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炒”了,还是公益吗?(4图)

发布时间:2014-11-06 17:44 |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4年10月17日 第97期 | 查看:633次

  质疑 为公益or为炒作 傻傻分不清楚

      “我们不吃饭就能解决贫困吗?”截至16日18时,“饥饿24小时”体验活动被超过6000万人次(网友)关注,热度很大,冷水也不少。网友直言不理解,认为挨饿助力公益只是作秀,称“与其体验饥饿不如让吃不上饭的孩子体验一天温饱”。

质疑  为公益or为炒作  傻傻分不清楚

      近年来,公益活动被质疑为炒作并不少见。

      今年8月,“冰桶挑战”浇到中国时,网友直呼“变了味儿”,对于企业来说,借热门网络事件做做品牌营销,原也无可厚非,但分析人士称,一加、小米及360等公司对“冰桶挑战”的表现,有严重的夹带私货、过度表演炒作之嫌,比如雷军提前宣布参与挑战进行预热、征集接下来的挑战者名单、圈刘德华似免费广告等等,这一慈善活动从刚开始,就带有浓浓的营销意味。

      公益“雷人”陈光标,更是早已深陷公益还是炒作的争议中难以脱身。从为昭示环保全家改名、倡导节油怒砸奔驰,到好人牌空气、好人牌凉茶,再到救灾现场发钱、给美国流浪汉发钱,陈光标不断花样翻新,也不断引起网友的质疑和诟病。

      ……

      的确,近几年公益活动“花招频出”,也确实总有人借着“公益”之手实现自己的私利,让公众应接不暇、难辨真假。但如果公益只能低调、审慎、单纯、完美,那么还会有谁关注公益,还有没有“公益”呢?

  释然 公益穿“马甲”更受关注 被指炒作也无妨

      如今,我们早已步入“眼球时代”。在“眼球时代”做慈善,要想获得足够的影响力和成就感,就是必须形式创新,搞 “创意慈善”,让公益的形式越来越时尚、接地气。一个外国专家曾说:中国富人并非为富不仁,而是中国公益组织缺乏让富人掏钱的技巧。

释然  公益穿“马甲”更受关注  被指炒作也无妨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红涛称:“其实到底是不是作秀不重要,我们就是想以这样一种简单的体验方式让大家对粮食问题和贫困问题有发自内心的关注。说是作秀,秀在哪里呢?无非就是将自己的体验计划、体验感受上传到社交媒体跟大家分享。有的人说饿一天有什么价值?其实就是让大家去体验,有了切身的体验,才会有切身的关注。争议本身也是关注。如果这些质疑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扶贫问题,我倒觉得这是件好事。

      陈光标更是坦承自己就是在炒作,并且很享受头顶的光环。他说,他以慈善为乐,也愿意让媒体炒作,希望通过炒作能让更多人来做慈善,“老百姓受益了,即便被说成炒作,也值得”。

      在人们指责国内公益“炒作”味儿太浓时,外国也在使用“炒作”吸引眼球、引起重视。

      例如荷兰为呼吁用电安全进行的公益活动,是让著名服装设计师的门店因不当用电“失火”,并保留“火灾”现场让人们围观。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公益炒作,但它让用电安全成为人们整个圣诞节期间的谈资。

      可见,为公益进行适当的“炒作”未为不可。如果公益只是以动员捐款为最大目标,通过悲悯心——对“他者”的隔膜及优越感——极少地付出、快速地回到良心已被赎回的安逸中,而不能追究和改造不幸所根植的结构性问题,问责于制度和制度中人的既得红利,那么公益才“肤浅”,肤浅到只为自己的幸运“买单”,而抛弃了同理心——感受同类的苦难,敢于一起承担。

  但是,公众的质疑也不是无理取闹,如果公益真的做到了济困就危、阳光透明,人们怎么会如此地不信任呢?

  信任 有力监管才是发展之道

  正如果壳网CEO姬十三所说,作秀没关系,关键看谁获益。近年来,人们如此热衷于质疑公益人物、公益组织、公益活动,甚至还未弄清活动内容、还未想清自己的理由是否能站住脚就急于发难,说到底,不是因为想“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而是害怕自己的爱心,没能帮助到“痛苦”,反而成全了“贪心”。

      

信任  有力监管才是发展之道

  从陈光标面对公益“注水”质疑时沉默应对,让公众觉得他“像雾像雨又像风”,到红十字会出了郭美美,公众“心碎一地”,慢慢浮出水面的还有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基金会放贷,投资房地产、钢铁、计算机网络、商品贸易等诸多领域;中华慈善总会虚开捐款发票帮助偷税;廖冰兄基金会出纳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善款近80万元……

      中国公益事业监管上的缺陷,让善款流向不明、信息披露不足,加上缺乏对信息公开的内在动力与外部压力,不仅影响了公益事业公信力的建设,也将制约着公益事业的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眼看着国外的公益活动深得民心,就不得不看他们是如何进行监管。

      美国慈善机构的运作历史悠久,一般建立了旨在约束本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较完善的标准、规则等,尤其是自主项目申请、款项拨付及运营费用的预算等,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而且任何公民都可以去慈善机构查阅其账目。另外,美国还有行业自律系统,慈善评级机构为超过5300家慈善机构评级,一旦慈善机构信誉受到质疑,就可能被公众抛弃。在这种情况下,慈善机构就不得不提高自己的透明度。

      英国是欧洲慈善业最为发达的国家,采用的是“行政监管模式”。早在1860年英国政府就专门成立了“慈善委员会”,监督管理和规范慈善组织的行为,增进公众参与慈善事业的信心。1992年英国新《慈善法》明确规定,公众中的任何成员只要交付一定合理的费用,就有权获得慈善组织的年度账目和财务报告,对于那些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来说,公众对其信息披露的要求不亚于上市公司。

      德国为了规范慈善机构的运作,设有社会福利问题中央研究所(DZI)和天主教联盟两家独立机构,负责监督善款的使用情况。它们的监督不具有法律强制性,而是建立在自身“公信力”的基础上——它们向通过其审查的社会福利组织和慈善组织颁发“捐助徽章”,由此认证这些组织具备募捐资质。由于公众认可这两家机构的权威性,所以获得其“捐助徽章”的组织比未获认证的组织更受公众信赖,自然也更容易得到捐款。

      公益,不一定要“哭天抢地”甚至“苦大仇深”,它也可以因为形式多样而让人感到轻松、因为相互理解而让人得到快乐。但想让公众心甘情愿的关注、参与、付出,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公益、尊重公众,从而得到信任。

(中国青年网综合《新京报》、《京华时报》、《羊城晚报》、雷锋网、豆瓣网、人民网、中国慈善家网、中国公益慈善网等)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无论是借助炒作,还是踏实募捐,能让人们关注到贫困、饥饿、疾病等等,就给公益开了个好头。如果不是对“同理心”要求这么低,低到可以嘻笑着玩上一把,公益活动恐怕也不可能轻易打入名人圈并让这么多人乐于围观。与其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活动形式,不如自己行动起来做做公益试试看。公益践行者们也该时刻提醒自己,如果不自尊,何来尊重?(策划:王旭;制作:刘子渝)

(责任编辑:左浩仁)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