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要有“心灵温度”

发布时间:2016-05-18 21:3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05-17 | 查看:533次

  5月15日是第26个全国助残日。当日,由石岐区残联主办,中山市心苑·石岐区社工综合服务中心承办,娱乐养老生活馆协办的 “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走近残障人士嘉年华活动在石岐区文化公园举行。活动呼吁全社会在关心残疾人物质生活的同时,要更多地在心灵上助残,让残疾人真正地融入社会,并健康成长。(5月16日 《中山日报》) 
  残障人士呱呱落地的那一刻,是可以想象的,哭声听起来必定更加悲怆、痛苦与无奈。曾经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残障人士的诞生,正是因为上帝将剩下的关爱留到了人间”。有时候想想这句话也是对的,从乐观主义角度解读,残障人士的出现也让人与人之间多了几分帮扶和关爱,让整个社会多了几度温暖和和谐。更重要的是,这种对于残障弱者的态度,也是窥探、考验和体现人性根源的“试纸”。因此,他们身体上的残缺,需要社会帮扶来弥补,这一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从灵魂深处是认同的。尤其是,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钱捐物,为残障人士的生活点燃了一支支爱的蜡烛。 
  但也不得不承认,其实相当部分人对于残障人士的关爱,认识上是偏颇的、肤浅的,仅把目光聚焦在了物质帮扶上,认为献爱心就是让他们有更好物质生活基础,让他们触摸到关爱的“形状”,而往往让关爱止步于物质表达。事实并非如此,残障人士除了身体残缺与生俱来外,更有潜伏和伴随的心灵“残缺”。也许当时年幼,不会表现出来,但当他们略为长大之后,就会逐渐显现出前期隐藏的心灵残缺的先天问题。不排除有些残障人士身残志坚,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无一不是从心灵残缺的崎岖中走出来的。特别是,有些残障人士对物质帮扶并不十分在意,他们能够承受物质匮乏的艰难,却容不得歧视、冷落的心灵打击。甚至还有极少数残障人士对物质尤其敏感,认为这也是歧视的表现,他们需要的就是和正常人一样待遇。 
  所以,关爱残障人士既要物质帮扶,更要心灵帮扶,否则,物质丰腴后的心灵贫瘠更显尴尬与失败。显然,这次中山市石岐区残联举办活动的思路是对的,社会意义也很重大。笔者认为,要做好这方面工作,一是相关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加大公益宣传教育力度,让公众首先要形成尊重残障人士的共识,让残障人士感受到心灵平等的环境氛围,而后纠正部分人关爱重物质轻心灵的偏颇思维,真正让公众关注走进残障人士的内心世界。二是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残障人士心灵帮扶,形成多部门联动机制、立体常态开展关爱服务,吸纳民间专业力量、进行心理咨询疏导,形成家庭结对帮带、帮助适应融入社会,等等。特别是,要将心理脆弱、性格孤僻等特殊残障人士,作为重点进行心灵关爱。三是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心灵抗压和自我调适能力,通过特长培训、技能训练、推荐就业等方式,让他们获得生存技能、生活尊严,通过学习心理知识、厚实文化底蕴等,让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等等。 
  总之,助残要有物质关爱,但更要有心灵温度,只有让爱走进了心灵,物质才不会显得冷冰冰,心灵才不会感觉空荡荡,残障人士也才会真正感觉到人间的真爱。(陈孝斌)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