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祥斌为什么感动了你我——访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公方彬

发布时间:2009-11-21 01:49 |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08-02-15 | 查看:6714次

  本报记者 潘婷

  2007年11月30日,28岁的第二炮兵军官孟祥斌在浙江金华为了救一名轻生投水的女青年而牺牲。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几乎没有任何组织的情况下,媒体上关于孟祥斌事件的报道铺天盖地,而孟祥斌也被1300万张选票推选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的候选人。为什么一次普通的解放军救人的事件能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反响?它和以往类似的事件有什么不同之处?孟祥斌给普通人心灵所带来的巨大触动又能给我们那些启示?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公方彬。

  记者:公副所长,近期关于孟祥斌为了救一名轻生投水的女青年而牺牲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想知道,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这件事情的?您对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公方彬:我的研究领域集中于精神和道德,所以社会上发生的此范畴内的有代表性的事情都会进入我的视野。但要讲了解详细,还是看了二炮政治部制作的关于孟祥斌舍己救人感人事迹的光盘后的事情。

  几天前,二炮政治部宣传部的同志给我打电话,讲到二炮准备请军地一些理论工作者参加孟祥斌事迹讨论会,请我与会发言,并让宣传部的同志送来一些相关材料。当时我产生疑惑,我军从抗美援朝时期罗盛教舍己救朝鲜儿童至今,可以数出来的类似英雄人物已是不少。孟祥斌的故事还能有多少特殊之处?晚上7点我边吃饭,边看录像资料,吃到一半时,实在吃不下去了。强烈的情感触动迫使我不能不去作深入的思考。

  记者:其实,和孟祥斌因救人而牺牲这件事同样让人感动的,还有这件事发生后金华和其他地区普通人的反应。

  我在一些相关的报道中看到,有很多人自发从上海和杭州赶到金华去参加孟祥斌的追悼会,很多人知道孟祥斌生前还没有来得及给女儿买鞋而给小姑娘买了各式各样的小红鞋,还有很多金华市民自发到孟祥斌牺牲的婺江边点上蜡烛为英雄守灵。这些,完全是大家自发的举动。您怎么看人们的这些反应?

  公方彬:这种强烈的社会反响,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孟祥斌事迹本身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大凡舍己救人的人和事发生,总能引起人们的关注,毕竟以自己的生命换得他人的生命,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越是做不到,越易于得到他人的敬仰,越能够感动人。

  再一个是社会特定时期的特殊需要,或者说是大众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自然反映。应当承认,当今社会在精神和道德建设领域存在着许多问题,友爱和互助还不够普遍,许多情况下人们甚至产生出很强的精神和道德贫困感。越是缺乏的,人们呼唤越强烈。那么,当孟祥斌这样的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事迹产生出来后,产生更大的社会反响实属必然。

  记者:这件事发生在2007年11月底。我注意到,从2007年年末开始,这件事引起的社会反响就越来越大。开始是整个金华市,后来进一步发展到浙江省,最后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反响。

  其实,这些年来,解放军因为救人而牺牲的事情可以说是经常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但是,孟祥斌这次救人事件引起的反响却前所未有的强烈。您觉得,为什么这件事能引起整个社会如此大的反响?和以往类似的事件相比,这一次有什么特殊之处吗?到底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东西?

  公方彬:这一点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延伸和深化。既然类似的故事已有不少,为什么这次较以往的影响更大。要弄清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作出对比性分析。

  以今天的孟祥斌与另一个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英雄作比较。当我们将孟祥斌的一跳和56年前感动了中朝两国人民的罗盛教的那一跳作出比较性分析后,会深刻感知其精神的时代价值。

  两人以相同的英雄行为表达了同一种精神和理念,一个感动了当时中朝两国人民,并成为一个不朽的精神雕像,不断影响着后来人;另一个已经和正在感动着当代中国人,并将成就为时代的精神雕像。

  除此之外很值得注意的是,罗盛教所处的是一个一元价值观的时代,并且处于英雄主义氛围之中,个人的追求与环境氛围同质同向。孟祥斌则是处在多元价值观的时代,是一个呼唤英雄而未必不是英雄主义精神相对弱化的社会环境中,这种情况下勇敢一跳,必须获得更多更强的精神支撑。

  延伸开来,一个人在英雄主义氛围中成就牺牲,社会与心理支持度更高,英雄主义行为更易于产生。为什么战争出英雄,为什么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牺牲精神容易出现,道理即在于此。但处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状态下,尤其是在英雄主义氛围并不浓厚的社会环境中,敢于选择牺牲,依靠的只能是自己的道德修养与精神追求,所以个人品质显得更耀眼。

  另外,社会现实已经告诉我们,并非有了感人的事,就必定有接受感动的人。要让人们为感人的事所感动,需要许多辅助条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感知舍己救人者,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完成,这种方式在诚信度很高的社会和时代同样富有力量。但处在转型期的社会,尤其是存在一定程度信任危机的情况,就不容易做到。何况今天的人们已经不那么易于被感动,许多人甚至怀疑多于信任,麻木多于感动。

  在这种情况下,要让英雄感动社会,没有很强的质感是难以办到的。孟祥斌事迹恰恰具有很强的质感。这一点我们从金华市民哭诉中可以感知:“自己身边的人一跳再也没有上来,是自己眼看着牺牲了!”还有催人泪下的镜头,看着孟祥斌3岁女儿一手提着爸爸留下的鞋,一手为悲痛欲绝的母亲拿衣服的镜头。这些怎不让人心碎,怎不让人在悲剧中感受伟大?!

  记者: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挑战。比如,曾经有一段时间,有的人认为见义勇为是一种“傻”的表现,觉得为了素不相识的人而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是非常不值得的。

  但是,从普通人对孟祥斌牺牲这件事的表现上,我们好像可以看出一些变化或者说回归。正义、善良、英雄主义这些字眼,重新被社会所重视和认同。我不知道,您是否认同我的想法?

  公方彬:应当承认,即使到目前,我们都不敢言道德建设已经进入良性循环,但至少我们已经看到光明的前景,这种积极判断源自几个方面。

  一是党中央越来越重视精神和道德建设;二是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基础的提高必将为精神世界提供有力支持;三是人民群众已经真切感知,幸福生活并不仅限于物质文明一个指标,同时需要精神的支撑。大国的崛起本质上是文明的崛起,只有立身于人类文明制高点,精神与文明创造足以引领人类走向者,才敢言崛起。

  一段时间来,我研究了三大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将民族核心价值概括为“民主、平等、公正、互助”,将党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民主、法制、勤政、为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使命、忠诚、纪律、牺牲”,与时代呼唤有着重要关系。

  记者: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公民道德领域研究的专家,孟祥斌事件在您眼中是否有特殊的意义?或者说是否给了您某些特别的启示和思考呢?

  公方彬:诚如你的判断,孟祥斌的事迹的确具有特殊意义。其特殊性在于我们社会强烈呼唤精神,需要精神世界矗立起不朽的雕像,以支撑这个民族实现跃升,正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孟祥斌出现了。他以强烈的感动力引发人们的思考,他让处在各种状态下的人们反诸自身。面对孟祥斌,我该做些什么。

  我们知道,典型是时代的产物,是呼应时代脉动的结果,或者说典型是主流社会倡导某种价值观的有形载体。我们还知道,今天是一个需要强力方可拨动灵魂之弦的时代,是生活节奏大大加快的时代。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你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人以感动,便可能失去全部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而舍己救人者往往产生于突发事件,不可能以影像方式被记录下来。而从人的感知和感动来看,每与事件拉大一段距离,受触动程度便递减一个层次。

  难得的是,孟祥斌生命的绝响是以可感的方式记录下来,这一点是很多英雄事迹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像孟祥斌这样的质感和视觉冲击力很强的英雄并不易发现,我们更有责任将其精神发扬光大。

  要说孟祥斌英雄事迹中蕴含的启示,可谓多多。比如,他进一步深刻和感性地告诉我们,我军是一个为人民的利益敢于牺牲、勇于牺牲的集团,永远值得人民的信赖。比如,孟祥斌的事迹中人性化的东西很多,而人性之光照得很远,影响更久,这也是需要我们深入发掘的。再比如,孟祥斌的妻子对轻生者所说的“好好活着就对得起孟祥斌”。在道德由“五伦”进入“六伦”,亦即进入陌生人之间的交流的时代,我们该如何看助人与被助,感恩与被感恩?我们是不是应当倡导新的道德价值观?诸多问题或许都可以由此找到落脚点。

(责任编辑:吴雄)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