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顺人力资源董事长张全收:“农民工司令”指挥的“劳务战役”(5图)

发布时间:2020-08-10 22:29 | 来源:搜狐网 2020-07-04 20:08 | 查看:2633次

  作者/郝德秀 编辑/ 冯寅杰(本文原载于《创业人》杂志 原标题《“农民工司令”指挥的“劳务战役”——访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全收》)

  衣锦还乡,造福一方

  “我刚才还在照着镜子看,被晒黑了。老家修路,碰到钉子户,不让下水道从自家门前通过。修路不修下水道就是等于瞎胡闹嘛,我就回去解决这个问题,在太阳底下站了五六个小时,暴晒,终于把对方的工作做通了。” 电话里的张全收气喘吁吁,但精力十足。

  “农民工司令”张全收,不仅是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还是老家河南驻马店市拐子杨村村委会主任——所以,当村委会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他需要从深圳赶回河南老家处理这些问题。

  2008年11月26日,张全收高票(1016名选民938票通过)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当问及为何要回乡参加竞选时,张回答:“不是竞选,而是家乡父老乡亲见我在外面做出了点成就,认为我值得信赖,就希望我回去能带动大家一起走上致富路。”

  张全收所说的“成就”,可以用一长串的荣誉来概括:“ 全国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个人”、“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标兵”、“河南青年创业风云人物” 、“2006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此外,他还荣获 “中国文化扶贫奖”、“全国三农研究创新奖特别奖”、“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奖项;当选河南省第八次党代会党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0年4月26日,张全忠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张全收所说的“成就”,也可以用一长串的慈善活动来证明:为家乡生活困难的五保户老人发放生活补助;捐款修建镇敬老院;捐款修建村希望小学,并额外捐出10万元,作为全镇失学儿童的助学基金,以长久帮助全镇失学儿童及高校在读的贫困生和特困生……张全收说:“我没有机会好好读书,不能再让下面的孩子吃我的亏了。”

  同时,在深圳打拼多年的张全收也一向古道心肠。仅举一例:一次,一家公司总经理携款外逃,几百名河南籍打工者半年工资没了着落,张全收慷慨拿出240万元支付了他们的工资,并将他们安置到另一家企业上班。

  现在,张全收凭借自己的成就与威信,当选为村委会主任。尽管人在深圳,对村里事务不能事必躬亲,但他却丝毫不懈怠。张全收说:“只要我有能力干得好,只要百姓支持,我就会一直‘把革命干到底’。拐子杨村现在在全市,修的路是一流的,建的学校是一流的,村委工作也是一流的。”

  谈到村委主任这一职位所带来的挑战,张全收表示:“目前还没有遇到,我相信也不会遇到。”

  “全顺模式”:劳务输出新模式

  2001年,张全收成立了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公司的成立,源于他之前的“借人”经历。

  1999年,有了一些资金积累的张全收,在深圳与他人合伙开办了一家玩具加工厂,从“打工者”变成了“老板”。他发现,厂里忙的时候工人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闲的时候却无所事事,坐吃山空。有时他的加工厂没活干,而其他工厂却急需人手。于是,张全收一边自己招人,一边把多余的工人“借”给其他缺人的工厂。“借人”的次数多了,他发现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2000年之后,张全收开始专职做“借人的生意”,他专门招聘农民工提供给有需要的企业使用,用工单位如果用张全收的员工,除发放工人工资外,还需要向张全收支付管理费用——张全收赚的就是管理费。直至2004年,张全收成立了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公司。

  全顺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将农民工组织起来,对农民工进行军训和相关技能的培训,然后输送给用工单位。哪家工厂需要人,就“打包”调人过去,这家工厂的活干完了,再转移到下一家工厂。

  全顺公司代表员工与用工单位签订包括工资待遇、生活标准、人身安全等十几项内容的用工协议。员工的合法权益如果受到侵害,将由全顺出面协调,加以解决,从而使员工的合法权益和收入有了保障。

  加盟全顺公司的农民工如果没活干,就免费吃住在公司租来的培训基地内,每天还有70元钱的补贴。刚开始,只有一些河南的同乡来投奔全顺公司。后来由于张全收规范经营,关爱职工,全顺公司的名气越来越大,很多安徽、陕西、河北、山东等省的农民工也纷纷要求加盟公司。如今,全顺公司聚集了近两万名农民工。专家将张全收创造的这种模式称为劳务输出的“全顺模式”和“全顺现象”。

  “农民工司令”张全收的名号由此打响。

  河南省科学院研究员冯德显说,在劳务输出方面,以往更多的是进行输出地管理,而张全收正在进行的是在输入地进行公司化管理。这种模式使务工青年的权益和用工企业的利益,都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他创造的这种新颖的人力租赁形式和他的亲情化管理模式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尤其值得河南这样的劳务输出大省予以关注。

  “诚信为本,以质取胜” 是全顺公司始终坚持的宗旨,同时秉承“一切以员工利益为导向,一切以客户利益为焦点,持续满足员工、企业、公司的发展需求”的经营理念。成立十余年来,公司以其独特的人力租赁方式,先后与上百家外资和民营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服务范围跨越深圳、福州、厦门、珠海、广州、大连等地区,与港、澳、台、日、美、韩等国家的企业合作,涉及纸品、电子、玩具、塑胶、饰品、鞋业、食品等诸多行业。全顺为各合作企业营造了一个高度灵活、低成本、低风险的用工环境,为广大农民工营造了一个有保障的打工环境, 张全收说,公司的发展目标是力争成为国内劳务派遣第一品牌。

  未来不是梦,明天会更好

  “未来不是梦,明天会更好”——这是张全收在接受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1966年出生的张全收是家中长子,小时候因家境贫寒,父母身体不好,小学没毕业便辍学外出打工,以养家糊口。为了挣钱,他做过很多工作:卖过爆米花、贩过冰棍儿、干过建筑工、当过油漆工、跑过运输、开过面馆……他也经历了很多挫折:工钱被工头卷跑、面馆遭遇火灾、开车发生交通事故……

  然而,种种磨难,没有难住从小就立志出人头地的张全收。1997年,张全收怀揣着梦想,来到深圳,在火车站附近租房开了一家餐馆。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后,他一步一步地实现了从“打工者”到“老板”的转换,直到成为今天的“农民工司令”。

  “失败的越多,经历的也就越多——以后的财富,也就越多。”如今,回顾当年的坎坷与不顺,张全收深有感触地说。

  创业多年,张全收说:“说真的,劳务派遣这个行业非常难做,因为人力资源是非常难管理的。但我始终坚持‘说实话,讲真理,办实事’的原则,做人真诚,做事热情。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去拼搏,都不要说放弃。”

  “还是那句话,未来不是梦,明天会更好。”张全收自信满满地说。

  张全收的创业历程:

  1997年之前,干过各种零工,得出感悟“失败的越多,经历的就越多,以后的财富也就越多”;

  1997年,来到深圳,以开餐馆起家;

  1999年,与合伙人开办玩具工厂,由“打工者”转变为“老板”;

  2000年开始,不断“借人”给出现“用工荒”的工厂,并由此发现劳务派遣这一领域所蕴含的巨大商机;

  2004年,正式成立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他所开创的劳务输出模式被称为“全顺模式”;公司发展至今,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员工近两万名,张全收从而被称为“农民工司令”。

  全顺模式:

  农民工加入全顺,成为全顺员工。

  全顺公司对农民工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然后输送给用工单位,并代表员工与用工单位签订用工协议,以保障员工权益。

  干完一家工厂的工作后,全顺负责继续联系工作,将员工转移到下一家工厂;无工作期间,员工在全顺免费吃住,并有70元/天的补贴。

  张全收的创业历程:

  1997年之前

  干过各种零工,得出感悟“失败的越多,经历的就越多,以后的财富也就越多”;

  1997年

  来到深圳,以开餐馆起家;

  1999年

  与合伙人开办玩具工厂,由“打工者”转变为“老板”;

  2000年开始

  不断“借人”给出现“用工荒”的工厂,并由此发现劳务派遣这一领域所蕴含的巨大商机;

  2004年至今

  正式成立深圳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他所开创的劳务输出模式被称为“全顺模式”;公司发展至今,拥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员工近两万名,张全收从而被称为“农民工司令”。

  以上内容版权归属「iNews新知科技 」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