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大王”何家庆生前讲述鲜为人知的经历(3图)

发布时间:2021-03-09 19:02 | 来源:安徽网 2019-10-21 07:57 | 查看:2426次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  10 月19 日,“魔芋大王”、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何家庆因病在合肥去世,享年70 岁。很多人都知道何家庆曾自费扶贫大西南,历时300多天行程3 万多公里,推广魔芋栽培技术,但很少有人知道,3 年前为了让我国栝楼产业发展更好和帮助农民增收,67 岁的何家庆再次自费上路,出走皖、苏、浙、赣、豫、鄂等多省山区,调研栝楼产业现状,推广科学栽培技术,最后晕倒在调研路上。

10 月17 日,在去世前两天,何家庆在医院病床上接受了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的独家专访,讲述了近10 年来的经历。

10月17日,在病床上接受新安晚报记者采访的何家庆教授虽已极度虚弱,谈起自己的“栝楼扶贫”心愿仍是精神一振。

去世前两天,何家庆在病床上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自费扶贫大西南,被赞“魔芋大王”

1949 年出生的何家庆是安徽安庆人,1972 年到1975 年在安徽大学生物系学习,随后在安徽大学生物系工作、任教。何家庆一直致力于植物资源的研究和科学利用,从而助力资源植物的产业化发展,帮助农民增收。1984 年,何家庆自费考察大别山植物资源,考察报告为中央实施山区星火计划提供了依据。1998年,何家庆自费扶贫大西南,历时300 多天,跨越8 省区,行程3 万多公里,为100多个县的芋农讲授了魔芋栽培技术,被称为“魔芋大王”,还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扶贫状元等荣誉称号。2000 年4 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合肥接见了何家庆。

2010 年1 月,何家庆被安徽大学延聘3 年。2013 年年初,何家庆受聘成为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主任。何家庆告诉记者,他在安徽大学工作了40 多年,对安大感情深厚,师生之情也难以割舍,但从植物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他还是去了南大。在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他的具体工作主要是标本的鉴定和数据化处理,“数据化处理很繁杂,需要严谨。”何家庆说,首先要确定标本的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及生物特征,然后再进行严格鉴定,“比如属于哪个科,哪个种,哪个变种等。”另外,何家庆还要对标本刷科学条码,并拍摄不同角度的照片,“然后才能纳入数据化处理库,缺一不可。

不忘初心再上路,力推“栝楼扶贫”

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里看似枯燥的工作,何家庆却做得津津有味。他告诉记者,做这项科学技术鉴定工作是要有责任感的,“不仅是对现存的标本负责,也要对日后的科技工作者负责,所以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不认真。”在鉴定标本的同时,何家庆还对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的野外实习进行了指导,他认真的态度和丰富的知识经验,赢得了学校和师生的认可,经考核后,南京大学决定对他续聘3年。

虽然和南大相处得非常融洽,但已经65 岁的何家庆心里却按捺不住另一个冲动,“我做了一辈子的植物学,还有一个心愿未了,那就是栝楼产业。”栝楼是葫芦科栝楼属植物,别称瓜蒌,延续至今有千余年历史。自古以来,栝楼在我国被用作中药材,也为食料、护肤品等,用途广泛。研究证明,栝楼籽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成分,且比重大,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益处。

可以说,栝楼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经济作物,一方面有着很高的营养应用价值和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其适应能力强,有广泛种植的推广潜力,是一种很适合产业化发展的植物。但是,何家庆了解到,目前国内的栝楼产业发展还存在技术、市场调控、资源评价体系等诸多问题。所以,他希望像当年传播魔芋科学种植技术一样,再次上路,让栝楼产业得以更好地发展,为老百姓谋福利。“将植物资源形成产业化,也能推动我国现阶段农业的生产水平,形成更好的国际竞争力。”何家庆说。

老教授出师不利碰了“一鼻子灰”

何家庆对于栝楼资源产业化的思考并非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着10 年的积累和准备。何家庆告诉记者,在这10 年里,他做了一些基础工作,“首先是出版了《中国栝楼》这本书,记录了全世界80 多种栝楼,包括国内的62 种,汇聚了大量有关栝楼资源的资料。”同时,这10年里,何家庆还搜集了全国各地栝楼栽培区、栝楼园的分布情况及栽培管理现状等。另外,他还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栝楼的6 项发明专利。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感到有一种社会责任的压力,我要把积累的这些知识和经验,传递给与栝楼资源产业化相关的社会生产者。”于是,2016 年,67 岁的何家庆向南京大学递交了假条,怀揣着对栝楼产业的10 年积累和一颗为农民扶贫增收的初心,踏上了自费“栝楼扶贫”之路。第一站,何家庆选择了江苏宜兴。“出发之前,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看看哪些区域栽培大户和农场主、企业更多,哪些区域的种植传统更加悠久,还画了幅图。”何家庆说,他是个老师,不是生意人,做这件事是自费,不带个人利益诉求、不收一毛钱,应该会得到栝楼相关企业、栽培大户的欢迎,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但现实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顺利,何家庆先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碰了壁。“有的地方是结构调整不再种植栝楼,有的地方对我说的不感兴趣。”何家庆说,一路上他还是跟以前一样,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和草鞋,胡子拉碴、头发很长,住在最便宜的招待所,“有一次我在长兴找到一个企业主,他盯着我看了很久说‘你不是教授吗?怎么这个样子,连车都没有。”

偶遇知己精神爽教授“倾囊相授”

就这样,何家庆一路从江苏走到安徽,又从安徽走到浙江,随后又来到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一开始他们不认我,后来一位名叫汪光明的高级农业师来了,跟我聊起了栝楼,才认了我。”何家庆说。何家庆总算找到了用武之地。

在听汪光明介绍了当地栝楼种植情况后,他浑身充满了动力,“汪光明告诉我,之前虽然种植了栝楼,但对于国家政策、未来方向都不太清楚。和我聊过以后,他对栝楼产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何家庆告诉自己,就算遇到再多挫折也要把栝楼调研做下去,这样“才能对得起这些在基层努力工作的栝楼人”。随后几天里,何家庆坐在汪光明的电动车后座上,跑遍了武宁县的栝楼园。而一路上颠簸,也让这位67 岁的老人苦不堪言。晚上住宿的时候,汪光明将何家庆带到一间旅馆。问过价格后,对栝楼产业侃侃而谈的何家庆,却突然有点羞涩地问能不能找间更便宜的。汪光明很奇怪地问他:“168元,还付不起吗?”何家庆只好低声说:“我是自费的。”于是,俩人找到了一间条件更差但只要80 元一晚的旅馆,何家庆这才安心住下。

在武宁县的一个多星期,虽然住得简陋、行得艰苦,但何家庆却充满了热情,他将所学和积累传播给了当地的种植大户和农场主,指导他们科学栽培,“栝楼是多年生作物,一年种下去,本来有四五年的收成。但有的人用水太大太猛,栝楼就会涝死,还会出现病虫害。另外,栝楼喜欢砂性土,但有的人用的是粘性土,也不好。

一年调研十七省遍撒栝楼“种子”

离开九江市武宁县后,何家庆又独自前往安徽、河南、浙江、江西、江苏等省多个地区开展栝楼调研。从他的《一个植物学教学、研究者对中国栝楼产业调研后的思考》一文中可以看出,从2016 年4 月18 日至2017 年2 月11 日,他持续工作300天,途中病倒22 天,对我国17 个省(区) 166 个县市的149 个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26 个国家农场与工业园及生态示范区、103 个企业及公司进行了科学调研;行程48900余公里,其中步行5860余公里。

通过这次实地调研何家庆发现,作为中药材的栝楼栽培区,多在淮河流域以北;而作为食材栽培区,目前连片面积集中于安徽大别山区、江西九江市下辖各县市、贵阳周边、苏北平原、山东沂蒙山区及秦巴山区,“这些地区多为贫困山区。”通过调研,何家庆也发现了栝楼栽培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目前大多采用的还是老技术,导致了产品退化,果子越来越小,果子里的种子越来越少,籽粒越来越不饱满。所以,有的县都已经不种了。”何家庆说,另外栝楼苗需要年年更换导致产量降低,以及病虫害严重,也挫伤了栝楼种植户的积极性,“一些老百姓觉得不好种。”

对此,何家庆沿途不断与地方政府工作人员、主管部门技术人员、栽培大户及企业主进行交流座谈,还举办了几十场不同形式的座谈会、技术培训会、专题报告会。岳西县农委多经站站长王德河告诉记者,何家庆自费前来该县,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瓜蒌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实地考察,也会对从业人员进行义务指导,“他来到大山深处看了很多地方,有的地方我们陪同了,也有不少地方是他自己去的。”

潜山市栝楼产业协会会长王传文告诉记者,这几年何家庆给潜山的栝楼产业发展出了很多主意,还在潜山开了培训班,不仅在繁殖种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从业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还提出了不少栝楼深加工方面的建议,比如开发栝楼饮料、研制医药中间体等,为当地从业人员开拓了视野。

扶贫路上未竟事希望学生“接棒”

3 年来的风餐露宿和艰苦奔波,让何家庆的身体逐渐有点吃不消了。2019 年7 月,在潜山一次栝楼产业调研途中,何家庆突然晕倒在正午的烈日下。送医后,他被查出癌症晚期。在资源植物产业化和扶贫道路上奔波了几十年的何家庆,只能停下脚步,住进了医院。

安徽农业大学博士后王强曾于2009 年到2012 年跟随何家庆老师读硕士研究生。他告诉记者,何老师充满想象力和活力,对学生非常好,也鼓励学生动手解决问题,而不是受限于固定模式,“他对弱势群体有很强的同情心,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更多贫困农民谋取福利。”王强说,何老师去世前的几个月,还在跟以前的学生交流栝楼产业的发展,“希望我们能对栝楼有更多了解,并能总结出一个模式,再去开发更多的资源植物,为百姓谋取更多福利。”

何家庆女儿何禾告诉记者,父亲去世前已经无法进食,只能用汤勺喝水,靠打营养针维持生命。因为疾病,何家庆双腿浮肿,每天都得忍受着巨大的疼痛,“即使这样,他还躺在病床上尽力写调研报告,希望把更多的调研所得传递给我们。”

本组稿件由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王从启 余康生 摄影报道

何家庆献出眼角膜  希望捐给山区贫困娃

记者昨天从安徽省红十字眼库了解到,10 月19 日晚何家庆去世后,按照其生前遗愿进行了角膜捐献。据介绍,何家庆生前向家属提出,要把眼角膜捐献给山区贫困孩子。

安徽省红十字眼库主任屈志国告诉记者,何家庆生前嘱托家属,一定要把眼角膜捐献给山区的贫困孩子。“他患的是癌症,全身器官只有眼角膜可以捐献。”10月19 日晚,何家庆教授去世后,安徽省红十字眼库工作人员办理了相关角膜捐献手续。屈志国说:“两个角膜非常透明,正在遵照何老师的遗愿寻找受者。”

生平简历——

何家庆,男,安徽省安庆人,1949 年12 月出生。1968 年11 月至1970 年12 月在望江县莲洲公社参加工作,1970 年12 月至1972 年9 月在安庆市医药公司工作。1972 年9 月至1975 年7 月在安徽大学生物系学习。1975 年7 月至1990 年6 月在安徽大学生物系工作,1990 年6 月至1993 年9 月在安徽省绩溪县担任科技副县长职务,1993 年9 月至2013年6 月在安徽大学生物系任教,2000年12 月获评教授职称。2010 年1 月被安徽大学延聘,2013 年退休。

何家庆先后从事植物形态解剖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物学、资源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及植物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15 篇),出版专著多部,译著1 部,合编2 部,获科技进步奖2 项,创造发明专利10 余项。1992 年获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2000 年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第七届扶贫状元称号,2001 年获评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2002 年获评安徽省扶贫二等功等。2019 年10 月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纪念奖章。

记者手记——

10 月中旬,我们听说,何家庆老师这几年一直奔波在路上,在一次调研中病倒了,而且病得很重。在很多人眼中,何家庆称得上“传奇人物”,本报也曾多次报道他的事迹,所以我们也很想再次了解这些年来他的经历。通过他的学生,我们约好了采访时间,并于10 月17 日在医院见到了何老师。

当时何老师躺在床上,想稍微起身都无法做到,只能在家人帮助下半靠在叠起来的被子上。这个曾经在无数山区历经无数艰难困苦的刚强汉子,这一刻却忍受着巨大的病痛折磨。但是他居然还在坚持看材料、写调研报告,他想在最后的时间里,多留一些东西给后人。何老师对我们讲述了这些年的经历,那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故事。从安大退休后,他前往南京大学,继续从事喜欢的工作。对一个已经60 多岁的老人来说,这难道不是一个舒适的晚年吗?但是何老师初心不改,再次上路,选择了艰苦奔波的扶贫路。他多次碰壁,风餐露宿,到过最远的山村,住过最便宜的旅馆,为的是将自己10 年的积累付诸到实践、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何老师的思路还很清晰。虽然说一会要休息一下、喝点水,但他一直坚持接受采访。在对我们说了一个小时的经历后,我们再也不忍心让他继续说下去,只想让他躺下来休息,心想过两天他好点了我们再来采访。

可是,这终究还是成了一次没有完成的采访,却记录了何老师最后的讲述内容——10 月19 日深夜,何老师去世的消息传来,悲痛之余,我们只能将他讲述的这段并不完整的经历,展现给关心他的人。

我们知道,这3 年里,何老师还有很多的经历、很多的思考、很多的收获和未了的心愿……可我们已经无法再听他讲述了。但是,何老师的一生,已经留给社会足够多的财富了。我们不会忘记他,而是以他为镜不断反思自己,以他的精神作为前行的动力和支撑。

这次采访,我们终生难忘。

愿何老师安息。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魔芋大王”何家庆合肥病逝 去世前接受安徽网专访 讲述近年来鲜为人知的经历》)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