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火中永生——追忆乌鲁木齐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朱晓雷烈士

发布时间:2009-07-01 00:18 | 来源:2008年01月10日 12:03:09 天山网 | 查看:3329次

   编者按 新年伊始,一场肆虐了60多个小时的熊熊大火卷走了天山南北的新年气氛。在扑灭这场大火的过程中,有3个名字将在烈火中永生。朱晓雷、张宇和高峰三位“80后”救火英雄的壮举震动了冬日的边城,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上万名各族群众自发悼念救火英雄。“珠泪盈眶愁满脸,悲歌入耳哽无声。”人们将在追忆中缅怀英雄。从今日起,新疆经济报将陆续报道三位英雄的生前事迹,表达对英雄的无尽哀思。

  天山网讯(记者卉子 驻部队记者庞颖 刘金祥报道)火场上空浓烟翻滚,烟气和毒气四处弥漫,熊熊大火映照着周围的建筑,狰狞而惨烈。朱晓雷冲进火海搜救被困群众。惊心动魄的大火扑灭了,他的身影在火中定格,他的名字铭刻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心里。

  这个年轻的生命留给人们无尽的悲痛、感动、回忆和留恋……

   搜救被困群众 他将瞬间化为永恒

  时间停滞在2008年1月2日20时20分,德汇国际广场发生火灾。等乌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舒海疆带领官兵赶到时,乌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朱晓雷已在侦察火情。舒海疆当时很纳闷,“朱晓雷20多天没回家,下午政委让他回去看父母,朱晓雷刚刚回家才半个多小时,他怎么第一个到达了救火现场?”

  冲天的火光中,朱晓雷笑着问新兵苏龙:“敢不敢进?”“队长,我敢进!”“敢进,我也不会让你进!”朱晓雷背着氧气瓶转身时,回头朝苏龙笑了笑。没想到,这竟成为永别的一瞬间。

  1月2日22时20分,朱晓雷父亲的手机响了。“爸,德汇大厦着火了,我参加了突击队!”“儿子,你要谨慎啊!”“这时候还谈什么谨慎,我冲了……”

  朱晓雷带领排长张宇、士官高峰组成的搜救小组,几次冲进火海。在3名被困人员得救后,一名男子跑来着急地说,7楼里面还有两个人。三个人立即通过疏散楼梯进入七楼进行搜救。

  老父亲心神不宁地等待着。1月2日23时50分,母亲梁灵的小灵通突然响了,是儿子打来的,却听不见儿子的声音。母亲大声呼喊着,电话里一片杂音。

  1月6日,特勤大队一中队的营区静悄悄的。执勤栏里写着朱晓雷的名字。他的办公室坐满了人。这天是同学相约聚会的日子,大家都来这儿寻找他的身影,多想再听听他爽朗的笑声啊。

  他的办公桌上放着新年挂历。《2008年第一季度业务理论授课教案》打印得整整齐齐;宿舍的被子叠得方方整整,书桌上放着一撂书:《特勤业务训练》、《中国消防杂志》、《现代兵器》,还有一本他最喜爱的《人民文学》……床头贴着他微笑的照片。照片下写着一行字:入伍时间:2000年9月。

   每次火灾 他冲在最前面

  英雄铸成,岂止一瞬间。翻阅朱晓雷的档案,短暂而精彩。在同学魏蔚的记忆中,朱晓雷从小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武警学院。父亲朱文生劝说道:“你要想好啊,报考这个学校意味着你就是国家的人了,要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国家。”

  朱晓雷顺利考取了中国武警学院。毕业后,走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工作岗位。2004年调入特勤一中队时,他感到压力特别大。刚来时身体素质不强。单双杠的科目没有考及格。单杠要10个,他才能拉二三个,他的倔劲使他在2个月的时间里达到了优秀。5公里越野比赛,他都是跑在第一个。

  闭上眼睛,战友的脑海里都是朱晓雷的音容笑貌。特勤大队政委兰灿说:“朱晓雷是我手下的一员勇将。”

  无论是火场还是救灾现场,他都身先士卒,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每次带领队员去抢险救灾时,第一个冲进去侦察险情的总是他,在救援现场他表现得既勇敢又冷静。”更令政委兰灿难忘的是,“今年夏天大比武的训练中,他的右胳膊摔断了,他硬是打着石膏,每天吊着一只胳膊指导队员训练,最后取得了集体第二名的好成绩。”在朱晓雷眼里,“严是爱,松是害”。

  他在工作上高标准、严要求是出了名的。战士们熟记着他的口头禅:“我们是啃硬骨头的特勤尖兵,不管干什么,都要拿第一。”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他都身体力行;训练时,他先给士兵做示范,要求每个战士做到一丝不苟,不能有半点马虎;而在娱乐时,他挖空心思给战士讲笑话,让大伙尽情地谈天说地。

  一次5公里长跑比赛时,新兵苏龙没能坚持下来。朱晓雷对他说:“能不能拿第一是能力问题,能不能坚持是态度问题”;苏龙在打扫餐厅时不慎滑倒,手背摔肿了,卫生室的药用完了。朱晓雷跑到街上买来了红花油,并嘱咐他用热毛巾敷手背,训练时不要做剧烈运动。2007年的最后一天,有个地方的自来水管线漏水了,他推开战士,亲自跳下去抢修,在里面蹲了一个多小时……战士郭建淋捂着脸说不下去了。

  朱晓雷和指导员蒋少杰是“黄金搭档”;生活中两人胜似亲兄弟。一幕幕的情景仿佛还在蒋少杰的眼前浮现。澡堂里,朱晓雷和战士们一起洗救援服;早晨起床时,他们相互喊着名字;夜里,两个人轮流查哨,轻轻替战士盖好被子……在朱晓雷的建议下,中队官兵一起资助吉木萨尔县北庭镇的6名贫困学生,朱晓雷和干部一年出1000元,士兵出400元。这个爱心活动从20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检查验收、乌洽会、国庆节……”安全保卫的工作一个接着一个;他没有时间去陪伴父母,更没有闲暇去花前月下;去年,新疆有8个人被公安部消防局表彰为“党的十七大消防安全保卫专项行动”先进个人,朱晓雷就是其中一个。“训练场上争第一,火场上冲第一”,“只要火场里有群众,下刀子也要进去。”就是这个不屈的信念,使朱晓雷和亲密的战友义无反顾地叱咤火场。在战友的记忆中,他是真正的灭火英雄。

   穿越时空的思念

  2008年1月2日上午。特勤大队开完会,政委兰灿让朱晓雷回家看看父母,他却找指导员蒋少杰交谈战士情况。下午七点,兰灿再次催促他快点回家,还开玩笑地说:“不要在我面前晃来晃去,我给你两天时间,好好找一个对象。”朱晓雷透过车窗玻璃,笑嘻嘻地说:“放心吧,今年保证完成‘任务’。”说到这里,政委兰灿哽咽了……连续值班20多天,当朱晓雷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时,母亲给他做了一碗炸酱面。看着他大口吃着面条,父亲埋怨说:“你怎么没穿棉衣,也没穿棉鞋啊。”临走时,父亲给他系上了一颗纽扣。

  生命的最后一刻,朱晓雷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却没能说出一句话。1月7日深夜,母亲一字一泪地给他写信:“亲爱的儿子雷雷,今天我们悲痛万分地送你上路,不知你听到没有?看到没有?我们的心在颤抖,我们舍不得你,割舍不下你啊!你答应过妈妈,要娶一个孝敬我们、爱你姐姐的媳妇回家,你还答应星期天回家吃一顿团圆饭,可你都没有做到啊?!”记忆重叠着记忆,思念重叠着思念。朱晓雷是特批出生的。因为他有一个智障的姐姐。全家人将他视为宝贝。部队离家只有3公里的路,朱晓雷却没有时间回去。母亲要去中队看他,他说:“战士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你来看我,他们的心里会怎么想。”

  “儿子,救火时不要那么傻地往前冲,朱家就你一根独苗,你还是换一个岗位吧!”父亲语重心长地说:“我不要求你当官发财,只希望你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儿子认真地回答:“我们一上火场,什么都不想了,每次扑灭火后,看到围观群众崇敬的眼神,听到他们的掌声,我就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心里充满着自豪与骄傲。

  我喜欢这个工作,战士们都是我出生入死的兄弟,这种感情是无法割舍的。我离不开这个中队啊。”每当过春节的时候,老兵复员的时候,他把母亲接到中队,给战士们拌可口的饺子馅;给战士们做各种面条;他和母亲一起忙碌的身影似乎还在昨天;难得回次家,他都要带着几个战友一同回去,吃着父母做的一桌饭菜,与他们一起分享家的温暖。入冬前,他满怀着“忠孝不能两全的愧疚”,抽空给父母和姐姐都买了衣服和棉鞋。看到衣服和鞋子,年迈的父母忍不住失声痛哭。

  父亲朱文生说:“儿子,我要用心写一本书,永远纪念你!”新疆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冲入火海的那一刻。

  那一刻,他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责任编辑:孙宾)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