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结: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道德情境(图)

发布时间:2017-12-24 21:45 | 来源:宣讲家网 2017-12-15 09:33 | 查看:1294次

许结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摘要:读中国古典如果没有一种道德情境,那是非常遗憾的。中国学术是建立在其特有的文化基础上的,那就是以农耕经济为主而构建的伦理文化。这个伦理文化首先就是“亲亲”,然后就是“尊尊”“贤贤”,那就特别强调道德情境。所谓道德,德是核心,德在人心,道就是通往德的道路。所以读书不要暴殄地随便瞎翻,要敬畏地看这本书。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要敬畏。只有这样敬畏,你才能粹炼自己的心灵,才能够不废江河万古流。

QQ截图20171215085644

许结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什么叫经典?在汉代,把一种书奉为经的时候,那就是儒家的经典,但这个范围太狭窄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古今中外经典多多,如果把经典看得太偏或太狭,显然不合时宜。可以说,一切存在于传统文化中,具有继往开来之精神,对今天仍有益处的优秀典籍,都可称之为经典。这应该是比较宽泛的经典。

既然要读经典,如何读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庄子·天道》中有段“轮扁答桓公问”,说的是齐桓公在堂上读书,一个制作车轮的人在堂下问桓公“读什么书”,桓公回答“圣人之言”,轮扁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早死了”,轮扁说“那你读的只是古人糟粕”,指读的是“死人书”,也就是读死书。我们姑且不说后面桓公的质疑与轮扁的解答,仅就轮扁所说的话,却不无道理。如果我们把一本书当成一个静态的东西,他是他、我是我地阅读,或者只是将国学经典流于形式,比如穿上汉服,搞一些噱头,那根本得不到精髓。所以,如何才能真正得到精髓?一定不要读死书,而要在一种情境中去读书。也就是说,读任何一个古人的书,你要感觉在跟古人对话,这才是一种交流。

这种对话就要带着一种情境或情怀。情境有很多,年轻人有年轻人读书的情境,年老者也有年老者的情境,快乐的时候有快乐的情境,忧郁的时候有忧郁的情境。读的对象又有所不同,比如诗道雍容,读《诗经》的时候要雍容大雅;楚辞忧伤,读《楚辞》的时候带着忧情、忧伤。各有各的不同,西方人也讲,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不能强求一致。

比如缪越、钱钟书都讲过,读唐诗就像吃荔枝——爽口、美丽,但是过一会儿就没有了;读宋诗就像吃橄榄,进口时微涩,但越嚼越有味,因为宋诗重义理。另外,读的对象也决定了我们的情怀和情境。

我今天所讲的人文情境,是我们今天读古人书或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都共有的情境,是人人都应该有的情境,叫做人同其心、人同其情。所以我想归纳为四个情境,与大家共勉。

第一个情境是道德情境。读中国古典如果没有一种道德情境,那是非常遗憾的。中国学术建立在其特有的文化基础上,那就是以农耕经济为主而构建的伦理文化。伦理文化首先就是“亲亲”,然后就是“尊尊”“贤贤”,那就特别强调道德的情境。

所谓“道德”,“德”是核心,德在人心,“道”就是通往德的道路。周道如砥,走得好叫康庄大道,走得不好叫做羊肠小道。不只是一个道路而已,关键要走向“德”,所以叫德智、德教、德性。“德”是非常崇高的,孔子的弟子讲孔子,先生之门墙万仞,孔庙都有万仞宫墙。那么,这个万仞在哪里呢?就是在道德,道德是最崇高的理念,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共同的实践。

道德之崇高,不是几句话能解答的,也不是每个人所能体悟的。那么,每个人怎么起步,走进这个道德的康庄大道呢?实际上,在每个人心中,从年轻到年老,有一个字是最重要的,就是“孝”。孝道就是中国经典中谈道德的核心问题,也是我们最司空见惯的问题,所谓“百善孝为先”。“孝者,教也”,教育就来自于孝。“孝者,养也”,“孝”字的形象就是儿子背老人。孝要分多层面来看,在经典里给了我们怎么样的启示呢?首先就是孝养。孝养,首先是养。中国过去是农耕经济,年龄大了就没有了劳动力,所以叫做养儿防老。现在到了老龄化社会,全民族的养儿防老又开始起了作用了,所以“二孩政策”又出现了。过去农耕经济更是这样。要养,所以都从孝养开始。孝养是有物质性的,过去是这样,现在老年人都有福利了,有社会保障了,或许不要年轻人养了,但是孝养之心不可无。既然是孝养,就要落实到一定的物质层面上。所以诸位,不管你们是青年人,还是中年人,你们父母在的话,务必要在他们生日的时候,在重要的日子,买点东西送给父母。你们毕业以后,第一个月工资一定要买一些东西孝养父母,第二月可以买点小礼品给老师。天地君亲师,亲在前,师在后,这是毫无疑问的。孝养要真真之心,要不然你会懊悔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我飞来飞去地讲学,要是父亲母亲在,多好啊,也可以享受享受,跟我出去转转。于是乎做了一首诗,后面两句是这样写的:养亲亲不在,恨不早成名啊。要二十岁就成名不就好了嘛,带着父母。这就是孝养之心。

仅仅养是不是孝的全部呢?不是。孔子给我们作了回答。《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注引孟子曰:“养而不爱,豕畜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如果不到孝敬的层面,那就跟养狗养猪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住在南京的秦淮河边,每每走路,看到狗比人多呀。我穿两只鞋,它们还穿四只鞋。我太太和我散步的时候看到,我们附近有一个音乐老师,养了两只名狗,一个叫面包,一个叫蛋糕,它就会引亢高歌。我太太到它们身边去的时候,那个主人马上就说:“快给阿姨唱个歌。”这时候我赶快抽身而退,因为她已经是狗的阿姨了,我何苦存在呢?必正名乎。我的名怎么正呢?所以我只能抽身而退。我不反对养宠物狗,但是我反对我们家里养宠物狗,我说等解放全人类再养宠物狗吧。当然,这是开玩笑。这也是养,但这个养能是孝养吗?不是的。孔子早就讲过,要达到敬的程度才是孝养。

在孝养和孝敬之间,古人给我们什么提示呢?孝顺。《礼记·中庸》:“子曰:‘父母其顺矣。’”这就是说要孝顺父母。中国文化的哲学是一种对待的关系,在对待关系里面有几个关系值得注意,比如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叫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

古人就问了,君不惠,臣忠不忠?回答是不忠。为什么?因为在殷商的时候就有伊尹放太甲,周朝的时候就流周厉王于彘,周召共和。因为他是暴君,败德之君就去之,有德之君则居之,德为标准。所以君要惠,臣才忠,这是对待关系。夫义妇顺,那么试问,丈夫不义,妻子顺不顺?不顺。我们今天总有一些误解,认为古代妇女压在“三座大山”之下好痛苦。不是那么回事,丈夫不是随便想休妻就休。当时的桓温大将军伐周回来,带了一个小女孩,可怜摆到别馆住着都心惊胆颤。结果还是暴露了,暴露过后他的太太第一反应是什么?磨刀,直接冲去了。结果那个女孩比较漂亮,一个本子说在缝衣,一个本子说在弹琴。老太太举起刀来就砍,一阵风来,谁知道这女孩蓦然回首,老太刀掉下来了,讲了一句名言: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这是对待关系。

在这个对待关系中的第二个怎么办?父慈子孝,父不慈,子孝不孝?古人的回答很勉强,缺少法治主义精神。因为他的回答说,父不慈,子也得孝。这就是伦理关系,这就是血缘关系。所以《二十四孝》为什么重舜?为什么尧舜都了不起,但儒家学者对舜的歌颂最多?因为舜是明君兼孝子。他的父亲、他的兄弟对他都不好,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孝。我们和父母来是有血缘关系的,父母有错,但是你要婉言相劝,不应该跟他对着干,所以要顺,叫做“父母其顺矣”。

过去考八股文经常用这个题目,这个题就叫“父母其顺矣”开题。八股文很有意思,首先要请题,然后开题,然后开讲。这个题目怎么开呢?那毫无疑问就是顺,何为顺,谈谈孝顺的“顺”的意义,那么你就可以引经论典了,找故事来讲课题,那就是好文章。但是遗憾的是,我看江南科考案,有一个考生听错题目了,听成“父母”,所以他开题第一句写的就是“父母为何物也”。一个读书人连父母是什么都不知道,竟然说父母是何物也,那考官就毫不客气地在旁边批道:“父,阳物也;母,阴物也。阴阳交汇,生足下之怪物也。”过去的老师真是有水平,连批点都精采。比如《尚书》里面有一句话,叫做“昧昧我思之”,结果不小心写成女字旁,写成了“妹妹我思之”,结果那个考官马上批五个字:“哥哥你错了。”这个笑话中也有深意所在。

有了孝养、孝顺,才达到了孝敬的地步。所以要敬畏,一个人要敬畏父母,由敬畏父母开始才能敬畏领导,才能敬畏自己,才能敬畏事业、敬畏你的学习。如果缺少这种敬畏心,我们将在人海苍茫中漂泊而无所依仗。所以敬畏之心不可不有。《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儒家是先尊亲,然后尊贤。所以首先要尊敬我的老人,然后再推扩至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再推扩至爱护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好了。汉代有一个学者注:“老,犹敬也;幼,犹爱也。”这就是敬爱,这个敬就是一种敬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句大白话,实际上它有一个核心思想,比如从孝养推扩出来,讲到修养、涵养,“养”就变成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问题。孟子讲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养的重要性就出现了。敬也是这样的,从自己推扩出去,四海之内皆兄弟。然后是不仅老吾老、幼吾幼,再以及人之老,以及人之幼,四海之内皆兄弟。在中国学术经典中,这种推扩之精神是极其重要的。这些大白话是非常重要的经典之话。

有了对事业的敬畏之心,才有了奋斗之心。有了奋斗之心,于是就到了《礼记·大学篇》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然后知至,知至然后意诚,意诚然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就是朱熹讲的《大学》“八条目”。身不修,何以立身?不能立身,何以治国?治国者不能立身,焉能服民心?所以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课题。这都来自于孝敬的道德情境。

这里有一个词必须解释,那就是为什么《大学》讲“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都知道真善美,何以强调真善美?因为太多假丑恶,没有假丑恶就没有真善美。所以,儒家学者想超越假丑恶和真善美的对待关系之上,求取一种至善的境界,这就是具有宗教意味的东西。中国历史上犹如道家的自然观、儒家的伦理观,构成了中国学术传统中的人的力量的强大。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是最多的,所以宗教的思想极其淡泊。

圣名者如孔子,子路问生死,他说:“未知生,焉知死?”子路问事鬼神,他说:“未知事人,焉知事鬼?”完全是重人重生的,重现世人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尽管如此,孔子也讲“祭神如神在”,虔诚之心不可无。这就导致一个什么情况呢?为什么中国人特别强调道德传统呢?因为道德是自律。为什么要强调道德自律呢?这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纯粹性宗教的缺失。相传在尧的时代有一首诗,叫做《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熄。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当今也有一句话非常了不起的时代强音,叫做“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我们试想,这是多强的战天斗地、改造河山的时代强音,人类的觉醒?但是我们从反面一想,如果一个人无所畏惧、暴殄天物,多可怕!这就是纯粹性宗教的缺失。

佛教东传进入中国以后,曾经想占据至高的地位,于是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出现了佛真还是王真的讨论。争来争去还是王真,叫做佛真王真,佛因王而真。所以中国的宗教都是在政教调控下的宗教,自古而然,没有纯粹的宗教,没有纯粹的宗教就没有超越人的约制心灵的力量。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调侃宗教比比皆是。唐文宗时开了一次御前会议,皇帝亲自主持,请三个人来谈三教论衡问题,论儒家好、道家好,还是佛家好。开了几天大会以后,搞了个参军戏,一个叫李可及的人就上来了,穿了一个儒家的衣服:“我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然后底下插科打诨的人就说:“孔子什么人啊?”然后他马上就说:“孔子是女人啊!”他说:“为什么孔子是女人啊?”他说孔子曰:“我待价(待嫁)而沽嘛。”他把“待价”它改“待嫁”。然后又装成老子:“太上老君是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讲了一大通。结果又问:“老子是什么人啊?”他说:“女人啊。”说:“为什么老子是女人啊?”他说老子说:“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若无身,吾有何患?”“有身”在唐朝的时候就是怀孕,你看他怀孕了,他不是女人嘛?这是调侃。然后是佛家,一个和尚上来了:“西天释迦牟尼是也。”然后就说:“释迦牟尼是什么人?”然后他又回答:“女人啊!”说:“为什么是女人呢?”他说:“《金刚经》言:‘敷座而坐’。”“敷”谐音成丈夫,而且的“而”谐音成儿子,有丈夫、有儿子,她不是女人嘛?大家哈哈一笑。所以我就讲,古代文化专制真可笑,皇帝开三教会的时候,艺术人才都可以调侃。

过去有个大学者叫杨慎,明朝的,他主持贵州学政的时候,在经典著作《升庵随笔》里都记录了这些调侃宗教的话。说有个地方叫北岩寺,北岩寺底下有一个北岩镇,上面是北岩寺一个庙。谁知道这几年发大水了,发大水过后,《孟子》曾经讲过:“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嫂嫂掉水里,小叔子要拉,为什么?嫂溺,援之以手,非礼也,男女授受不亲;如果嫂溺,不援以手,非人也。所以叫“经权之法”,礼是经,但是人要权变。淹水了,妓女没地方跑了,就跑到和尚庙去了。住了过后,马上就有人做诗调侃,而且在经典著作里面都保留了大量这样的东西。当时调侃的一首诗还是格律诗,他这样写的:“水涨倡家住得高”,水一直淹,倡家住得高,“北岩和尚得松腰”,开心得松腰了,“丢下《般若经》千卷”,《般若经》一起丢了,“且说风流话几条”。第五句实在不雅,我就不读了。第六句就是“任他江山起波涛”,最后水退了,老住持带着和尚送众妓女下山,到了山门的时候,这两句诗是豹尾了:“师徒大小齐声祝”,对天祝祷,“但愿明年再一遭”。调侃得何来宗教之尊严,何来和尚之威望?

这是为什么?宗教的缺失。宗教缺失靠什么来拯救?道德。所以在中国文化中,道德在某种意义上讲冲淡了宗教的意味。在中国宗教中,大都是以政教带宗教,甚至都是一些民间信仰,没有纯粹性。如果说中国有一定的宗教纯粹性,在哪里?在诸子百家。孔子的仁、墨子的兼爱、孟子的义、老子的道、庄子的忧,但它毕竟不是宗教,这才是我们道德意味的重要问题。

所以我们讲,一个有道德的人就叫“高山仰止”。那中国文化有哪些重要的山呢?五岳三山。这中间只有两座山最重要,一个叫昆仑山。毛泽东曾经有一首词:“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周穆王西行去昆仑,林黛玉是昆仑山的灵芝草,贾宝玉是昆仑山的宝玉,《白蛇传》说到危险的时候,小青直奔昆仑而去,因为昆仑有生命之源,有不死之药。后经科学家的考证,所谓的不死之药就是昆仑山的无花果。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这就叫文化昆仑。

梁启超曾讲,中国可分为三大阶段:一个叫中国之中国,一个叫做亚洲之中国,一个叫世界之中国。古代中国最强大的时候是“汉唐盛世”,就是“亚洲之中国”的时代。“汉唐盛世”最盛的时候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而衰败是从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开始。

白居易写:“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回眸一笑”大家可以体味一下,据《唐书》记载,杨玉环跳胡旋舞的时候,能旋转几十圈,一定格,眉眼一抛,这就抛给唐玄宗了。李太白《清平调》里讲:“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个美女是哪里来的?要不是群玉山头见就是瑶台月下逢。群玉山是什么山?昆仑山。瑶台是什么?西王母,西王母是昆仑之神。所以这是一个诸神的时代。

从殷商到周朝,进入礼治时代。我曾经讲四个梦:一个是孔子的梦,孔子梦谁?梦周公。一个是庄子的梦,庄子梦什么?梦变成蝴蝶。一个是临川四梦,那是年轻人的梦。一个是《南柯记》里的黄粱美梦,醒了过来黄梁还没熟,所以这个梦是不能要的。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梦非常重要,一个孔子的梦,一个是庄子的梦。

我讲一个小故事,泰山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们向往的东方乐土,而封禅泰山更是因为特殊的政治意义而成为历史上每一个皇帝都渴望的荣耀。乾隆有一次到泰山,题字时想到了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于是想题“一览众山小”这几个字,结果“一”字写高了,看到皇帝写成那样,跟随的官员脱口而出:“陛下真是‘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登东山而小鲁。”这一下就把诗圣杜甫的话提升到“大成至圣文宣王”的气象,于是他把“一”字写成了“而”,所以后来的御碑只有“而小天下”,而没有了“一览众山小”。

这是文人编造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中有一个重要内涵:灵山圣哲是互相依存的。没有孔子,谈不上泰山。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独尊儒术,孔子被称为“素王”。儒家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孔子变成了诸多圣贤中的核心圣贤。泰山是一个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孔子。孔子“梦周公”,周公梦是什么?是礼制的梦、礼仪的梦,从殷商时重鬼神,开始转向重人文、重道德为核心的礼仪共同体。合乎礼仪者,居王者之位;不合乎礼仪者,不可居王者之位,从百姓到帝王,人人都有一个要遵循的规则——道德。所以,没有道德的情境焉能解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以道德的情境、情怀去读经典,古人的良知、勤勉、理想、高尚如在眼前,如在心中。

所以读书不能不敬畏。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要有敬畏之心,只有这样才能纯粹自己的心灵,才能够“不废江河万古流”。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