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把“表扬”当“包养”是谁的错?

发布时间:2016-01-20 11:02 | 来源:羊城晚报 2016年01月13日 第A02G版 | 查看:864次

  首席评论

  □何龙

  广州某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近日在家长群里晒出了几份试卷。在试卷中,有学生把拼音“fēng shōu”(丰收)写成了“分手”,把“biǎo yáng”(表扬)写成了“包养”。

  对这种令人哭笑不得的答卷,语文老师点评说:“在改孩子们的卷子时,发觉有些孩子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吸收了一些不适合他们的词语,请家长们关注。”

  有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时,用了《小学生考试biaoyang写成包养老师“吐血”》这样的标题。

  这是个夸张的标题。如果老师真的为这种错误吐血,那么血站的血恐怕要供不应求了,因为无论真假,下面类似的“错误”会让老师把血吐干(“考试”形式是老师出上句,学生接下句)——

  上句:清水出芙蓉,答一:乱世出英雄;答二:山村出美女。上句:良药苦口利于病,答:吸烟喝酒伤身体。上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答:金钱美女一大堆。上句:穷则独善其身,答:富则妻妾成群。上句:何当共剪西窗烛,答:夫妻对坐到天明。上句:洛阳亲友如相问,答:就说我在岳阳楼……

  还有这样的问答题——

  问:我国的什么号考察船去北极考察。答:泰坦尼克号。问:世界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答:嫦娥。问: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主要人物是?答:张学友和郭富城。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面积有多少?答:怎么地也有几个亿平方公里啊!

  当然,这些问答或许是段子手的作品,但段子手的创作未必是胡编乱造,同样有现实的基础:现实中常见到的事物,常读到的文字,常听到的语言,都会投射到人们心灵的底板上,反射到大脑的意识中,从而弹射到平常的口舌间。

  对城里的学生来说,“丰收”二字已逐渐陌生,而“分手”二字却四处可见。对“熊孩子”而言,“表扬”的情景并不常见,而“包养”的现实却耳濡目染。他们把这些字读错了,是不正常中的正常,是“歪风熏得学生醉,直把表扬作包养”的环境作用。

  一位姓翁的朋友曾抱怨说,每次介绍自己的姓,说是“主人翁”的“翁”,对方大都脑洞闭塞;而一旦说是“富翁”的“翁”,对方则脑门秒启……

  不懂“主人翁”而秒懂“富翁”,恰恰昭示了“主人翁”早就隐退、“富翁”业已上位的价值转向。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改变文字本义。在过去,“小姐”可能是尊称,“干爹”也许是亲情,“鸡鸭”还是动物意义上的禽畜;但现在,夜总会把“小姐”毁了,郭美美把“干爹”毁了,色情业把“鸡鸭”毁了……文字“异化”的引擎,深藏在社会异化、价值裂变的罅隙之中。

  把好端端的“biǎo yáng”(表扬)读成了“包养”,这不仅是拼音的误读,更是价值的颠倒。这种颠倒的价值形态是:正版输给了盗版,原装输给了山寨,原配输给了小三,本意输给了新意,正音输给了近音……

  如果价值输出端没有改变,心灵投射物就不会改变;心灵投射物没有改变,那么读什么都可能出现荒腔走板。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