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泽女孩赵灿留守照料盲人四兄弟演绎“父女情” (4图)

发布时间:2022-01-11 18:03 | 来源:河北新闻网 2012年05月03日 09:21:00 | 查看:838次

朴实女孩赵灿笑起来甜甜的。

朴实女孩赵灿笑起来甜甜的。

赵灿和盲人四兄弟一起做农活。

赵灿和盲人四兄弟一起做农活。

老四陈燕会说起赵灿的好,笑得合不拢嘴。

老四陈燕会说起赵灿的好,笑得合不拢嘴。

★盐山盲人四兄弟故事感动23岁农家女

★朴实女孩儿无怨无悔演绎感人“父女情”

★盲人四兄弟最盼“闺女”觅得佳婿共白头

“这是我们几辈子修来的福呀,现在我们最大的心愿是希望‘闺女’能找到一个和她一样心地善良的对象,完成她的终身大事。”说这话的是盐山县圣佛镇陈百万村盲人四兄弟中的老二陈燕起。三年前,从电视上看到盲人四兄弟的故事后,深受感动的石家庄深泽女孩赵灿怀着探秘的心情来到盲人四兄弟身边,没想到,这一次好奇之旅竟使得她和这个凄苦的家庭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至于她现在已成为这个特殊家庭的一员,并决心要一辈子照顾好四兄弟,让他们安享晚年。5月2日,记者来到这个特殊的家庭,时刻能感受到盲人四兄弟发自心底“为‘闺女’找个好对象”的真情实意。

●盐山盲人四兄弟孝顺老娘感动河北

靠着乐观豁达的心性和孝敬老母亲的信念,盐山县圣佛镇陈百万村陈燕奇、陈燕起、陈燕东、陈燕会盲人四兄弟,用自己的双手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让八旬老娘安享晚年,他们黑暗的人生也有了别样的温暖和光明。2006年,盲人四兄弟获得燕赵都市报评选的“感动河北”十大人物。

四兄弟都是朴实憨厚的庄稼人,他们自幼相继患上奇怪的眼病,视力越来越差,先后在20岁左右时彻底失明,后被诊断为世界罕见的视网膜神经萎缩症。20多年前,支撑全家生活的父亲去世,全家5口人,只剩下老母亲有一双健康的眼睛,这样的一家人,日子怎么过?在生活的巨大考验面前,四兄弟没有退缩,面对每日以泪洗面的母亲,他们坚定地表示:“咱谁也不靠,我们自己种地干活,我们给您养老送终!”

6亩2分承包地成了全家全部的依靠,老母亲就成了四兄弟的眼睛,她开始教儿子们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技能。要下地干活,如何走到地里就成了第一道难关。每次出门,母亲走在最前面,一只手拿着工具,另一只手牵着大儿子,大儿子再牵着老二,兄弟四人排成一串。除草时,他们要经历无数次的触摸,才能分清哪是草,哪是苗……

如今,四兄弟已经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摸爬滚打了近30个春秋,掌握了播种、收割、浇地、运肥等各种庄稼活,他们的收成也能达到正常人家的八成左右,他们甚至靠节俭和借债盖起了三间大瓦房。

除了种地,兄弟4人分别摸索着学会了许多手艺。老大无师自通学会了木匠活儿,家里的凳子都是他做的。老二的绝活是电工,家里的电线、电灯都是他安装的,从来没有被电过。老三有音乐天赋,无论什么歌曲戏剧,听上几遍,他就能用口哨吹出来。老四负责“外交”,家外的事情通常由他处理,家里卖粮食,一袋子粮食用手一掂就知道分量轻重,上下差不了半斤。为了回报经常帮助他们的乡亲们,四兄弟还经常帮助村民们打井。

赵灿拿着户口本说,就在盐山扎根了。

赵灿拿着户口本说,就在盐山扎根了。

能以自己的劳动赡养老母亲,一辈子不偷、不抢,不做坏事,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四兄弟最自豪的事。老母亲是他们生活的动力和支撑,兄弟四人的生活准则是,再苦再累,也得让老娘高兴。有了好吃的,都要省下来给老娘。四个人的孝顺已经成为村里人的楷模。

去年5月,87岁的老母亲终因年老体衰离开了她最牵挂的四个盲儿子,但老人临终时是面带微笑走的,因为四个盲儿子有新的“眼睛”指引,她可以放心地走进天堂了。

●缘:朴实女孩乡野打听奇逢四兄弟

5月2日上午,当记者来到盐山县圣佛镇陈百万村盲人四兄弟的家时,26岁的赵灿正和四个伯伯围坐在笸箩前搓玉米粒。见记者进门,赵灿起身相迎,热情地打着招呼,言语间竟是浓浓的“盐山味儿”。一件发旧的灰色外衣,一双廉价的蓝色布鞋,简单朴素的穿着让赵灿与普通的农家妇女没有丝毫分别。

说起和盲人四兄弟的缘分,赵灿笑着说“是上天注定的”。赵灿原是石家庄市深泽县深泽镇彭赵庄村人,离开学校后就在当地一家印刷厂打工,日子过得无忧无虑。2009年的一天,她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的《生活567》栏目上看到了盐山县盲人四兄弟的报道,当时就被他们孝敬老娘的孝心所感动,心里又不免好奇,“四个盲人怎么独立生活?还能养牛、种地?”

过了一段时间,正巧沧州的一位朋友邀请赵灿过来做客,赵灿顺便问起盲人四兄弟的情况,并透露了想要过去看看他们的想法。朋友热情地告诉她方向和路线,第二天赵灿便拎着行李坐上了开往盐山的客车。“那天下着雨,我倒了两回车终于到了陈百万村村口,下了车我就懵了,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怎么去找那盲人四兄弟啊?”赵灿回忆,因为通向村里的路特别长,她一个人提着行李冒着雨往前走,心里特别盼望能见到一个老乡打听一下。正在这个时候,赵灿忽然看到有四个人在地里干着农活,便赶紧跑上前搭话,“凑到跟前,我一看,这不正是我要找的人吗?”赵灿笑了起来。

“要不说和闺女有缘呢!”老二陈燕起接过赵灿的话茬,高兴地说起来,“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是2009年4月16日,当天上午下了一场透雨,我们兄弟四个心想下完雨地里正好可以种豆子,中午吃完饭就出了门。正干着活,一个小姑娘就上来和我们说话,听口音像石家庄那边的,我们以为她是省里来的记者,就准备领着她回家。但是小姑娘主动留下来陪我们干活,干完了才一起回的家。”陈燕起说。

陈燕起说,老娘听说赵灿是专程从石家庄过来看望自己的,特别感动,拉着赵灿的手有说不完的话,赵灿也总是叠个纸鹤剪只蝴蝶哄老人开心。看着赵灿忙里忙外的干活,老娘忍不住地说:“我要是有你这么个孙女该多好啊!”赵灿说:“那就让我当您的孙女吧!”“真的,你不走了?”老娘问,赵灿原本只是答应一下,没想到一来二去就留了下来,一住就是一年。“我一说走,奶奶就哭,说一回哭一回,所以我决定干脆就不走了,留下来照顾他们得了。”赵灿说。

●老母临终遗言:“有赵灿照顾你们,我闭上眼了”

“赵灿刚来没多长时间就赶上了麦收,大雨中抢收麦子一事,让我认准了她绝对是个好闺女。”老二陈燕起回忆起当初那难忘的一刻,犹如就在昨天。陈燕起说,2009年5月中旬,赵灿来到他们家刚刚一个多月的时间,正赶上麦收时分,当时雇来的收割机已经把麦粒脱了下来,金灿灿的麦粒像小山一样堆积在地头上。谁料,一场突如其来肆虐的大风和瓢泼的大雨打乱了人们收割的节奏,四兄弟也慌乱起来:“如果麦粒不赶紧装袋运回家,很有可能被会大雨冲走,一年的辛苦就会白费了。”四兄弟也加快了装袋、运送的频率,尽管心急如焚,但他们毕竟无法看清眼前的一幕,呼呼的大风吹得人站不住脚,豆大的雨点打在他们的身上把四兄弟冲成了落汤鸡。

正在这时,赵灿赶来了。她拿起簸箕和大伙儿一起把堆积如山的小麦赶紧装进袋子里,老大和老三赶着牛车往家运,赵灿一路小跑赶回家把袋子拿回麦地接着装剩余的麦粒。“我们让赵灿赶紧避避雨,别淋感冒了,可孩子知道粮食是庄稼人的命,她一刻也没有歇息。”陈燕起说,如此往返再三,在大风大雨中,23岁的小姑娘和四个盲人硬是把30多袋小麦全部颗粒归仓。

老三陈燕东是四兄弟中身体最差的一个,他的高血压的毛病时常会犯。在赵灿没来之前,老三一发病,老母亲和其他三兄弟都会忙得手忙脚乱,他们最害怕的是晚上发病。2010年秋的一天晚上22时许,陈燕东的血压突然升高,头晕得天旋地转。睡梦中的赵灿听说后,穿上衣服急匆匆赶到村上的卫生室,喊来医生,经过及时地救治,老三病情得到了缓解。“要不是赵灿,俺们哥仨黑灯半夜去找医生,肯定得耽误治疗。”老四陈燕会说,赵灿的到来,哥几个看病的难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对于盲人来说,磕磕碰碰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一遇到这样的事,赵灿就会领着去诊所救治,如果磕碰得较轻,她就会去诊所买回药物。

“老娘病重时,要是没有赵灿,俺们只能干着急却插不上手。”老大陈燕奇说,去年,老母亲病重的几个月时间里,赵灿每天忙里忙外,把买回的药物一包包分清,喂给老人吃,直到老人寿终正寝。“老娘临终时很欣慰地和我们四兄弟说,有赵灿照顾你们,我可以闭上眼了。”

老娘去世后,四兄弟不好再挽留赵灿,便含着泪把她送回了石家庄。赵灿走后给家里打电话,问他们吃饭没有,哥几个满口答应,其实根本没心思吃,“做熟了,都没人掀锅盖。”赵灿说:“我越听越不对劲,最后还听到我三伯伯在那边哭,心里一下子就受不了了。晚上光做梦,不是他们掉沟里了,就是摔在地上起不来了。”于是,赵灿在家勉强呆了10天就又赶了回来。

“真是比亲闺女还亲呢!”老二陈燕起说,赵灿再回来就改口喊他“干爹”,并于今年4月份把户口从石家庄迁到了盐山陈百万村,打算为他们四兄弟养老送终。赵灿说,她最感激并最愧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和奶奶,虽然舍不得自己独自在外,但家里人却很支持她的做法,“我从小跟奶奶长大,她和我感情很深,以前总催我回去,后来听说盲人四兄弟的故事后,也渐渐理解我。我的两个妹妹也特别好,总是说爸妈有她们照顾,让我安心照顾四个盲人伯伯。”

●心愿:愿觅佳婿盐山共白头

赵灿的户口在陈百万村落下了,悬在“盲人四兄弟”心里的石头也算是落了地。可想到赵灿从今以后要过庄稼日子,还要同时照顾四位盲人伯伯,他们深知这副生活的担子太沉了。“赵灿27岁了,也该谈婚论嫁了,我们都盼着她能有个好归宿,替她分担一些压力。”老大陈燕奇说。

“我既然把户口落在了陈百万村,就想找个有爱心、有耐心的人,跟我一起照顾我干爹和三个伯伯。”赵灿坦诚地说,她对择偶没有过高的要求,什么身高、长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要和她一样,愿意照顾几位老人。

其实,赵灿从小虽然也在农村长大,但因为紧挨着县城,父母又都外出打工,她和两个妹妹从小备受家里宠爱,别说下地干农活了,连自己家的地在哪儿都不清楚。然而,为了照顾奶奶和“盲人四兄弟”,她舍弃了原本的生活,舍弃了爱美的天性,甚至舍弃了对爱情和婚姻的要求,面对这些,赵灿不以为然,反而顽皮一笑:“我打扮那么漂亮有什么用啊?给谁看啊?”

看到记者要给自己拍照,赵灿赶紧把耳边的头发抿到耳后,“其实我以前没有这么胖,”赵灿露出女孩爱美的一面,原来,赵灿刚来到陈百万村时,严重的水土不服,喝当地的水不仅喉咙发炎,身上还会起红疹。为了适应这里的生活,赵灿想了一个办法,去小卖部花两三块钱买一大桶果汁,回来兑着水喝,“结果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就长了二十多斤,呵呵!”赵灿笑起来很甜,两只眼睛弯弯的,好像天上的明月一般。

老二陈燕起说,闺女跟着他们可真是受罪了,庄稼人比不得城里,还有个节假日,农村日子就是一年到头的忙活。因为家里的收入有限,四兄弟日子过得特别细,常年就是馒头、咸菜和面酱,掀开橱子的布帘,除了一罐子阉萝卜、一碗面酱,就是一碗醋泡蒜末。说起当天的午饭,赵灿说已经安排好了,热热馒头,洗把小葱蘸酱吃。“你每天也都吃这个吗?”记者问赵灿,“对啊,我和伯伯们都一样,不搞特殊,有时候馋了,我就给他们改善伙食,炒个热菜吃。”赵灿的回答很干脆。

赵灿的勤劳朴实感动了附近的乡亲们,有人张罗着给她提亲,赵灿也跟对方见了一面,但最终没有谈成。“多方面的原因吧,咱条件在这儿摆着,谈不成也不奇怪。”赵灿笑着说。但闺女的婚事却成了“盲人四兄弟”现在最大的心愿,“什么时候我们灿灿结婚生子了,我们也算后继有人了。我们就盼着,能来个跟她一样心眼好的小伙子,那样我们也放心了。”四兄弟喃喃地说。

如果哪位小伙儿愿意到盐山与赵灿一起照顾盲人四兄弟,请与本报记者联系:13931793095。(燕赵都市报记者代晴、韩泽祥)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