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精神高地肩负时代使命 ——北京大学青年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纪实

发布时间:2017-09-23 12:49 | 来源:学习时报 2017年9月23日 20170922期 | 查看:3650次

“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绩。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
  “我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
  “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9月19日上午,在悠扬的乐曲声中,北京大学杨赞、王腾、王琛、王昱博四位同学的精彩朗诵,把参加中央党校与北京大学两校青年共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交流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带进了陕北的苍天厚土,带进了延川的梁家河,带进了青年习近平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七年知青岁月。
  这是中央党校研究生院与北京大学团委联合举办的两校青年共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主题座谈会上的精彩一幕。
  北京大学是我国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视察,提出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著名论断,对北大青年提出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这些年来,北大青年学子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上踏实前行。
  “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每一位青年都会面临人生的抉择,其中最重要的选择就是对人生理想的选择。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书中,青年习近平选择的是一条充满艰辛、不懈追求的成长之路,10份入党申请书见证了青年习近平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认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部书,为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领会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材料,对于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具有重要引领作用,也为青年人与民族同命运、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哲学系今年的新生入学教育中,我们强调的第一条就是有理想”,哲学系党委书记仰海峰告诉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现在的大学生多是20岁左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将有千千万万个青年全过程参与。因此,青年人的理想信念关乎一个民族的发展与未来。仰海峰说:“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青年人应该将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医学部2011级八年制学生司高告诉记者,临床工作中会有纠纷、会有困难,会使人产生犹豫和彷徨。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坚定信仰让自己深受感动,给了自己无穷的力量。他曾负责过一名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病情凶险,手术风险高,随时都有瘫痪的可能。司高与导师刘晓光教授一起耐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请多科室会诊,做好充足准备及完善计划,通过长达五个小时的手术,最终使患者获得新生。司高说:“北医人始终秉持的厚道精神和健康中国的使命让我的信念更加坚定,一定要做一名充满情怀,爱党爱国的北大医生。”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是全国历史研究的重要阵地,全面充分地掌握史料一直是历史系的学术传统。历史学系团委书记苗思安在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告诉记者,这是一部“内容颇为丰富的史料集,不仅有很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更有很多历史亲历者的口述回忆”。他认为,这部书对青年学生全面了解历史、明辨是非曲直、坚定理想信念有很大的帮助。他谈到,“历史是复杂的,正如书中从多个角度所展示的那样,青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艰难困苦、有蹉跎彷徨,但更有在困境中溯流而上的自我锤炼,以及在扎根人民群众过程中的补钙筑魂”。
  中文系团委书记李派告诉记者,系团委正组织青年团员开展学习活动,以朗诵回忆录节选、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体会等形式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李派从专业的角度谈到自己对这本书的认识,“每一段采访都选取一句实录语言对习近平总书记进行精准确切的回忆和评价,让人既印象深刻又收获颇深。访谈录以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身边人的讲述将细节贯穿起来,像讲故事一样让青年学生深入了解到了近在咫尺的领袖榜样”。
  “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道德之于青年学子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于青年学子而言,无疑是一部最生动的历史书、教科书、指导书。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说,深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结合起来,坚定理想信念,扎实“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高校,立德树人是根本使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北大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做新做活做实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接下来,学校要把这一学习活动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材,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学深悟透,把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青年学子准确把握,真正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在为祖国和人民施展才华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马克思主义最核心本质的东西,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对老百姓没有感情的人不可能是真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这段话对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教授的感触最大。他对学习时报记者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北大培育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抓手。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地,近年来北大在思政课堂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授课内容、讲授方式的创新,传承不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与时俱进地挖掘理论深度,用生动形象的事例和形式抓住青年的心。
  北京大学团委书记陈永利表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为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指明前进的方向,增添奋斗的力量。北大团委将依托讲座沙龙、主题团日、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北大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帮助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陈永利还对记者说,校团委组织的以“家燕行动”为代表的“北大品牌”志愿者队伍,正逐渐成为北大学子实现个人价值的又一广阔舞台。
  教育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李晓丹是北大首届学生年度人物,她连续五年赴安徽阜阳等地农村陪伴帮扶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她在《学习时报》连载《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就认真读过,出书后又一口气读完,她说自己非常感动和受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这段知青故事深深鼓舞着自己。这个夏天,作为北大“青春红丝带守护行动”的发起人,她和同学一起去了中国三个艾滋病曾经爆发最严重的地方,走近受艾滋病、毒品影响的孩子,入户家庭村寨调研,建立全方位的需求数据库,实现系统地精准帮扶。虽然条件艰苦,但她说当责任和使命落到肩上的时候,我们责无旁贷。
  “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只有15岁的习近平到梁家河下乡时,选择带两箱书,由此不难看出青年习近平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梁家河插队的七年,青年习近平正是用实际行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叶静漪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特别厚爱。她说,这部书能够帮助青年人找寻青春答案,树立思想上和人格上的榜样;这部书能够帮助党员干部重拾赤子之心,为其树立态度上和作风上的高标杆;这部书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习近平青年时期的奋斗故事,回答了“人民领袖从哪里来”这一关键命题。叶静漪期望北大学子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和发展阶段上,自觉学习青年习近平,向青年习近平看齐,坚定信念跟党走,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争创一流大学,争创一流学科,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国际关系学院2012级本科生唐青是北大第一位赴北部战区雷锋生前所在团参军的大学生义务兵。2015年9月大三结束,他走进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携笔从戎、淬火历练。作为雷锋班的一员,他对学习有着特殊的感悟。他说,繁重的军事训练过后的劳累困顿,依旧挡不住战友们理论学习的热情,深夜自习室的通明灯火,那是战友们在秉烛夜读、抓紧点滴时间进行知识充电。2016年底,唐青被北部战区陆军评为“百名强军先锋人物”,被集团军记三等功一次。如今他卸甲归“园”、重拾书本,从《习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感悟青年习近平励志勤学的进取精神,汲取成长成才的力量,立志不辱使命,再创佳绩。
  光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潘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真实地再现了青年习近平陕北七年的苦难与成长,可谓是七年知青岁月,一生精神升华。讲青年习近平的勤学,永远离不开他实践的土壤。黄土地上的勤学,让他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思想上的洗礼与精神上的升华。在建设“双一流”的征途中,光华管理学院团委积极推进“沃土计划”思政课程,推进全院师生扎根中国大地,积极开展实践,为基层政府和企业的发展提供青年智库支持。同学们主动深入国家级贫困县,走到双创最前沿,倾力把自己锻造成为“双一流”大学所期望、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刘金秋用“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句话作开头接受访谈。他说,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就着煤油灯刻苦读书,七年知青岁月,是青年习近平扎根基层、激情燃烧的岁月,更是刻苦学习、冷静思索的岁月。正如知青和村民们所说,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苦干了七年,也苦读了七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作为北大青年,一定要增强使命担当意识,主动将自身成长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主动将个人发展同人民利益联结在一起,对标世界一流,勇攀科学高峰。
  “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北大学子认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青年人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做到笃实,真正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自觉做到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
  政府管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孙玉洁是中国女子重剑队现役运动员。她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获得一金一铜,2015年又和队友一起夺得世锦赛团体金牌,成为中国击剑史上唯一“大满贯”运动员;她的学业成绩也是棒棒的,不仅荣获了北大创新奖,而且被评为北大年度人物。通过艰苦磨砺,实现了读书和击剑双丰收。谈到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体会,孙玉洁背诵了习近平总书记回顾插队经历时所说的一段话:“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孙玉洁告诉记者,2016年8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里约奥运中国代表团,在和总书记握手的那一刻,深深感到这十多年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政府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邹瑞阳作为北大优秀学生干部,现任校团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曾获评北京市三好学生,首都优秀团干部,北大学生年度人物、十佳学生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他告诉记者,2015年暑期,他作为学生领队带领北大实践团赴宁德调研,村民们回忆起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冒着酷暑,跋涉15里山路,进村入户、访贫问苦的场景。他说,听到村民们讲述的情景,仿佛看到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描述的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住窑洞、睡土炕、打淤地坝的生动场面。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兴教授是一位80后。他是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央组织部青年拔尖人才,而且是北大第一位80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兴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高校,并亲临北大考察,与师生互动交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青年并寄予殷切期望的一个缩影。在谈到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心得体会时,陈兴说,我深切感受到青年习近平是一位勤奋踏实、诚恳待人、胸怀天下的年轻人。他的这种务实肯干的精神也鼓舞我们追求真理,努力成为所在领域的开拓者和中坚力量,践行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北京大学副校长陈宝剑说,在高校组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目的就是要引导青年学子见贤思齐、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良好精神面貌和优异表现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陈宝剑表示,北大青年学子将深入学习青年习近平,努力做到“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绩。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
  (作者:学习时报采访组 采访组成员:熊若愚 戴菁 龚克徐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