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宣传也需“时效性”(4图)

发布时间:2014-11-06 17:33 |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4年10月27日 第102期 | 查看:1218次

  公益广告变“公害” “埋儿奉母”太瘆人

      《二十四孝》是元代郭居敬编录的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郭巨埋儿”典故讲的是晋人郭巨,因家庭贫穷,有了儿子后害怕不能侍奉老母,于是和妻子商量,决定将儿子活埋。幸好,在挖坑时挖到一坛黄金,上书:“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孩子因此幸免于难,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则故事虽然宣扬孝道,结局也皆大欢喜,在元朝的历史条件下或许还可以理解,但在法治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埋儿奉母”就是以道德为外衣的违法行为了,其理念无疑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悖。据媒体报道,六安市民称看了这个公益广告后,觉得“瘆的慌”、“心惊胆战”;在网上的评论中,众多网友也指责制作部门拿糟粕当精华、提倡愚孝不顾伦理。

     知名学者、收藏家马未都认为,道德是一个具有时效性的概念,古时候的社会环境和现今大不相同了,有关“孝”道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今天重提二十四孝,总体精神没有问题,但具体的事例要分析、替换。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肖放也认为,二十四孝是历史产物,有其积极意义,但其中很多做法已和今天的价值观不相符,不能去宣传、强调,特别在公益广告里面,应该尽量少出现。

      诚然,广告制作者希望以古代“二十四孝”的图文宣传,引发社会关注、弘扬传统孝道的善意初衷人们可以理解,但作为公益性广告,讲述早已倍受社会舆论争议的传统“二十四孝”故事则需要现实审视和批判性继承。事实上,2011年我国已经评出了新二十四孝人物故事,2012年全国老龄办等单位也发布了新版“二十四孝”的行动标准,列举了包括“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定期带父母做体检”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孝道行为,虽然不能给人直接的视觉冲击,但温馨实在、接地气,不失为孝道传承的有益创新。可是,六安市的广告制作单位在制作时,并没有针对新旧不同的二十四孝加以甄别、选择。

      对于“埋儿奉母”公益广告遭到反感的问题,广告制作单位负责人解释说:“选用二十四孝是上级领导作的决定。”原来这则广告在领导点题之后,制作单位就当成一个任务,只要执行指令就好,至于广告的内涵与目的根本不思考,既不了解广告内容,也不关心宣传效果——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广而告之了。

      在此之前,媒体也曾曝光过很多霸道标语,比如“宁添十座坟,不添一个人”、 “车匪路霸,就地正法”、“谁影响我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等等。与之相比,“埋儿奉母”式公益广告,只是同一问题的不同呈现方式。有些文化宣传部门制作公益广告,不仅停留在传播信息和教化层面,而且“公益指数”不达标,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文案粗制滥造,使“公益”沦为“公害”。

      众所周知,公益广告旨在倡导社会文明,其设计制作应理念鲜明、通俗易懂,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同时,更注重先进文化的引领,摒弃传统文化中腐朽陈旧、不合时宜的部分,起到传播理念改变行为的作用,用人文关怀点燃公众心中的公益热情。这就要求文化宣传者有文化、懂取舍、会甄别,能够传递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文化,更要提高管理和责任感,从心里在乎城市的文明氛围、公众的审美水平,而不是一味“懒政”、机械地完成任务。

  百善孝为先 社会化养老才是“郭巨的黄金”

      还有一个角度,可以说明“郭巨埋儿”的故事已经没有“时效性”,不适应现代社会。在古代,没有社会保障、公益事业的概念,老人的赡养几乎全由家庭承担,家庭的贫富、子女的德行决定着老人是否老有所养,所以统治者才推崇“瘆人”的愚孝故事,把社会问题缩小成家庭问题,以强调家庭资源分配的重要性来弱化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但在今天,面对老龄化、养老等问题,人不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还可以期待社会力量参与到家庭养老中来,让社会化养老成为解决问题的“黄金”。

      目前,人数少、结构简单的核心家庭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家庭类型,许多家庭无力独自发挥传统居家养老模式中的经济、社会、情感等功能,因此,需要国家机构承担更多社会保障职能、探索现代养老模式,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失独老人之伤、空巢老人之悲,纾解养老难题。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也规定,“国家和社会应当采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国家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国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等等。

      其中“居家养老”和“社区照顾”相结合的模式也被其他国家广泛应用。据悉,美国老人90%居家养老,英国为92%,日本为94.6%,与之相应的则是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即以社区为基础,通过强调社区服务,特别是上门服务来增强老人在家里的生活能力,以支持养老。社区养老服务主要包括: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等等,其中“老年公寓”、“托老所”等是与其他养老模式相结合的产物。以英国为例,其社区养老甚至细致入微至“所提供的服务需具弹性和敏感度,以便能回应有服务需求的老人和其老人的不同需要”、“所提供的服务应让老人有从中选择的余地”、“所提供的的服务应集中到那些最有需要的老人身上”等等。

      所以说,大力弘扬孝道、使尊老敬老成为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固然是建设和谐社会、保障民生的必游之路,但服务型的政府在宣传孝道的同时,也应积极努力探索、实践现代养老保障模式,保障老有所养。

(中国青年网综合《新安晚报》、《南京日报》、《广州日报》、《法制日报》、《南方都市报》、《北京日报》、《钱江晚报》、齐鲁网、四川新闻网等)

抚养孩子代表开拓未来,赡养母亲代表不忘恩惠,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家庭来说,都是如此。如果一定要在“埋儿”和“奉母”之间做出选择,而不想办法保其两全,无论做出的决定如何,都已经是“不孝”了。目前,我国已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就是意味着政府不再只是教化公众如何选择,而是帮助公众无需再面对“郭巨埋儿”的难题。(策划:王旭;制作:刘子渝)

(责任编辑:左浩仁)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