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县杂谷脑镇党委:震后12小时,安顿好全镇群众

发布时间:2008-11-04 08:00 | 来源:《人民日报》 ( 2008-05-28 第07版 ) | 查看:1765次

理县杂谷脑镇党委:

震后12小时,安顿好全镇群众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理县瞬间通讯、水、电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位于理县大山沟谷的杂谷脑镇,更成为信息孤岛、救援盲点。杂谷脑镇有2000多户、1.1万余人,大多是藏族、羌族群众,其中农村居民5000多人,多居住在无通讯设施,离县城三四公里的山沟里。

  地震发生后,杂谷脑镇党委镇定地组织指挥抗震救灾,经过五天五夜艰苦奋战,不仅自救减少损失,还救助了一批外地人。

  震后半小时,杂谷脑镇启动本镇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虽然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但镇上的党员不约而同向镇政府集中,民兵应急分队同时集合待命。全镇243名党员全部按照“包村包户”的责任表,冒着余震不断的威胁,迅速分头向沟内各自负责的藏羌组村社突进。眼看着两侧山坡不时跌落碗口大的石头,泥石流几乎要漫出排洪沟,群众的房子从中间裂开,但没有一个人退缩。率先赶到玛瑙村永古山寨的几名党员得知30位村民被埋,立刻派一人返回报信,其余人员投入抢救,当场救出26人!

  紧急时刻,群众的需要就是命令。全镇各村受灾严重,房屋被毁,粮食、被褥全部被埋,此时天降大雨,成百上千名群众不但无处食宿,更面临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危险。山寨的道路,平均每隔五六米就有一处山体滑坡,党员、民兵们手脚并用,几乎是爬着前进。由于安置及时,地震后6小时,杂谷脑镇城区附近受灾群众已在当地民兵帮助下,搭起简易帐篷。地震后12小时,全镇所有群众都找到了暂时住所。安顿好群众,参加救援的该镇党员大多却无法安置自己的家人,只好在大雨中坐了一夜。

  地震造成的多处塌方,使近百名外地人员滞留理县。当时,镇里不少村即将断粮,饮水和帐篷等物资紧缺。杂谷脑镇党委紧急召开支部党员会议,所有党员一致表态,宁愿自己饿着,也不能委屈因灾受阻的群众。党委立即派党员将决定通知到各村支部,杂谷脑镇成了附近乡镇和汶川等邻县受灾群众的避灾救助点。在杂谷脑镇机关党员的带领下,各村镇党员自发参与救灾工作,兴隆村村民吴启志、郭平无偿为理县中学师生送去馒头和调味品,稳定学生的情绪,兴隆村村委会主任肖贵利组织民兵昼夜值班巡逻,确保村民财产安全。

  救援物资陆续抵达,而该镇下辖的8个村道路几乎全部瘫痪,该镇党员干部就背着救灾物资步行七八个小时,分发到群众手中。5月16日,理县再次发生5.9级余震,党员干部正在进行灾情统计和救灾工作,没有丝毫中断。不到两天,帐篷等物资全部送进各个村子或社区。

 (责任编辑:贺慧)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