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空——上海市静安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纪实

发布时间:2019-11-25 00:33 | 来源:人民网 2008-12-05 21:58 | 查看:1245次

  上德育课可以不用教材,中学生当上“新长征突击手”,红色经典小故事辐射全市——近年来,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上海静安区立足实际、大胆改革、屡出创意、成效显著。

  该区先后有12所中小学、一所职校被评为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其比例为全市第一。

  大胆改革:新德育课不用教材

  在上海静教院附校,改革前,德育课70%左右的学生“不喜欢”;改革后,新德育课70%左右的学生“喜欢”。如此“大转弯”,是怎样做到的?

  “我们的德育课,永远不用教材”——校长张人利一语惊人。

  德育课程要依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标准,但不应该有固定的教材,张人利认为,这是因为教材时效性差、时效性差(不能涵盖千百万学生的丰富经历)、针对性也不强。如果学校根据实际建立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资料包”,提高德育课程的校本化程度,德育课是否会有所改观?

  2002年9月起,一门“新德育”课程如是开始在静教院附校实施,六年来,师生不断收获惊喜。

  新德育课怎么上?试举一例:对于有关“节约、节俭”的课程标准要求,新德育课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但涉及的问题里没有“节俭、节约”二词,而是“有多少零花钱”,“谁给的”,“怎么花的”?调查中发现,刚进初中的学生,都在攀比文具。

  于是,集体备课确定了教学专题“进初中要换文具盒吗”?

  上课时,老师讲台上放了三个文具盒,分别是国外进口很贵的、国产新的较便宜的、旧的从小学一年级用到六年级的。三个文具盒都是这个班的学生用的。而使用旧文具盒的是班里学习最好的一名女同学。这节课老师讲得很少,学生讨论热烈。虽然最终观点不尽相同,但主流价值取向已经建立:“文具盒新旧,价值大小与学习成绩没有关系”,“经济条件好,添新的无可非议;条件一般,完全没有必要一定要换”……教育目的已经达到。

  “做政治教师曾经可以‘一本教科书走天下’,但是却觉得自己像一台复印机”,秦蓁老师比较说,新德育课程的“资料包”准备虽然非常艰辛,但是却让她们获得创新带来的活力。

  静教院附校的改革,也获得全国《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的高度评价。赞赏他们是“没有教材的课程”、“没有围墙的课程”、“整体生命投入的课程”和“超前发展的课程”。

  闪光瞬间:示范群体不断涌现

  在上海市今年评出的“新长征突击手”中,一名中学生赫然上榜,她就是静安区的上海市第一中学的“全国敬老之星”薛婷婷。这是上海唯一一名在校学生获此殊荣。

  在上海市第一中学,“婷婷敬老服务队”已成为学校的特色品牌,更多的“敬老志愿者服务小分队”也相继成立,活跃在学校、社区。

  静安的学校德育各有特色:比如,市西中学的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义务讲解员;七一中学认为劳动是很好的德育,组织了“小公民保洁队”,打扫校前一条街,保护环境,维护社区卫生,迄今已经整整十年;民立中学则有启明星志愿者服务队和春风送暖志愿者服务队,前者专门帮助南阳学校的智障学生,后者定期看望瑞金医院的白血病小朋友……

  今年暑假,启明星志愿者服务队开始了一项新任务,颇具挑战性:带着南阳学校的智障学生参观上海科技馆。

  “当我把我陪同的孩子送到他父母面前,他回头看我的眼神中,流露出依赖和信任,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此情此境,深深触动了民立中学启明星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学生。

  “在校园里,这个孩子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在老师眼中,甚至还有点‘麻烦’,但那一刻,我相信他获得了精神的升华。”任艺红副校长说。

  精彩创意:红色经典伴我成长

  2004年,一份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学生68%希望基地除了供参观外,还能多进行一些有趣、有意义的互动活动。这份调查引起了静安区领导的重视。

  “青少年为什么对‘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这些成人化、商业化的节目狂热?我们的社会、媒体、学校是否应该静下来做些思考,为青少年营造更适合他们年龄、能够合理引导他们的主流文化氛围呢?”

  青少年有需求,教育文化工作者亦在反思。“红色经典小故事大赛”的创意就此诞生。

  于是,在静安的公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园,无数生动的小故事也开始了红色之旅:“女话务员智斗日寇”、“毛泽东上井冈山”、“机智的小英雄”……大赛到今年已举办了第四届,从静安区辐射到了上海全市19个区县,无数中小学生在讲述、聆听中走进主人公高尚的精神境界,受到优秀作品的鼓舞。静安区文化局这一创意,亦开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服务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先河。

  据静安区文化局介绍,2004年第一届红色经典小故事大赛,有1000多名中小学生报名,此后大赛的规模和水平大幅度提升,得到全市关注。今年的大赛,参与人数已超过12.5万。

  “自己讲的故事,确实毕生难忘”,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徐刚说,红色经典小故事的内涵是优良传统,其过程又使青少年在锻炼中增长自信。”

  一名静安区文化局的工作人员说:“大赛留下了很多闪光点,也让我们意识到: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携起手来,我们才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天空!”(人民网上海12月5日电)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