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惠:心中澎湃着“玉米强国梦” (图)

发布时间:2021-12-21 17:24 | 来源:中工网 2021-12-21 09:54:49 | 查看:342次

陈彦惠是河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的教授。作为20世纪80年代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他追随中国玉米遗传育种学科奠基人吴绍骙教授,开始了玉米遗传育种的研究生涯。“玉米强国梦”一直在他心里澎湃了40年,至今有增无减。

  陈彦惠下乡当知青时,看到生产队为了提高小麦产量,特别从外地引进了一个小麦新品种,但是由于缺乏对新品种特性的了解和栽培技术,导致种植的小麦大面积冻死颗粒未收,最终农民想吃到更多小麦的愿望落空。此事也让他认识到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萌发出从事培育作物新品种研究的一个梦。

  12月20日,记者在河南农大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见到了中原学者陈彦惠教授。陈彦惠告诉记者,我国玉米种质资源源头存在先天不足,仅有500年的种植历史,玉米遗传变异优异资源有限,有很多难点困境,严重制约我国玉米的生产发展。因此,1990年,陈彦惠课题组制定了创造出适应我国玉米育种的核心种质,建立我国玉米杂交品种优势利用新模式的目标。

  自此,经过31年的努力,他们南繁北育,持续不断研究,获得了重要进展:首创了聚合国外两大种质的高产优质豫综5号、聚合中国两大地方种质的抗逆广适黄金群,建立了适合中国玉米育种的杂优利用新模式,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种质。同时将创新的种质广泛分发到全国玉米育种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从中选育出18个优良自交系,培育出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14个玉米新品种。育成的品种在我国黄淮海、西南、西北三大玉米产区推广应用,累计8000多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70多亿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多年来,陈彦惠带领河南农业大学的玉米创新团队,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和“973”重点研发计划及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课题;主持培育了国家和省级审定新品种16个,获国家发明专利和植物新品种权1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在《PANS》等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60多篇,为我国玉米增产增效写下了浓重一笔。

  以陈彦惠研发的豫单9953品种为例,目前该品种已经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破解了我国现代化玉米生产籽粒机收的品种难题,实现了让玉米像小麦一样方便快捷的籽粒机收,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推动我国玉米现代化生产。

  陈彦惠作为河南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带头人,多年来还培养出了很多如汤继华、吴刘记、库丽霞教授一样卓越的科研人员,也培育出了一大批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的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

  (据河南工人日报消息 河南工人日报记者 王铮)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