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奖好人,就是要社会都心动(图)

发布时间:2015-11-14 11:56 | 来源:新华日报 2015年8月9日 第1版 | 查看:936次

  人们常说,“好人有好报”。但在“做好事常吃亏”的尴尬无奈面前,在“老人跌倒扶不扶”成为话题引发讨论的社会现实面前,做“好人”,的确需要勇气。鉴于此,基层党委政府大胆探索,拿出“真金白银”来奖励“好人”,建章立制鼓励更多的人来做“好人”、做厚德之人,这种做法当予喝彩。

  如本报6日报道了阜宁县出台“好人”实施办法,给予当地评选出的“好人”以46条实实在在“礼遇”的做法,旗帜鲜明地表明了一个态度,那就是“好人”就当有“好报”,这种好报应该“看得见”也能“摸得着”,就是要让更多人乃至全社会都“心动”,进而都去争做“好人”。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此旗帜鲜明的“好人”导向,却引起了一些网络媒体的“冷思考”,提醒“‘奖励好人’别成了博人眼球的‘彩头’”,质疑“奖励措施中的某些条款和做法”的公平性,认为“‘好人’只是道德领域杰出者,不一定符合贷款条件”、“鼓励好人参政,也得打个问号”,甚至担心“经济奖励给相关部门单位带来资金缺口”,让这些单位“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等等云云。而在一些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中,也列举出当地一些村民、出租车司机对周围、对同行业“好人”的所谓冷漠,似乎是想表达“老百姓对‘好人’不买账,党委政府在瞎操心”。

  持这种论调和看法的,应该说并非少数。他们往往举着各种“规定”的条条框框,或作壁上观或冷眼旁视,有意无意泼点冷水。这种舆论和情绪,往往很有市场。事实上,这些年来很多“好人”的境遇也的确如此,即使在他们获得各种殊荣之后,依然没有多少“实惠”可言,有的甚至“流血又流泪”。

  这种论调和现实,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今天的社会冷漠和人情寡淡,它让很多人在面对他人和社会需要之时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让很多“好人好事”渐行渐远消失在我们视野中。而无论是少数群众对“好人”的冷漠,还是少数媒体舆论对“好人”礼遇的冷思考,恰恰都是一面值得反思的镜子。它告诉我们,“好人”乃至道德模范,在今天依然还是“稀有品种”,我们对“好人”的回报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大力度去推进,更多制度设计去倡导。

  有人说,市场经济给道德建设带来的冲击,就是人们都学会了“一切朝‘钱’看”。既然如此,那就索性按“市场规律”办事,把“道德”的“价值”也体现在各个方面,而且体现得更加直白,体现得更加炫目,从而让更多的人在道德面前,从“算小账”到“不用算”,这又有何不可呢?

  值得欣慰的是,眼下,我们已经看到道德价值的回归和体现了。如今,组织部门选人用人,会格外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第一条“严以修身”,将“提升道德境界”置于重要位置。在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之时,也依然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无不说明,“道德”对于当今社会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毋庸置疑,无论是改革开放先行地区,还是奋力赶超的后发地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都离不开道德建设的支撑和涵养。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显然需要我们给予“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群体以超越“鲜花和掌声”的更多优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