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兵尚银州的文化扶贫之路

发布时间:2009-02-26 08:00 | 来源:腾讯网 2009年02月24日21:02 | 查看:1993次

  新华网郑州2月24日电(张玉清、翟耀、史安平)任河南省新密市城关镇楚沟村村委会主任5年来,退伍军人尚银州先后出资650多万元发展本村的乡土文化,撬动村民智力脱贫的杠杆,使村庄成为闻名河南的“特色文化村”“小康村”。

  2006年、2007年,尚银州连续2年荣获“国家文化扶贫奖”。

  “要用文化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 

  30年前,尚银州应征入伍,成为一名汽车兵。3年中,他每年5次往返青藏线,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也正是这种艰苦磨炼,为他日后创业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复员后,尚银州成为一名银行职员,并很快成为银行分理部主任。1999年,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时,他却作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离岗创业。

  短短几年时间,尚银州凭着军人特有的拼搏与毅力,在商海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民企业家,每年上缴利税1000多万元。

  迈出成功第一步的尚银州,没有把眼光局限在自己企业的发展上。2003年12月,他出资12万元订阅《农民日报》《科技日报》等300多份报刊,免费赠送给每户村民。

  一份份小小的报纸开启了村民眺望世界的窗口,一份份满载信息的杂志架起了农民与中央惠农政策的桥梁。

  种植葡萄多年的村民尚德峰从《科技日报》上学到一种国外广泛采用的套袋培育技术,不但减少了人力,还提高了葡萄质量,年收入净增2万多元。村民张宗振从《农民日报》上看到关于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解读后,打消了顾虑,承包80亩林地,建成林果种植基地。

  这一年楚沟村换届选举,全村选民1653人,尚银州以1618票当选为新一届村委会主任。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要发展经济,更要改变农村人传统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用积极向上的文化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他的“就职演说”充满新意。

  尚银州“施政”的第一步是加强村里公共设施建设,治理村容村貌。然而,修路、改厕、拉围墙的新政策一经公布就引来村民议论。有人对他说:“选你当村委会主任是想让你带领大家致富,不是要搞这些花架子工程。”

  尚银州找出报纸上刊登“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报道,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还组织村民代表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参观学习,引导大家开阔视野,改变农村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

  配合村容整治活动,尚银州又出资100万元打了2眼机井,修建了下水道,硬化了路面,把自来水通到每一户。

  为进一步拓宽信息流通渠道,从2004年起,尚银州在村里举办各类培训班62期,仅聘请老师讲课就支付了20多万元。

  信息的流通带来的不仅仅是观念更新。5年来,村里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还新增20多家种植、养殖专业户,村民们的平均收入增加2倍以上。一些村民还成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新政策的讲解员,经常被邻村请去讲课。

  “投资教育是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远大计”

  楚沟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闭塞。2001年初,尚银州找到村小学校长:“所有孩子的学杂费由我出一半,家庭困难的我全包。”到国家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时,他已经为学生们支付了100多万元的费用。

  为方便孩子们上学,尚银州又从自己计划投资生意的资金中支出180万元,请来县城最好的施工队,将本村和邻村所有道路修成水泥路,外接交通主干道,内通村民组。

  3年前,村民陈二牛的小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被一所高校录取,然而,家境贫穷的他费尽周折也没有筹够钱,只好决定让女儿复读一年。得知情况后,尚银州立即送去1万元现金。

  在楚沟村文化宣传栏上,村办小报《村情民意》将全村所有小学至高中学生的入学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公布,并将每名考上大学的学生和家长的姓名列入光荣榜。村党支部副书记陈玺说,每年高考后,尚银州都要带领村干部到考上大学的学生家里去慰问,召开村民大会公开颁奖。

  尚银州还出资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楚沟村的学生只要考上大学,就能获得数额不等的奖学金。“投资教育是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远大计。”尚银州说。

  最令尚银州感到欣慰的是,每一位从村里走出的大学生都深深地惦记着村里的发展。5年来,先后有6名从村里走出大中专毕业生,主动回村里就业;每一位受他资助的在校大学生都会利用假期,回村和他一起探讨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的陈惠芬,专门利用实习机会考察其他省市新农村建设的模范,拍下照片寄给尚银州,为他下一步的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新农村的农民也要‘能文能武’”

  祖祖辈辈居住在半山坡的楚沟村村民,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他们心里还想要些什么?

  经过走访和座谈,尚银州出资60余万元为村里修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内设图书室、歌舞厅、科普培训馆、文体活动室等学习娱乐场所,全天候开放。村里还成立了锣鼓队、舞狮队、秧歌队、舞蹈队,每年春季举办一次独具特色的村民运动会,每半年组织“文明家庭标兵”到外地旅游和参观学习。

  “休闲娱乐、舞文弄墨不单纯是城里人的生活。”尚银州说,“新农村的农民也要‘能文能武’。”

  楚沟村人有喜爱书法绘画的传统。为给大家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尚银州2002年又拿出20多万元在村里建起了“书画基地”,并在每年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举办书法绘画大赛。

  村民张海池家庭院干净,一株精心修剪成3层的牡丹树十分别致,十几盆优雅的盆景和精致的菜园浑然一体。在他那间不大的练字房里,墙上几十幅字画散发出淡淡墨香。“俺写字就为自己高兴。干活累了,写上几笔就会觉得浑身轻松;有啥烦心事,写上几个字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张海池说。

  走进面积约500平方米的楚沟村“书画基地”,犹如到了传统文化博物馆。村民张中信的书画作品苍劲有力,2005年被中国书画艺术家协会评为中国当代杰出书画家,并被授予“中国当代书画家艺术杰出成就奖”。村民张德阳的写意牡丹画,被河南省博物馆收藏,成为闻名河南的乡村书画家。

  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垂髫幼童,楚沟村仅省、市书法协会会员就有200多人。楚沟村也被命名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农民书法村”。

(责任编辑:祁建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