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王进喜(10图)

发布时间:2010-05-11 08:13 | 来源:中国台湾网 2010-03-10 14:52 | 查看:8492次

  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些游客从铁人雕像旁经过(7月23日摄)。当年这里是不毛之地,如今已成为现代化工业新城。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今日大庆,处处留存着创业英雄王进喜的印记:铁人桥、铁人街和众多的铁人雕塑等等。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在旧玉门油矿当了10年的矿工。1950年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他以朴素的报恩思想和极大的劳动热情,投身于祖国的石油事业。1956年入党后不久,担任贝乌5队队长(1205钻井队前身),当年打井进尺达万米,使“豆腐队”变成先进队。在玉门矿务局1958年组织的钻井会战中,创出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被誉为“钻井闯将”。到1959年,贝乌5队累计进尺7.1万米,相当于旧中国42年进尺的总和。这年9月,王进喜被选为全国劳动模范,还被选为建国10周年国庆观礼代表和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

  1959年9月26日,大庆发现油田,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西北转战大庆。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迎着寒风奋战3天3夜,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竖立在荒原上。要开钻了,水管没有接通,王进喜带领工人从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水50吨。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井,并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甩掉拐杖,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制服井喷后,王进喜累得站不起身来。当时的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从此传开。

  1960年底,大庆油田生产原油97.1万吨。到1963年底,形成年产5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

  1966年底,王进喜率队创造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超过了美国王牌钻井队和苏联功勋钻井队。

  1964年底,王进喜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6年2月,被任命为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副指挥。

  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王进喜日夜操劳,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铁人王进喜的队友“老会战”许万明在1205钻井队的队史室里追忆铁人(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这是在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的“铁人”王进喜(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59年10月,出席全国工交群英会石油系统先进经验交流会的王进喜(左二)和钻井队长孙德福(左一)、钻井队长孙玉亭(右三)、克拉玛依矿务局钻井处副处长张云清(右二)、克拉玛依三八钻井队钻井员卡一霞一起交流。新华社发

  在大庆会战初期,“铁人”王进喜为了保住钻机,不顾左腿重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奋战3个多小时制服井喷(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70年初,已经成为大庆主要领导的王进喜(右)仍和工人一起在油田奋战。新华社发

  1205钻井队第十九任队长胡志强在钻井队的宣传板前(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1205钻井队队员在井架上工作(7月24日摄)。50多年来,这支队伍已经累计钻井1700多口,总进尺210多万米,相当于钻透240多座珠穆朗玛峰。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在大庆铁人纪念馆里,讲解员在为游客讲解铁人的故事(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在大庆市的一座过街天桥上,竖立着“铁人精神,永放光芒”的标语牌(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