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铮铁骨战日寇,血肉之躯筑长城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邀您走近油画《杨靖宇将军》……(组图)

发布时间:2021-08-20 09:14 |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 2021年08月17日 20:33:5 | 查看:5620次

  东北大地的白山黑水之间,有一个叫濛江县的地方。1945年10月,在战胜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之后,中国共产党接收了濛江县伪政权,全县解放。次年,濛江县被更名为靖宇县。

  这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一代抗日名将杨靖宇。

  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

  1931年,日本反动统治者策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全境。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2年,杨靖宇接受党组织的委派,前往东北组织抗日武装力量。

  杨靖宇带领游击队转战千里,与日伪军多次作战,给日伪军沉重打击的同时,不断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将红旗牢牢插在东北大地上。

  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决定将东北各方抗日武装联合起来,杨靖宇任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成为中国人民反抗日寇侵略的一面旗帜。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旗帜,但杨靖宇并非他的本名。这是怎么回事呢?

听党史专家卢勇讲述

杨靖宇将军和东北抗联的故事

  东北抗联 绝境中的雄壮史诗

  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漫漫长征。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联失去了和党中央的联系,在这片林海雪原中,开始孤军奋战。

  在长期的抗战中,东北抗日联军将士挑战着人类生存的极限,抵御着难以想象的严寒和饥饿。

  有时部队一天要在深山雪原里跋涉上百里,一连几天吃不上饭,只能就着雪水,吃点野果,甚至只能吃草根、树皮和棉絮。

  但是,将士们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牵制七十余万日伪军,消灭十八万日伪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参加东北抗联的五万多将士,大部分血染疆场,120多位师以上干部为国捐躯。

  “杨靖宇”的名字令敌人闻风丧胆,被日伪当局视为伪满洲国的心腹大患。1939 年冬,日寇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大规模围攻。

  “杨靖宇和部队陷入重重包围,几位当地农民劝他投降。杨靖宇说:‘老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那还有中国吗?’”

  ——中共党史专家卢勇

  1940年,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和叛徒出卖,杨靖宇将军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壮烈殉国,年仅35岁。

  支撑杨靖宇将军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也就是伟大的抗战精神。

听党史专家卢勇讲述伟大的抗战精神

  杨靖宇将军牺牲后,负责追捕他的日本侵略者很好奇,是什么让杨靖宇能如此坚持呢?最后他们决定把杨靖宇的肚子剖开,发现杨靖宇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

  “满腹棉絮草根,一腔热血忠诚,纵然肠剖颅断,犹令强虏胆寒,这就是我们的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

  ——中共党史专家卢勇

  将军虽死,浩气长存

  烈士不朽,英灵千古

  杨靖宇将军被杀害后,日伪军将他的遗体放在一块门板上立起来,拍了这样一张照片。

  英雄虽然倒下,但他的精神气概如同万仞高峰,永远守护着这一片壮美山河。

  杨靖宇牺牲四十余年后,画家胡悌麟和贾涤非以这张照片为蓝本,创作了油画《杨靖宇将军》。

美术评论家徐里带您赏析经典画作

  油画《杨靖宇将军》给观者强烈的、悲壮的视觉冲击。在构图上,这幅画采用了“S”形的结构,以独特的俯视视角来呈现画面。

  画作中央的老牛拉着杨靖宇将军的遗体,狼藉的雪地、凄寒的色调、如麻似刀的线条,真实地营造出悲壮的气氛。

  画面前景的农民手牵黄牛,在雪地中艰难前行,他的眼中充满着对烈士杨靖宇的悲悯,双手似是在为英雄虔诚祈祷。

  左上方手持军刀的是一名侵华日军头目,他侧着身对着烈士,边走边低下头,这一细节也呼应了历史事实。

  画作没有刻意描绘英雄的外貌,但画家用粗犷而犀利的笔法,勾勒出杨靖宇将军残破的军服,露出许多雪白的棉花,营造了悲壮的现实氛围。

  画作采用颇为独特的俯视视角,将观者的视线带入到画面里,产生向英雄低头默哀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俯视着画面中持枪押运遗体行进的日伪军,从而形成对日寇野蛮侵略的审判姿态。

  有的人躺下了,但他的精神永远站立不朽。在站与躺的强烈对比下,画作焦点中的杨静宇将军,永远接受着我们的礼赞与致敬。

  以“死”为题,虽死犹生

  40多年前,画家胡悌麟创作《杨靖宇将军》时,一反常规,用死亡的瞬间,定格英雄精神的永恒。这是因为,一生从军的胡悌麟深知,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军人对牺牲的认识,早已不同于常人,而是具有别样的意义。

听胡悌麟妻子讲述

胡悌麟军旅生涯对画作的影响

  黑土地曾是当年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日战场。胡悌麟七次前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林海雪原,寻找杨靖宇将军和抗联战士们与这片土地的血脉联系。

  “他(胡悌麟)去东北采风,滑进冰窟窿里去了,他说:‘我再掉下去多少次,我也得把这张画画出来。’”

  ——朱珠(胡悌麟妻子)

  一张张手稿,记录了画家心血与灵感交织的创作之旅。

  历时三年,胡悌麟和学生贾涤非,勾勒出了一位浩气长存、虽死犹生的英雄。每一位英雄,都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杨靖宇将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赞歌,一直回响在白山黑水间。

  靖宇精神传承不息

  正如杨靖宇将军所言:“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每一个革命先烈,都是播火的人。

  杨靖宇将军曾经率领的部队在抗战后期散而复聚,成立了杨靖宇支队,经历过无数次战火的洗礼,如今,这支部队已经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装甲旅,靖宇精神仍在人民军队中传承不息。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将军的雕像静静伫立,与他眷恋的土地和人民永远相伴。

  党的十八大以来,靖宇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于2020年退出贫困县序列。白山黑水间的东北大地,正在新时代的振兴路上砥砺前行。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将永远鼓舞我们继续前进。

  杨靖宇将军和东北抗日联军还有哪些感人的事迹?画作《杨靖宇将军》创作过程中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让我们跟随中共党史专家卢勇、美术评论家徐里一起,了解《杨靖宇将军》背后的故事。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

CCTV-1

8月17日 22:30档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监制 /田龙

  主编 /刘铭

  编辑 /田楚韵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