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禽病防疫研究学家的王泽霖

发布时间:2020-01-08 22:03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08日 08版 | 查看:831次

“猪大夫”“马医生”“鸡宝宝”——他的科研成果转化率100%,成功握住了家禽养殖安全的金钥匙。这一数字殊为不易,而且意义重大。

1月3日,本报刊发报道《老教授王泽霖“两个极端”的金钱观》,介绍河南农大王泽霖教授把毕生科研转化结余的8208万元全部捐给学校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引起反响。

  作为禽病研究学家,王泽霖在我国禽病防控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同样令人肃然起敬。35年如一日,他带领自己的团队与禽病较劲,在没有申请一分钱国家经费的情况下,获得三项发明专利,研制出新型高效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彻底攻克了这一防疫难题,打破了该领域的国外垄断。

为家禽养殖业撑起“国产保护伞”

  1984年,王泽霖调入河南农业大学工作,从此与禽病防疫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家禽养殖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国内集约化养殖业兴起,新城疫、禽流感、法氏囊病等相继传入并迅速蔓延,严重危及我国养禽业发展。由于技术瓶颈的限制,我国鸡场使用的疫苗主要依赖进口,每年大量的外汇流入国际禽病防疫巨头的口袋。

  谁能打破这一国际垄断,谁就掌握了养鸡产业的安全钥匙和经济命脉。

  作为家禽传染病防控领域的一名科研人员,王泽霖默默担起了这份责任,把重大禽病防控研究作为毕生的事业来做,他要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家禽养殖业撑起“国产保护伞”。

  然而,王泽霖面临的是这样一个窘境:科研经费严重不足,仪器设备落后,学科建设落后于生产、科研的需要。

  “国家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即使条件简陋,也要拼命去干!”王泽霖没有在苦难面前退缩,他带领同事自筹资金,走出了一条以服务生产促教学科研,以教学科研提升服务能力的良性循环路子。

  回忆起那段“24小时连轴转”的日子,王泽霖说,当时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进行科研试验。下了课就赶到门诊进行禽病诊疗,诊疗间隙还要安排时间对养殖技术员进行培训,研究生的培养他也一点儿也没落下。

  从1985年开始,王泽霖带领团队通过办班、禽病诊疗、化验、为农村养殖户服务等形式,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战,积累起400多万元的科研资金,盖起两座实验楼,购买了先进的高速离心机、超速离心机、冻干机等仪器设备,教学科研条件、研究生培养条件和生产条件改善了,为禽病研究所的成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5年,河南农大禽病研究所挂牌成立了。王泽霖带领禽病所一班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模式,通过校企结合、横向合作,与企业优势互补、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从企业筹集资金进行科学研究,研究成果第一时间投入生产进入市场,既解决了科研经费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又使科研、教学能力大幅提高,走出了一条以服务生产促教学、科研,以教学和科研提升服务能力的良性循环的路子,为该校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与王泽霖教授从事的专业相近,接触也比较多。他说:“王泽霖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几十年如一日,在没有申请经费的情况下,先后获得3项发明专利和12个新兽药证书,攻克了多种重大禽病防疫难题,且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殊为不易。我们讲科学精神,王老师身上这种面对困难甘之如饴,面对浮华持之以恒,面对现实敢为人先,面对成绩愈战愈勇,面对赞誉谦虚谨慎的精神和作风,就是科学精神的最好体现。”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秘书长、农业农村部兽药审评专家张培君研究员表示,目前,我国养鸡业存栏量约120亿,王泽霖研制的新型高效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必将解决困扰养殖行业多年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控的世界性难题,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巨大。

每一项研究都紧跟生产需要

  王泽霖最幸福的事是能为企业和养殖户解决生产上的实际难题。做疫病研究不是空中楼阁,在科研上他坚持问题导向,生产中有什么疫病就解决什么,养殖户的需求通过一线采样源源不断地反馈到选题中来,再经过反复试验,开发出家禽养殖业急需的检测防疫的产品。20世纪90年代初,养鸡业面临的难题是减蛋综合征,王泽霖亲自下鸡场采样,洞察养殖户急需。

  现在已是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的闫若潜,是王泽霖带的第一个研究生。他回忆说,王泽霖老师当时在全国禽病防治领域名声在外,威望很高,养殖户都很信任他。禽病研究所每天一开门,门前车辆、人员排成队,养鸡场的老百姓怀里抱着鸡等着他给看病、解剖,每天要接待几十甚至上百人。不少外地的养殖业主千里迢迢赶来,记得广东一个客户,坐飞机来的,拿着鸡血让他给检测抗体。

  一来二去,全国的养禽行业都知道“河南农大有个王泽霖”,养殖户、药厂经销商、行业学者,闻讯而来的络绎不绝。王泽霖对学生说:“如果你的研究解决不了生产实践中的问题,那你的研究就没有意义。”

  产学研结合,王泽霖为河南农大立了一个标杆。对此,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魏蒙关说:“我们要看到王泽霖教授对自己抠门儿,对国家对社会对事业‘慷慨解囊’的高贵品质,更要看到他的科研成果转化率100%——这一数字对于我们做好教育科研工作意义尤为重大。他的选题和成果全部来自实践,应用于实践。他自称‘猪大夫’‘马医生’,又被业内称为‘鸡宝宝的保护伞’,关注生产实践、熟悉生产实践,致力于解决‘实验室’到生产一线‘最后一公里’问题。”

  “王老师做科研,绝不仅仅是发发文章,拿拿职称,他都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王泽霖的学生、河南农大牧医工程学院教授菅复春说,这些年来,禽病所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了很多新兽药,他主持的《禽用浓缩灭活联苗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创建了重大禽病病毒种质资源库,创立了浓缩灭活联苗研发平台,打破了国外垄断,彻底攻克了新型高效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多种重大禽病防疫难题。

  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转化成养殖户手中的效益,是王泽霖的心愿。他的每一项研究都紧跟生产需要,他的科研成果先后在全国20多家著名生物制品厂规模化生产,成果转化率100%,平均每年为社会增加1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让全国数以亿计的鸡宝宝得以健康成长,成为百姓餐桌上的放心肉。

有一股“钉子精神”

  王泽霖做科研和教学,有一股“钉子精神”,这种精神也深深地感染了一代学人。

  王泽霖带出来的研究生闫若潜对此感触颇深。1994年,王泽霖主持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生物学诊断、分型方面的课题,着手解决生产实践难题。在当时选择这个课题很超前,也面临很大风险,比如可能造成鸡群生产性能不稳,以及死亡等风险。王泽霖说:“这个课题一定要做,一是为了解决生产实践,二是站位要高,要精益求精。”

  在王泽霖的严格要求下,闫若潜克服了重重困难,课题所有的体系都要靠人工不断摸索、调配。比如做皮下扩增,需要一种酶,这种酶只有河南洛阳的一家企业有,王泽霖每次去洛阳出差,都会辗转多种交通工具,不顾路途劳顿去带过来。为做实验,王泽霖在只有五六十元工资的情况下,购买了河南农业大学第一台PVR仪,才使试验得以展开。

  闫若潜说起跟随王泽霖学习的那几年,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王泽霖中午总是跟学生一起在学生食堂吃饭,吃过晚饭后又来到办公室继续工作,每周把他叫到研究所的小屋里,沟通课题进展,关心在实验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并给予耐心的指导。“晚饭后,王老师就到研究所的小屋里写东西,那时候没有打印机,全靠手写,但王老师从没有半点马虎。这些点点滴滴,都深深地影响了我以后的科研生涯。”

  (本报记者 丁艳)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