为本”的逻辑错误在于套用了“以人为本”的语形,却没有也不可能“移植”“以人为本”的语义,因为“以人为本”的实质内涵是一种社会历史观和治国方法论。两者相比较,“以人为本”之“人”与“以学生为本”的“人”不是同一种人,用于“治国”的“以人为本”与用于“育人”的“以学生为本”是两种属性不同的话语形态,这就势必会使得“以学生为本”成为一个似是而非、不明其义的虚假命题。

  从逻辑程式来分析,任何一个合乎逻辑的命题都须遵循排中律,必定要求存在一个“反义命题”与之相对应。没有“以物(神)为末”也就无所谓“以人为本”,所谓“以学生为本”自然也须有一种“以××为末”的“反义命题”与之相对应,否则就不能成立。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违背排中律的逻辑矛盾:相对于学生之“本”而言的“末”是谁呢?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吗?显然不能这样说,因为他们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历史责任。这就表明,“以学生为本”是一个不合逻辑的矛盾命题。

  为了弥补这种基本学理错误以实现逻辑自洽,不少年来,力主“以学生为本”的人们又提出了所谓“两本体”或“双主体”的新概念,[4]围绕学生与教师都是本体和主体的问题上做了不少文章,并试图借用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来建构两“本体”或两“主体”之间的逻辑关联。然而事实表明,如此的“深入研究”不仅难以自圆其说,相反还会造成新的逻辑矛盾:如果说,由“两本体”或“双主体”共同建构“主体间性”,那其实不过是只是存在想象之中的一种抽象假设,一种想当然的“形式哲学”程式,并不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实践意义。因为,如果需要由哪一方来占据主动来主导“主体间性”的建构,那么所谓“两本体”或“双主体”也就不复存在了。如果依据“以学生为本”推论出由受教育者来主导建构“主体间性”,那就势必要遵照学生需要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切实担当“以育人为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吗?

  诚然,在任何对象性关系中,人作为主体的存在都须尊重对象。但须知,尊重不是遵从。尊重的目的只在于承认对象性关系客观存在的事实和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使自己理性居于主体地位和正确发挥主体作用。如果认为尊重自然就要赋予自然某种“权利”,尊重受教育者就要视受教育者为“本体”或“主体”、教育者相应退居为“末体”或“副(客)体”,那其实就是就在暗示可以淡化以至放弃教育者的主体责任了。“以学生为本”之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失误及其根本危害性正在于此。

二、“以学生为本”的学理误识

  由于误用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必然会误识和遮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学理,模糊和混淆思想政治教育“以育人为本”的基本逻辑关系。

  何谓“以学生为本”?目前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看法大体是:一要尊重(实为遵从)学生的个性需求,通过对学生个体需求的满足“间接实现”社会需求。二要尊重(实为遵从)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创造欲。三要尊重(实为遵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在此前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一句话,所谓“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张扬学生个性”“开展个性化教育”。[5]这些看法的学理误导在于,颠倒了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以育人为本”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如此,必然会模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逻辑关系,引发基本学理上的认知失误和价值观错位。

  其一,模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受体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发“喧宾夺主”的失误。毋庸置疑,基于“以育人为本”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大学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逻辑关系。然而,“以学生为本”却使这种基本的逻辑关系变得模糊起来,使人不易识别其本来面貌。在如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中,一些人以为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主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的“服务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为他们服务。在一些地方的高校,甚至流行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来解读师生关系的奇谈怪论,说什么学生是“上帝”,是教师的“衣食父母”。在这种认知误区里,师生应有的关系必然会被模糊和遮蔽,使得教师失去应有的教育威信和师道尊严,导致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还存有一种莫名的“敬畏”心态。

  毫无疑问,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的工作,既不是“为顾客服务”,也不是“为人民服务”。他们与学生的关系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培养与被培养、塑造与被塑造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培养和塑造,还应同时包含某种改造和纠错纠偏的教育意蕴。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同,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成才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校内外错误思潮与腐朽价值观的影响和侵蚀。这无疑会使得实施“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争夺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性质,因此必须赋予其某种改造和纠错纠偏的性质。应当看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存在的一些不正常现象,如根据学生的主观要求而不是客观需要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希望讲什么就讲什么、希望怎样讲就怎样讲,以至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用玩手机的方式表达厌学和抵制思想政治教育也只能迁就而不能批评,不然就可能会被视为不尊重学生,违背了学生的可接受性,归咎于教师,都是与“以学生为本”的学理误识和价值观错位有关的。

  其二,模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与工作中心之间的逻辑关系,将“工作对象”与“工作中心”混为一谈,引发将“以育人为中心”置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认知偏差和价值观错位。诚然,基于实施“以育人为本”之“根本任务”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着学生转”,但“围着学生转”不是要“以学生为中心”,而是“围着育人转”即“以育人为中心”。然而,在“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主导下,“围着学生转”多被理解为“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因被置于“中心”的边缘而被淡化以至解除了对于“育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责任。目前,一些缺失“育人”内涵、“让学生自己转”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多是与此种认知偏差和价值观错位有关的。严格说来,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和开展的活动都应当具有“育人”的意义向度,所谓“围着学生转”的目的只在于主导和建构“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情境,并不是要放弃作为教育者的主导责任和功能而让学生放任自流。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围着学生转”的目的只在于围绕“育人”这个“中心”转,这与生产经营者视消费者为“上帝”、围着消费者转是有着本质区别的。不这样看,所谓“围着学生转”就难免会变成“让学生自己转”或“依照学生个性要求转”,失去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考虑开展相关活动的初衷。当然,这样说并不是主张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和开展任何一项学生活动,都必须具有十分鲜明的“育人”意义。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帮助学生释放专业学习的精神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组织和开展“寓教于乐”的育人活动也是必要的,此“乐”本身也是一种“育人”的方式。

  其三,模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发放松以至放弃对学生提出应有的目标要求。方法之重要,如同当年毛泽东所说的是渡河之舟,舍此便不能达到彼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功能在于(亦仅在于)通达思想政治教育“以育人为本”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一切与此无关的方法都是无益的,甚至难免会是有害的,因而是不可取的。大学生应当懂得,为了使自己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必须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不可能会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在身处国内外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基于“以育人为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预期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目标和内容的要求是不容“商量”的,也是不允许“谘商”的,因此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和爱好评判是否选择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必须持有基本的政治觉悟,付出必要的心智和精力。从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方面说,应懂得没有必需的要求也就没有必要的教育这一科学法则,不能因“方法”而放松要求,为立足“以育人为本”、实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必须提出相应的必须要求。总之,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不要以为浅付出、无付出乃至误付出,就能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效果。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要把必要要求与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但是,由于受到“以学生为本”的误导,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的片面强调可接受性而轻视以至放弃对学生提出必要要求的不正常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了能够达到基本的“到课率”,也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获得基本的职业尊严,便一味迎合学生的“可接受性”以至面对一些持有厌学或拒学的情绪的学生,竟也不能理直气壮地提出教学要求。为此,有的甚至还孜孜以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花言巧语”和“娱乐性”,直至把“帅哥”“靓妹”的时髦俗语也用到了课堂上,放弃了实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教学必需的理论立场和话语原则。如果将此视为一种创新,那就实则是在误导改进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三、澄明和恪守“以育人为本”的学理基础

  毫无疑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和学科须有立足之“本”即以其既定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法则作为自己的学理基础,这个“本”不能是别的,只能是“育人”,即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鉴于过去长期受到似是而非的“以学生为本”的干扰,需要澄明和恪守“以育人为本”的学理基础。这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项具有正本清源性质的基本理论建设工作。

  首先,要围绕习近平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的他在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的认识,牢固树立“以育人为本”、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宗旨意识。

  人类社会自从有高等教育以来,“以育人为本”就是高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并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其社会属性和时代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国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思潮的干扰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切实担当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自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品质,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这种品质规格,用列宁辩证法话语来表达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品质结构的“特殊本质”。

  列宁在研读黑格尔《逻辑学》时指出:“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6](P213)“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是“辩证法的要素”之一。[6](P191)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人才,其品质结构的“特殊本质”必须是具有热爱和忠诚于社会主义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素养,自觉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思想道德和人生价值观。

  其次,切实改进和加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围绕“根本任务”增加和强化相关教育内容,强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国内国际政治观念,促使大学生具备以人民为中心和识别腐败问题的初步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属于“成人教育”范畴,不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常识教育”,不可片面强调以至迁就受教育者的“可接受性”,而忽略他们必须具备明天需要面对“不可接受性”事物的素质。为此,要确立教育者必要的教育权威,严明受教育者必须遵守的教育纪律。高校任何专业课程的教育都有考核和淘汰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不应有例外。

  再次,积极开展“以育人为本”之“根本问题”的科学研究。一要研究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阐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根本宗旨的时代特征和特殊要求。二要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研究如上所说的人才培养规格中的特殊要求。三要围绕“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研究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方法。所有这些研究都应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原则,坚持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比较视野内展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基础,以科学的基本理论支撑实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并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进步而得到丰富和发展。

  澄明和恪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基础,需要建构和彰显相应的话语体系。虽然,我们不能主张言必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羞于”以至回避使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学理话语,却是不应该的。至于难能见到相关专业期刊发表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关键词和主题词的研究论文,也极少见到相关传媒涉及这方面的宣传报道,因而短缺这方面的正能量舆情,则更应被视为需要改变的不正常现象。

  参考文献:

  [1]蹇千东.以学生为本: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选择与实现路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二十二子(管子·霸形霸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李萍.“两本”教育观:当代教育观的应然转向[J].教育探索,2014,(5).

  [5]郭玲玲.高校践行“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4,(4).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