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元生 青海湖边护鸟人(3图)

发布时间:2019-06-08 21:33 | 来源:人民日报 2019-06-07 07版 | 查看:914次

  本报记者 原韬雄

侯元生对水鸟进行拍照记录。本报记者 原韬雄摄

侯元生(左一)和同事在工作。本报记者 原韬雄摄

  4月,青海湖醒了。

  春风吹开冻了一冬的湖面,鸟儿归来,侯元生又要见到自己的老朋友们了。

  作为青海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巡护员,摸清青海湖各个区域的水鸟种类、数量及状态,是他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

  1台车,4个人,后备箱里塞得满满当当:衣服、食物、望远镜、无人机……再看他们身上的装备:奔尼帽、墨镜、防风面巾、冲锋衣……侯元生对记者笑笑,“小伙子,穿少了吧!”记者却毫不在意,正是人间四月天,穿这么“隆重”,小题大做了吧?

  自西宁驱车西行,两个多小时后,草色渐绿,水鸟纷飞,青海湖便露出一条长长的蔚蓝色的线,眯着眼睛冲我们笑。车里,侯元生已经开始规划任务。“今天我们要去洱海、沙岛等4个监测点,任务比较重,大家做好准备!”

  一下车,风直往领口里灌,刚站3分钟记者就被迫钻回车里取暖。巡护员王延明倒是不穿戴任何防风防晒装备,定睛细看,他的两颊上爬满细细的血丝,是常年风吹日晒刻下的痕迹。“戴过,没用,索性不戴了。”他笑道。

  记者通过王延明的望远镜看,鸟只是一个个小点,甚至分不清哪里是头,哪里是尾。可王延明打眼一看就脱口而出:“棕头鸥!”

  侯元生给记者介绍起他的“老朋友们”:“那个头上有两条黑斑的是斑头雁,能飞到8000米以上,是青海湖的特有鸟种;那个是白骨顶,头上有一道像骨头一样的白条;那些小胖子是赤麻鸭,现在正是它们产卵的季节……”

  “赤麻鸭7只、斑头雁2只、凤头潜鸭4只……”侯元生一面观察一面说,吴恒飞在一旁飞快地记录。吴恒飞是青海师范大学自然环境专业的学生,对于这项工作他早已驾轻就熟,已经成了侯元生的好帮手。

  侯元生拿出掌上电脑,对观测样点进行拍照,记录观测到的水鸟数量、行为、环境干扰因素等。他解释道,“我们采用样点观测法,收集青海湖各个区域水鸟的相关信息,这样的基础数据采集对于我们掌握湖区鸟类的情况非常重要。不同的鸟类栖息于沙漠、湿地等不同的环境之中,鸟类的增减情况可以敏锐地反映出环境的变化。”

  “侯老师可是鸟类专家,青海湖的鸟没有他不懂的!”吴恒飞说。侯元生连连摆手,“我就是个‘土专家’。保护区与各科研院所和机构合作,青海湖的鸟类保护越来越科学专业,我们是拜师学艺!”

  护鸟,侯元生已经干了快30年。“现在的装备比以前好太多了!以前我们扛的望远镜,装在木头箱子里,几十斤重不说,成像还模糊,要看清楚就得靠腿往深处走。冬天有几次掉进湖水里,一爬出来水瞬间冻成冰,送我一身‘银铠甲’。”

  在去年的水鸟观测工作中,侯元生对原有观测样地、样点进行了统一编号,确定10种生境类型,统一干扰类型、干扰强度信息的采集记录,水鸟观测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2018年共开展水鸟观测9次,野外巡护54天,陆上巡查巡护6330公里,水上巡护220海里,很好地完成了水鸟观测和巡查巡护工作。

  侯元生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青海省优秀科普辅导员。每到假期,他就去学校和社区进行鸟类科普宣传。他说:“科普教育还是得讲究点方式方法,去年我让低年级的孩子画观测到的鸟,让高年级的孩子撰写观察报告,小家伙们特别开心!”

  在每个观测样点,侯元生总想多拍些照片:“拍得多一些,孩子们看到的就多一些。科普的意义远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让孩子们从小树立起保护动物、珍爱自然的意识,相当于种下了多少环保的种子啊。”

  享受工作的同时,他也犯愁:“再过两年我就该退休了,现在正努力培养新人。但整个保护区只有20名巡护员,还是希望再添点人手,护好这片鸟类的家园。”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