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愿服务的几个思考(下)

发布时间:2014-06-20 08:47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6月20日 06 版 | 查看:647次


  白岩松 

  五、志愿与需求。我们在做的每星期六晚上的新闻周刊节目,本周专门拍摄的是一个公益组织做的志愿服务活动,就是为边远山区的孩子送可以在上学路上边走边听的书。过去我们很少考虑被帮助者的实际需求,给他们捐书,捐了很多的书,结果孩子们根本就没时间看;还有人捐了电脑,但因为没老师,没课本,没需求,没端口,到那儿之后人家拿布盖上再也没用过。我们自己捐了东西,还以为干了多伟大的事,其实不是这样的,志愿服务一定要考虑需求,而需求一定要建立在真的了解和调查的基础上,这是接下来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必须要深挖、猛掘和转型的一个重要基础。  

  上述的这个公益行为就是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真正没书读的地方,虽然把书捐了过去,也起不到预想的作用。孩子在来回上学的路上花3个多小时,回到家里就要干活儿、做作业,第二天还要接着上学,各种因素决定了当他到家之后是没有多少时间读书的,与此同时,他们路上大部分的时间倒是百无聊赖、可以利用的。当他们了解了这个现实情况之后,他们做的公益行为就是给孩子送装满了书的MP3,相当于给了孩子一个图书馆。这样,孩子们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就可以边走边听这些书,而且由于是专门捐给这些孩子的,所以输到这些MP3里的书都是准确地满足了孩子们的需求,孩子们就变得特别愿意听。我们也曾捐过很多书,但是你把成人自己都没看的书捐给孩子们,你认为他会看吗?在这件事情上反过来也启发我们,志愿行为如何建立需求系统。  

  六、志愿与技能。北京残奥会的时候,我和濮存昕、杨洋几个人一起做志愿者、宣传员,制播为残疾人服务的特别节目,那时就发现为残疾人提供志愿服务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比如说当你去帮助盲人朋友的时候,是你拽他的胳膊还是你把胳膊给他?推轮椅使哪儿的劲?推轮椅的时候遇到他的伙伴你该转向什么角度等。再比如说我们做救灾志愿者的时候,人工呼吸是必备的功课,但现在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如何做人工呼吸;要是没有汶川地震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被砸伤的人和在黑暗的环境里待久了的人出来的时候,要给眼睛蒙块布,不能随随便便就把人拉出来等常识,而这些都是做志愿者必需掌握的技能。

  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常识匮乏,而在很多领域做志愿服务都涉及专业技能,这种技能不仅仅包括技术还包括心灵。我在广州亚运会的时候就常跟志愿者讲,帮助残疾人朋友一定要注意,过度的关爱是另一种歧视,平等才是做志愿者的最重要的心灵基础,。如果你的眼光中带着同情、怜悯、居高临下的抚慰,其实你是在推走被帮助者,甚至让被帮助者感受到另外的一种残酷。面对残障的朋友,一定要平等交流,该怎么聊天就怎么聊天,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你能够及时地提供帮助,你会发现他很舒服,他很喜欢这样。不要平常说话是一个语气,而一见到他就马上转变成另外一个人,所有的残障朋友都相当敏感,他能感受得到。打个比方,假如你刚准备进一家商店,迎面过来6个服务员问寒问暖,你肯定撒腿就跑,过度的热情效果是不会好的。好的服务员都是在你需要的时候来到你身边,不需要的时候迅速闪躲,给你自由的空间,同时永远是平等的交流。

  七、志愿与公民。随着中国的开放和流动,我们走进了“公民社会”。我们是带着“熟人”的胎记,带着小农经济的DNA走进了期待中的公民社会,走到陌生人群当中,一下子觉得没有约束了,反正你也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结果坏事全出来了。这是个转变的过程,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转变就是如何由小老百姓变成老百姓,直至变成“公民”。“公民”二字则意味着远方都与我有关,所有我不熟悉的人都与我有关,志愿行为更是标志着中国人正在大规模地对自己不相识的人展现慷慨和捐献慷慨,这就是公民的基础。所以不要小看我们志愿行为正在播下什么样的善意的种子,其实公民行为的蔚然成风正在悄悄地筑造中国公民社会的基础。  

  八、志愿与信仰。志愿行为正在以它自己的角度和领域悄然地打造着我们未来的信仰。中国的改革应该有一个信仰重塑的过程。信仰的核心是“敬畏”。“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要去追求它。“畏”,知道什么是最差的,是底线,不能突破它。随着改革开放,物质时代的快速到来,我们的欲望之河奔腾。“敬”、“畏”原本应该是河流两边的河堤,只要河堤在,而且足够高,这个欲望之河如何奔腾问题不大,但是现在“敬”、“畏”之堤不在,河水泛滥成灾。志愿行为就是一个建设“敬”、“畏”的过程,尤其是建设“敬”的过程。有人说,一个志愿行为就能把社会所有问题都解决了吗?不!我们不能包打天下,还要有人去解决“畏”的问题,但是“敬”这个河堤,志愿行为确实在其建设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逐渐地抬高社会“敬”的标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样的“敬”,这不就是一个信仰重塑的过程吗?中国真正会让我们幸福的时候,一定是有一天社会在一个全新的流动环境里,又重建了敬畏的时候。

    (作者系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文章系作者在2014年共青团中央阳光行动暨关爱行动骨干人员培训班上的讲稿,有删节)

(责任编辑:曹子敏)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