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子"季一山:无偿赡养失忆老人16年(4图)

发布时间:2022-05-29 20:2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10 | 查看:487次

16年前,他从上海的街头接回一个失忆老人。仅是一面之缘、一个电话,他却无偿赡养了老人16年。无论艰难与否,他始终对老人不离不弃,建立起如同父子的深情。2014年7月,当老人记忆复苏后,他又帮助老人找到了阔别已久的亲人,让一个分崩离析的家庭完整、团圆。季一山,一名长年在上海打工的普通油漆工人,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翁。2014年10月,季一山荣登“中国好人榜”。

一面之缘,毫不犹豫地收留一位失忆老人,他无怨无悔。有人不解,这是不是冲动?打工收入微薄,还要养家糊口,却坚持16年照料一个非亲非故的异乡人,他细致入微。有人诧异,这是不是犯傻?受助老人被亲人领回后,一心要答谢,他严词拒绝。有人怀疑,这是不是作秀?然而,直面季一山,这位曾当过3年兵、有着23年党龄的“中国好人”季一山,此前的问号一个个被拉直,一阵阵感动从心头涌起,热热乎乎。 

1.”我不知道我是谁,请带我回家“ 

2014年9月9日,中秋团圆之夜。海门市海门镇70多岁的施桂生老人家里济济一堂,欢声笑语之中推杯换盏,畅叙亲情,迎来了久违了16年的全家团聚。此刻享受着天伦之乐的施桂生老人,和家里讲述着失忆后与家人失联16年来的遭遇:“要不是季一山,我可能早就客死他乡,回不了故里了。”团圆的夜晚,季一山这个普通油漆工人的名字让海门这户人家感激涕零,念叨又念叨。晚上八时多,施桂生老人接到了季一山的问候电话:“您老在家好吧?祝贺您老合家团圆、全家幸福安康。”听着熟悉的声音,想着共处的五千多个日日夜夜,老人哽咽了:“我好我好,你也要好好保重身体啊,别太累着。”说到这,老人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一桌子的人都跟着哭了,这一刻的团圆全家盼了太久太久,16年来,全家历经希望、失望轮番上阵的百般挣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欢喜团圆。而老人如同小说电影般的真实遭遇,注定和恩人“季一山”这个名字永远地联系一起了。

季一山去海门看望老人施桂生。图片来源:江苏文明办、盐城文明办

故事要从1998年9月份的一个下午说起,那天天气闷热,时年29岁的季一山正在工地上干活,身上的BP机响了,可能有新业务,他借了业主的手机回电话,听到一个陌生而焦急的声音:“季一山啊,我头晕迷路了,请来救救我,我在鲁迅公园。”季一山问:“请问你是哪位?”“我不知道我是谁,我有个本子上记有你的电话”。没头没脑的话让季一山很是疑惑,但对方焦急、无助的语气让他下了决心,不论怎样,先去看看。到了鲁迅公园门口,季一山远远看到一个头发乱蓬蓬的老人,无精打采地坐在花池旁,在太阳底下打盹呢。季一山想了起来,在年初一个业主请吃饭的时候,在饭桌上见过一面,当时老人说他油漆手艺好,问他要了电话号码,老人姓甚名谁,他也不记得了。顾不了许多,季一山搀着老人,背起他的编织袋行李包,坐车回到了工地宿舍。老人脚上穿着一双旧皮鞋,或许因为长时间步行,脚已经水肿。季一山为老人打来一盆温开水,让他洗脸洗脚,给他找来一双新鞋换上。做完这一切,季一山又为老人煮面条,可能因为太饿,老人一口气吃掉了两大碗。洗净吃饱后,老人气色好转。季一山开始询问老人的情况,可老人对以前的事,什么也想不起来,话问多了,老人开始抱着头:“我什么也想不起来了,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季一山安慰他:“没关系,想不起来,您就先住在我这这里。虽然条件差点,但我可以保证每天让您有个热汤热水。”

2.”如果警察问我季一山是谁,我就说是我的儿子“ 

在上海生活实在不易,季一山省吃俭用,舍不得租房,在哪干活,就住在哪里,既省钱又省力。但那些地方尘土飞扬,施桂生对灰尘特别敏感,有时甚至表现出恐惧。工地不能住了,季一山只能花钱租房。为给老人解闷,他还从二手货市场上淘了台电视机。租的房子虽小,但让老人有了一个安定之所。季一山干的活是流动的,有时工地与居住地相距很远,可是无论多晚多累,季一山晚上总是坚持回“家”,给老人做饭烧菜,菜总是多炒一份,留着给老人当第二天的午餐。季一山老家还有农田,农忙时要回老家帮忙,每次回家前,他都要给老人做上几天的菜。

  2009年是季一山最困难的时候,那时工价比较低,时常没活干,还遭遇了多次包工头“人间蒸发”,少则5000元,多则上万元的工钱无处讨要。春节前,身无分文的他350元贱卖了自己惟一的交通工具——一辆旧电瓶车,150元留给自己买票回家,200元交给了老人,作为他在春节期间的生活费。

     

在这个狭窄的厨房,季一山天天为老人烧饭。图片来源:江苏文明办、盐城文明办 

  那年过后,随着行情的好转,装潢工工钱涨了不少,季一山和老人的生活也比以前有所改善。这些年里,他先后搬了4次家,两年前,搬进了现在的住所,每月房租1000元。因为不知道老人的名字,开始时季一山称他为大哥,之后称他为大叔。虽然没有以父子相称,但在他们心中早已成为父子。季一山说:“这么多年搬了好几次家,从宝山到闸北,又到普陀,老人都跟着我,时间长了,也有很深的感情,就跟我的父亲一样。”

  老人不太爱说话,每天的晚饭时间是两人一天中仅有的交流时间,季一山总是给老人讲笑话,逗老人说话。一次他问老人,如果有一天自己突然走了,再也不回来了,你该怎么办。老人说,他到马路上去找警察,让他们帮他去找,“如果警察问我季一山是谁,我就说是我的儿子。”季一山听到这句话,眼泪夺眶而出。

季一山家的经济状况一直不好,家里三四亩田只能长长豆子什么的,儿子在外读书,季一山的妻子在家种田,勉强维持生活。季一山本人身体也不好,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在建湖县人民医院动过两次手术。建湖县人民医院的院长王健对他说:“你要好好保养身体,不能再动第三次手术了,会有生命危险。”

  他赡养着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熟悉他的老乡都很纳闷,“你自己的日子都过得艰难,还背个大包袱干啥?”他的妻子每年也会来上海住上几天,多次问他,这个陌生人为什么老住在他家?季一山总是解释说,老人是他战友的父亲,在上海做生意,没地方住才住到这里。这个谎言,他说了16年。暂住地的邻居们,也都知道季一山在赡养“战友的父亲”。

季一山和老人在上海的蜗居。图片来源:江苏文明办、盐城文明办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血压有些高,不通医术的季一山凭着自己的理解和一片真心买来了降压项圈、降压手表。2013年初,老人得了帕金森综合症,手时常发抖。季一山给他换了部手机,买了台平板电脑,让儿子教会了他打游戏。他说这样可以增强锻炼,对治疗有好处。老人从报纸上看到一种药可以治疗帕金森综合症,季一山花了3000多元买来了两大盒。

  与老人10多年的相依为命,对于季一山来说,老人也给他在异地他乡找到了家的感觉。老人时常帮着打扫房间,打理“全家人”的生活。季一山把挣来钱全都交给了老人保管,而老人十分节省,基本不花钱,需要买东西时,也会跟他商量。

3.老人家人要补偿 被严词拒绝:只愿他晚年过上好日子  

2012年11月,季一山回老家收水稻,突然接到老人电话,说自己被一辆车撞了,头上缝了好几针。季一山第二天就赶回了上海,看到头上缠着绷带的老人,他心疼地流下了眼泪。

只在电视剧中才看到的情节居然发生了!老人被车撞后,记忆慢慢地恢复。去年他在马路上看到一辆大巴车,上面写有“海门”两字,他突然想起,自己的老家在海门,妹夫在海门市供电公司工作。季一山和老人通过114查到了海门供电公司的电话转而联系上了老人的妹夫施振峰。

  2014年7月19日下午5点多钟,失联16年的内兄居然打来电话,施振峰又是意外又是惊喜。他告诉我们,老人28年前就在上海做生意,16年前突然没了音讯,大家找了很多地方都没找到,几乎放弃了希望。接到电话的第二天中午,施振峰与老人的女儿施伟一起赶到上海,把施桂生老人接回了家。

  “老人回家那天,他家里人打我电话,想与我见个面。我说下班时间太晚,让他们先把老人接回去,其实我是怕见到老人离开,自己受不了。”季一山说:“16年了,每天回家看到他好好的,心里就踏实。他联系上了家里人,我替他高兴,可也的确舍不得他走。”老人离开上海那天晚上,季一山一宿没睡,他说心里空落落的,怎么也睡不着。

老人妹婿施振峰面对季一山时,激动和感谢之情溢于言表。图片来源:江苏文明办、盐城文明办

施桂生老人回家后经常打电话给季一山,有时俩人边聊边哭。8月3日,季一山从盐城回上海的路上,特意来到海门,看望了老人。在海门的两天两夜,平时少言寡语的老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晚上也要求“儿子”季一山和他睡一个房间。施桂生的女儿施伟说:“季大哥救了父亲,我们全家人都感谢他,希望能跟季大哥以兄妹相称,今后我还要去上海、盐城看望大哥的家人”。施桂生老人的妹婿施振峰到上海接人的时候,这样对季一山说的:你这么好的人,如果不是共产党员,肯定就是当过兵的人。他说的很正确,季一山是当兵的人,而且20多岁就入党了。时隔半年,施振峰谈起季一山,震撼和感动还是溢于言表:“我们要给季一山经济补偿,但被他拒绝了,他说这16年的感情根本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从来没想到要补偿,只愿老人晚年过得幸福”。 
    季一山说:“照顾老人本就不求回报,16年来,老人跟着自己吃了不少苦,如今他回家了,惟一的心愿是老人能过上好日子。”

4.对一山而言,善只是一种习惯  

  当问起为什么尽心尽力守着一个非亲非故的老人时,季一山这样解释:“当时收留老人的时候,我还真的没有多想,也没想到老人会住我这里这么久。后来时间长了,感觉已经像一家人一样了,更不能不管了”。追根溯源,我们只能说,对有的人来讲:善,就是一种习惯。

  季一山的父母都已80多岁,是周边乡邻眼里的“大好人”:父亲会些瓦工活,村里的路、桥有损坏时,他总会主动去修修补补;母亲操持家务,他家的院子几乎从不关门,四邻八里路过歇歇脚,不赶巧吃个饭,都是常有的事。季一山从小就耳濡目染父母的善言善行,认为力所能及地帮别人一把,是很自然的事。他的大哥比他年长20岁,从他儿时起,大哥就经常对他讲,要善待老人,做任何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1992年冬天,他从部队回家探亲路过冈西镇,远远看到大桥上围了一大圈人,原来一对母女掉到河里去了,当时寒风刺骨、河水结冰,虽有很多人围着,有拿竹杆的,有甩绳子的,但就是没人敢下水搭救。走到桥边一看,季一山下意识地甩掉军大衣,毫不犹豫地扑进河里,将母女二人救上了岸。在上海地铁站乘电梯时,看到两老太太因谈话分心,打了个趔趄,旁边的季一山瞬间冲上去,稳稳地扶住了要跌跟头的他们。公交车驾驶员和熟人聊天,遇到情况紧急刹车使一乘客跌倒,驾驶员还在不管不顾地聊天,季一山连忙扶起那位乘客,站起来大声制止驾驶员的违规行为,被骂“多管闲事”。他自己在上海做工,手里并不宽裕,但无论哪个老乡找上门,留吃个便饭,借上个车票钱,也是常有的事。

季一山在家排行老三,对于弟弟的这一行为,大哥季一标至今仍“蒙在鼓里”。“他照顾了一个南通老人?我怎么从来不知道啊!只知道二十多年来他先在南通打工然后到上海打工,收入一直不多,很少有余钱。因为他家房子拆迁了,老父亲这些年都跟我们住在一起。”88岁的老父亲更是从未听说儿子做的这些好事。在父兄眼中,季一山老实敦厚,不善言辞,长期在外打工,偶尔会寄些钱给老父亲,对任何事情解释都很少。 

    “季一山是个好人,是个十分真实的人,希望他的事迹能感动更多的人。”海门日报记者吴永生这样说。 

    (本网根据《 “中国好人”季一山 16年把失忆老人当“亲爹”》、《季一山入选10月份“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等稿件综合,感谢江苏文明办和盐城文明办提供部分素材。)

编辑点评 

“老人跌倒了不敢扶”、“送路边摔跤的老人去医院反遭家属讹诈”……如今的报纸网络上并不鲜见这样的新闻,以致于我们大多数人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不要多事,少惹麻烦,最多用公用电话打个110和120。但农民工季一山却用自己朴素的言行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善是一个家庭长期正能量的熏陶,是一种下意识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多年良性习惯的美好积淀。正是这样,季一山才会奋不顾身跃入河中救人,才会不计后果带回街头失忆的老人……转念一瞬间,正是平常养成的行为习惯,方可铸就刹那间的是非抉择,方可延续人世间的美德善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