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也要答好课程思政这张卷

发布时间:2020-08-05 11:12 | 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04日 14版 | 查看:692次

破解“两张皮”现象,充分发挥教师队伍主体作用—— 

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民办高校应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以实际行动实现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课程思政是提升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键之举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关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未来。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必须高标准、严要求,把课程思政建设是民办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将其落实、落小、落细。

  抓好思政课程建设,必须发挥民办高等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民办高校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一些独特优势,应充分运用这些优势,进而抓好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民办高校的运行体制机制较之公办院校更加灵活多样,自身特色鲜明,民办高校可根据自身性质和特色,充分发挥自身运行体制机制的灵活性特质,开展先行先试,不断摸索积累经验,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全局发展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我国民办高校大多集中在职业教育领域,在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践行各行业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方面,具备先行先试的本质优势,在培养学生增强职业责任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等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方面具有类别优势。

办好高校课程思政存在薄弱环节

  多年来,民办高校虽已在课程思政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师资,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客观来说,在课程思政方面,民办高校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一方面,民办高校在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效果上还不理想。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教育部要求高等职业学校要结合高职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情况,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但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依旧存在“贴标签”“两张皮”现象,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不够,没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大大影响了民办高校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

  另一方面,教师队伍同样是制约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是确保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核心环节,民办高校教师要承担起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之职,又要履行好对学生的价值塑造、立德树人之责。然而,目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部分民办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不愿落实课程思政建设责任或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不够全面,即对“三全育人”理念认可度不够。部分民办高校教师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内在与外在动力不足,即对开展课程思政的紧迫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民办高校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即转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能力不足。这些短板制约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见功见效。

答好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这张卷

  民办高校要回答好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这张答卷,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贡献自身力量的答案,必须用好改革创新这把金钥匙。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照,所有工作都要立足基本指导原则、盯紧目标,通过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适合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成熟道路。

  对民办高校来说,课程思政建设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果都还未达到形成示范的要求,这对广大民办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立足于自身特色,以实践驱动理论创新,理论探索要集中在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难点和一些前瞻性问题上,又要依托这些理论指导开展更好的课程思政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努力推动民办高校课程思政内涵建设协同发展。课程思政建设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做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达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民办高校在构建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上,还需要下大功夫。从理念上统一育人与育才共同发展,从行动上统一各职能部门协作互助,从功能上统一各部门资源共享,从而整体推动民办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张小莹、余 正,分别系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副校长、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