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信无以取亲于百姓

发布时间:2018-02-11 16:05 |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8-02-02 第8版 | 查看:657次

凡人之情,莫不爱于诚信。诚信者,即其心易知。故孔子曰:“为上易事,为下易知。”非诚信无以取爱于其君,非诚信无以取亲于百姓。故上下通诚者,则暗相信而不疑;其诚不通者,则近怀疑而不信。

——《臣轨》

■译文

喜欢有诚信的人,这是人之常情。有诚信的人,容易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孔子曾说:“一个有诚信的人,居于上位时,可以使居于下位的人感到自己容易侍奉,而居于下位时,可以使居于上位的人感到容易了解自己的内心想法。”为人臣者,如果没有诚信这项品质,就不容易得到君王的青睐,也不容易得到百姓的亲爱。君臣之间如果以诚相待,那么他们的言行就会不谋而合且无猜疑,如果不能以诚相待,那么就会彼此怀疑、无法相互信任。

■解读

这段文字选自武则天撰写的《臣轨·诚信章》,儒家有所谓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信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道德标准之一。

这段文字开头即说一个有诚信的人,是很容易了解他的内心真实想法的,他所承诺的就是他即将付诸实际的,而他所承诺的也一定是与他的人格、品质相符的,一个有诚信的人不行欺骗之事,也不为虚妄之谈。

这段文字引用的“为上易事,为下易知”,其实出自《礼记·缁衣》,相传孔子曾删述“六经”,其中就有《礼》,但《礼记》却是后人的作品。“记”是对“经”进行阐释与解读的作品。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论及“信”的重要性。如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軏”指的都是古时车辕前端和横木衔接处的销子,没有这个关键的构件,车子是无法行走的。一个人没有诚信,就像车子没有“輗”“軏”一样寸步难行。又如子贡曾问孔子,在粮食充足、兵力充足、百姓诚信这三者间,如果必须去掉一项,那么您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可以去掉兵力充足这一项。子贡说如果还要去掉一项呢,孔子说那就去掉粮食充足这一项吧,最后只留下了百姓诚信这一项。孔子之所以留下这一项,是因为他认为“人无信不立”。

(古列延 整理)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