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价值如何衡量”——大学生张华救老农献身引发全国大讨论

发布时间:2010-05-27 11:30 | 来源:人民网 2002年4月22日 09:11 | 查看:11304次

  1982年7月11日,大学三年级学生张华为抢救掏粪落池的老农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由此引发一场“人生价值如何衡量”的全国范围内的讨论。

    附:当代大学生的榜样

    ——记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

    江  林  王宗仁

    张华的事迹象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大学的校园。在一代年轻人的脑海中激起了一层层的波澜,他们在认真思考着: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的新时期里,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其实,张华在生前已经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曾对杨晓军等同学多次说过:“我们不仅要在外表上象个大学生,更重要的是在心灵上、道德上、知识上都是个大学生。”张华没有空喊口号,三年的大学生活,他就是用这个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

    撼不动的信念

    张华迈进大学校门的1979年,正是我们党拨乱反正,人们思想异常活跃的历史转折关头。这时候,洪流滚滚,大浪淘沙。有的人激流勇进,有的人踯躅彷徨,有的人落伍沉沦。张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象一条小溪汇入了奔腾的大海,注入了新的生命,他没有彷徨,没有动摇。他跟着时代的激流前进。

    一天,张华收到入伍前的几位好友来信,他们因为没考上大学,便悲观厌世。张华读罢信,心里象压了石头一样沉重,立即写了回信:“高考的失败,并不等于人生的失败。一个人一天也不能没有理想……”暑假到了,张华特意拐了四五百里,专程找到那几个同学,和他们推心置腹地谈心。他和同学们谈理想、谈青年的责任和抱负。同学小侯被张华说得动了心。一天晚上,他和张华睡在一起,把自己的苦衷和愿望一股脑儿倒了出来。原来,小侯的家长嫌他穿喇叭裤,留长发,蓄小胡子,整天不务正业逛大街,要将他赶出家门。张华便去做他父亲的工作,然后和他父亲一起对小侯进行热情的帮助。回校后,张华还惦着小侯和几位同学的进步,他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多次给他们写信,还根据他们各自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寄去了十多本有关青年理想修养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书籍,鼓励他们上进。现在这几位同学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小侯取得了本单位技术考核三个项目的第一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根深才能叶茂。张华始终没有忘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他离开部队入学时,带着一个小木箱,装着满满的书,其中有《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党的基本知识问答》、《政治经济学基础》及青年思想修养方面的书籍。上学后,他用津贴费又新添了不少政治书籍。他由于长期坚持学习革命理论,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能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实行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有的大学生对此不理解,把这些政策看作是“走回头路”。每次学习政治讨论会上,工厂奖金制和农村责任制是同学们争得最激烈的问题。张华虽然从理论上能说出个一二三,但一时还拿不出耳闻目睹的事实来。1980年暑假里,他专程走访了在黑龙江省饶河县工作的战友,装了一脑子素材,心里踏踏实实地回到了学校。他和同学们一起加班筹办了一期《赞家乡,颂祖国》的摄影书画展览。一幅幅照片、图画,以雄辩的事实赞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生动活泼的展览,吸引了大学生,也吸引了学校的教员、职工。

    在伟大理想鼓舞下攻读

    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张华在获取知识的道路上走过曲折的路,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十年浩劫中,当到处都在批“白专道路”,交“白卷”被作为英雄吹捧的时候,张华在乌苏里江边饶河县上中学。他在离家4里多地的小南山上,给自己开辟了两个学习的地方:一个是山脚下的破碉堡;另一个是在山腰的凹处,平整了一块“巴掌地”,用石头垒起一个小桌,他每天早晨4点钟起床,跑步到那去学习。平时就在石桌前读书写字,如遇到刮风下雨、寒冬腊月,他就进碉堡去学习。1975年,张华高中毕业后来到农场,仍然坚持学习文化,劳动之余,有计划地复习中学各门功课。1977年入伍后,他又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重新制订学习计划。部队领导被他的学习精神所感动,决心培养这个爱学习的青年,连续两年推荐他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但他都落了榜。张华没有气馁,他说:“两次考试虽然没有被录取,但打开了我的眼界,为我以后的理想、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学习的劲头更足了。1979年8月,终于在沈阳部队某部参加高考的人员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第四军医大学。

    上大学后,要学几十门课程,他感到很吃力。开始,考试成绩大都是六七十分。张华要拿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攻读各门课程。他是革命军人委员会副主任,还要拿出很多时间做社会工作。张华多么需要时间呀,可是时间不会多给他一分一秒。他下决心,让时间听从自己的安排。

    学习的时间安排得象一张绷紧的弓弦。张华获得时间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专心致志”,提高各门课程的学习效率;二是把休息娱乐的时间“搭”进去。他常常告诫自己:学习是党交给的任务,人民供养一个大学生多么不容易。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了使自己的生命开出灿烂的花朵,必须准备好知识和力量。”一次,张华作为主力队员参加西安市高校篮球赛,正赶上要进行生理小测验。按学校规定,运动员可以不参加测验。张华想,考试是对自己学习的检查和督促,他坚持参加测验。为了多少弥补一点因比赛而失去的时间,他争取了一个“特殊照顾”——熄灯后到队部活动室学习一小时。篮球赛刚一结束,张华就走进生理课考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张华的各门功课的成绩提高很快,绝大部分功课得八十多分,有的九十多分。

    张华的学习兴趣很广泛。他利用各种方式博采知识,增加见闻,开阔视野。他从小学起就是运动场上的“健将”,曾经获得饶河县乒乓球单打冠军。他担任队长的篮球队,是全县的“硬骨头”,不少队都败在他们手下。他出席了地区群众性体育活动积极分子大会,并在会上介绍了经验。他喜欢阅读文艺作品,也爱在业余时间朗读诗歌,有时还自己写点文章。去年年底,他买了一架照相机,给他自己和同学们拍摄了不少学习、生活小照。今年3月中队布置的“精神文明月剪影”中的照片,很多都是他用自己的胶卷和相机拍摄的。

    雷锋精神在他身上闪光

    张华看过电影《不拘小节的人》以后,写下了这样的观后感:“十几年来,我国的社会风尚被林彪、‘四人帮’糟蹋得不成体统,公共场所没有秩序,人与人之间没有礼貌,国家财产任意破坏,雷锋精神远走高飞……我们这代青年人应该为转变这个现象而努力。”

    张华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对同志,他象春天般的温暖。

    今年5月,中队举行班与班之间篮球比赛,张华担任球赛的裁判。比赛中,他错判了一个球,一个运动员当即把球踢到张华的肚子上,球场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只见张华用手捂着肚子,紧皱着眉头,显然他被打痛了。目睹这一情景的同学都责怪那个运动员太不象话。然而,张华扫了一眼周围的观众,一声哨响,说了句:“咱们继续赛球吧!”又在场上跑来跑去地忙碌着。球赛结束后,张华主动找这位同学谈心,却吃了一个“闭门羹”。有的同学说:“何必呢,自找苦吃。”张华说:“球是我错判了,不找他谈心,我心里不安。”这位同学终于为张华的诚恳态度所感动,与他重归于好。

    张华也勇于跟坏人坏事作斗争。有一次,张华和同学小韩上街,看到南门外围着一群人在看打架,人越围越多,几乎阻塞了交通。张华说:“咱们过去劝一劝。”小韩说:“算了,这种人惹了他们要吃亏的!咱们最好离远点,别掺和进去。”张华说:“大家都不管,都站着看,绕道走,怎么能解决问题呢?!”他拉着小韩,冲进人群,用劲推开了两个正在打架的人,平息了这场纠纷。还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上来两个流里流气的青年,张华马上提高了警惕,他发现其中一个人的手伸进了一位老工人的口袋时,立即上前抓住了这只肮脏的手。老工人激动地连声说:“谢谢解放军,要不,我这一个月的工资就没有了!”满车的乘客,也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

    张华是严格遵守纪律的自觉战士。今年初春的一天,他和一位同学外出回来时,走到离驻地5里路的地方,发现离归队的时间只差15分钟,到车站乘车已经来不及,那位同学说:“就迟到这一次吧,反正是晚上,领导也不一定能发现。”张华说:“遵守纪律不是做样子给领导看的,它是一个战士应该具备的品德,不能设想,一个平时稀稀拉拉的人可以担负起四化建设的重担来。咱俩来一个短途赛,一定要按时归队。”说罢,两人跑起来。当他们气喘吁吁地跑到队部销假时,距归队时间还有两分钟。

    张华像大哥哥一样关心着他周围的每一个同学,把心窝里的温暖送给他们。最使同学们感动的是他让荣誉的事。张华在每一次年终嘉奖和评选“三好”的时候,都把荣誉让给其他同学。同学杜振波曾专门找到张华,批评他这样做太傻了,“该得的还是要得,评上了,也不影响发挥自己的模范作用。”张华笑着说:“我是个党员,又是老兵,应该多鼓励别的同学,我总觉得,评上别人,比评上自己好。”

    1982年7月11日上午,张华同志为抢救掏粪落池的社员光荣牺牲,年仅二十四岁。同学们给他冲洗了脸上的粪污,他的面容是那么安详,还带着微微的笑容。他在下到粪池的一刹那,也许并没有想到是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就象他在农场劳动时,拦住惊牛救了一位女青年;就象他过去在公共汽车上掏出手绢,给一位呕吐的老大娘擦嘴;就象他在暑假里跳进洪水中抢救人民群众的财产……张华,当代优秀的大学生,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认为是应该的。 (原载《人民日报》1982年11月2日) 

(责任编辑:袁媛)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