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特区不是盆景是苗圃

发布时间:2017-09-19 09:08 | 来源:光明日报 2017-09-18 | 查看:370次

  【光明时评】

  研究人员不设定量考核指标,自行决定研究课题,实行终身教职制度……近年来,部分高校针对现行激励与考评机制存在的弊端,进行“学术特区”试点。但是,有媒体调查发现,目前一些“学术特区”面临“成长的烦恼”,甚至受到“特区是否该一直特下去”的质疑。有论者认为:“‘学术特区’要保持发展动力,一方面需要国家、高校倾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不断产生重大成果,用实力说话。”

  你许以优厚高薪,我允诺多元权利;你在学术环境宽松上做文章,我在后勤保障有力上下功夫……“学术特区”的最大特色就是特事特办有“特权”。无论是实行“一院一策、一才一策”,还是拥有相对独立的学术、人事、财务自主权,无不突破了现有制度的重重规束,其落点大都是“一切为科研服务、为教授服务”。而从一系列光鲜数字和沉甸甸的成就看,“学术特区”的确不辱使命,收获了累累硕果。

  “凭什么让‘学术特区’享有特权?”也有人如此追问。其实,与其认为“学术特区”是开绿灯的产物,毋宁说是回归学术规律的产物。因为,没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学者就难以展翅飞翔;设置过多的羁绊,学者想飞也飞不高。

  学术考核确实是一门学问。如果过于强调量化考核,像抓GDP那样逼着学者出成果,难免适得其反。经济领域的GDP崇拜已被淡化,学术领域的GDP崇拜更应该退出。除了给学者空间、不唯论文学历等特点,“学术特区”令人称道的另一大特点是真正以教授为本。比如,“学术特区”乃至学校围着教授转,有效保证教授的各项自主权,是名副其实的“教授治学”。这传递出清晰的信号,做学问、搞研究,谁唱主角谁唱配角,一目了然。尊重教授,教授治校,也是学术规律回归的一种体现。

  从“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的“李约瑟之问”,到“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再到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思考”的“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这些世纪性之问提出了大课题。可以确信的是,只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打破各种院内院外的围墙,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的科技成果就会遍地开花。

  科技创新要取得突破,需要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需要制度等“软件”保障。“学术特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可视为科技创新在硬件、软件等方面均有值得关注的探索。但是,仅有一些“学术特区”还不够。独木难成林,多栽培有生命力的树苗,蔚然成林才可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既要看到“学术特区”带来的正面效应,也应进一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使其突破瓶颈、甩开掣肘,更有动力地轻松上阵。我们既要看到“学术特区”具有的改革意义,也应该看到它们所具有的试点意义,使之展现更多的范本价值。

  中央要求自贸区不种“盆景”种“苗圃”,为全面深化改革蹚新路,“学术特区”亦然。种苗圃,就是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学术特区”是科研体制改革的排头兵,自然也要通过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探索扩大改革的可行性。同时,我们也要深思,如果科研体制改革更深入,“特区”也许就无须存在;如果学术规律真正得到尊重,学者的内在潜能得以激发,科技创新这个国家发展的新引擎就会更全速地发动起来。

  (作者:王石川)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