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益新闻

爱心月嫂:公益赋能家政服务专业化(2图)

发布时间:2021-01-31 17:51 | 来源:公益时报 2020年11月03日 07版 | 查看:7329次

 

安徽临泉“爱心月嫂”马灵利创立的“邦尼家政服务中心”开业

  

“爱心月嫂”的面试现场

  

2020年,“爱心月嫂”培训项目升级 

■ 本报记者 张明敏

目  前,我国有50多万家家政企业,2000多万家政从业人员。随着二胎的全面放开,育婴、母婴护理人员需求急速增长,这为贫困地区女性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2016年,一个旨在为贫困地区有志从事月嫂工作的妇女进行免费培训赋能的公益项目‘爱心月嫂’开始实施,一批批高质量月嫂逐步产生。截至2019年9月1日,项目共计培训1220名爱心月嫂,平均月收入达到4500-12000元。其目前,‘爱心月嫂’项目毕业学员创办的家政公司数量已达10家。

与此同时,走过5年的项目也正在嫁接更多资源逐步升级。一个构建农村女性‘精准帮扶+职业技能教育+持续网络支持’的‘授之以渔’的扶贫链条就此展开。

创业月嫂马玲利

马灵利是安徽省临泉县的一名90后宝妈,婆婆身患疾病需照顾使她无法外出务工。一次工地的意外事故又令她收入不高的丈夫受伤,只能在家休养,全家生活陷入困境。

一次项目宣讲,让马灵利接触到了“爱心月嫂”这个公益项目,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北京接受培训后,经过项目对接马灵利被北京一家雇主看中。一段时间的工作后,积累了经验的她在家人和学校的支持下回家自主创业。2018年3月,她注册的名为邦尼的家政服务中心在临泉县正式营业,开始为家乡提供家政服务,带动其他妇女共同就业。

马灵利说,爱心月嫂项目带给了她新的希望,通过技术赋能给了她创业机会,今后要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去帮助更多的姐妹改变命运。

让马灵利们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爱心月嫂”项目由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荷兰皇家菲仕兰于2016年发起。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丁亚东介绍,项目启动至今已覆盖安徽、山西、河南、贵州、河北、甘肃、四川7省24县的1220名贫困妇女,投入资金1120万元,培训期间零流失,培训率100%。2016至2019的4年里,参加培训的月嫂们平均收入达到4000至8000元,比原先在城市打零工实现了二三倍收入增加,实现了脱贫目标。这其中,月嫂们通过学习实践接触家政管理新经验后自主创业,不仅自己脱贫还带动家乡劳动力一块脱贫,树立了自立、自强、自信的女性创业榜样。

家政服务走向专业化

家政服务行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行业需求向着专业化迈进。

早期较为宽泛的家政服务大多集中在育儿层面,时代的发展令家政服务有了新的课题。产前服务、月嫂服务、育婴服务、早期教育等方面均被涉足。

穆丽杰是北京市家政协会会长、北京爱侬养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侬”)董事长,在她看来家政行业的专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如何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满足市场需求,需要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对于家政行业重要的参与者月嫂的实用技能培训讲师将是急需。

“‘爱心月嫂’提供产妇心理健康陪护服务特别好,让月嫂掌握一项新技能,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也提高了月嫂的就业能力。”穆丽杰说。

北京市通州区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执行董事长沈东曙认为,全场景化是培训市场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需求的加深使得场景化更加贴合。

沈东曙表示,家政服务就业核心是让从业者能力不断提升,让其收入和技能与社会关系得到稳步提高,通过互联网赋能让家政人员稳定就业,踏实服务。

“通过打造一家家政服务综合性平台,记录家政从业者点滴。包括就业岗位、劳动服务、技能培训、雇主点评等功能,通过大数据服务,让家政人员掌握自身属性,让雇主有据可查找到合适自己的家政人员,这有助于家政服务业改变服务方式,增加服务效能。”沈东曙表示,“互联网赋能的方式将对家政服务行业内部矛盾化解产生较为深远影响。”

对于家政服务的大数据平台建设穆丽杰也表示认同。家政服务员岗位稳定是关键。

穆丽杰说,一个月嫂从何地来、爱好、经验、经历、技能这些都应该有计划建档立卡,方便查询。目前,爱侬就有着这样一套系统,将每一名从爱侬出去服务的月嫂进行信息录入,就业月嫂情况测试进行培训,身体、年龄、文化、培训等维度一目了然,再对月嫂进行相似性格的家庭雇主匹配,系统自动化跟踪指导,月嫂遇到困难机构掌握相应信息,提供解决方式,进行及时指导,有效化解月嫂内心矛盾,让就业更稳定,平台作用就非常显现。

“从农村来到城市的月嫂还需要我们当‘保姆’,为其做好服务。从技能上一对一帮扶,适应后成为熟手更好服务雇主也实现自身价值。”穆丽杰说。

公益项目有效升级

近年来,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个新生儿出生,随着80后的生育高峰,以及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二胎的出现,每年新生儿的数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城市职业女性在平衡事业与育儿之间也经常面临困难,城市家庭需要专业的育婴协助来缓解家务压力。

《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每年有1000万以上新手妈妈,其中60%到80%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接近20%会发展为临床抑郁症。此外,中国宝妈们还普遍饱受“焦虑”困扰,小孩健康、教育、夫妻关系位居妈妈们焦虑来源的前三位。妈妈们面临工作压力、家庭关系和角色转变,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已成为需要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中国,约一成新手妈妈或会遭遇产后抑郁,严重者伤害自己甚至孩子。菲仕兰在2017年开始关注产后抑郁话题,并于母亲节期间发起“爱妈三字经”主题活动,倡导新生儿父母、尤其是父亲承担起责任,积极参与产后抑郁的预防、护理与疏导。

2020年,爱心月嫂项目培训课程进行升级,增加产后抑郁干预与护理培训课程,让参与培训的家政服务人员、尤其是母婴护理人员学习理解产后抑郁,并给予产后抑郁妈妈有效的帮助,避免、缓解产后抑郁。

针对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爱心月嫂项目与时俱进,与上海复旦大学及上海红房子医院专家团队合作制定培训内容,在培训体系中特别完善对于产妇生理及心理两方面的护理技能,增加对爱心月嫂健康检查、技能评定、心理测试、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专业培训和技能审核,以新生儿、宝妈的需求变化为基点,对应每天或每个阶段的母婴护理专业服务,规范、完善服务流程和服务细节。

对于爱心月嫂项目的优化升级,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赵芳指出,“从家庭生命周期来看,宝宝的出生是家庭经历的一个新的历程,让每一个家庭满载新生命降临的喜悦,但也让家庭成员面临诸多角色的转换,承担着相应的压力。经过专业培训的月嫂在家庭生命周期转换的特殊时刻,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不仅通过育婴减轻家庭照顾的压力,还可以部分地发挥陪伴、支持和心理疏解的作用,缓减妈妈的焦虑,促进母婴健康。”她认为爱心月嫂项目经过提升,不局限在育婴照顾本身,还能作为家庭支持的一种新生力量,难能可贵。

项目还举办了多场不同主题的“爱心工作坊”,由企业员工代表为项目学员分享知识、经验、技能,并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增强了“爱心月嫂”们的自信心,增强了就业软技能。项目还在富平学校多年家政服务培训及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编印了《我该怎么说——家政服务沟通常见问题指南》和《母婴照护28天》,成为帮助学员们掌握沟通技巧、熟悉日常操作的有力工具。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